北航基物實驗2 D03 補償法必過教程
By Lcf
前言----關於基物實驗
作為一名BUAAer,你有很大的概率會被要求學習一門叫做《基礎物理實驗》的課程,對於這門北航金課,我的評價是"→_→"
好不容易熬過了基物實驗一,以為自己可以和可愛的小蝸牛說再見的時候,你還有很大概率會驚喜地在下學期課表里發現基物實驗二。筆者就是這樣的,當我發現這門絕世好課出現在了我的課表里的時候,我當時開心地歡呼:“WDUAWE##@@@HADHUI***DSH%^$%DSA”。
基物實驗二的考核方式和基物實驗一有所不同,雖然取消了“期末考試不及格,總評直接不及格;期末考試不過80,總評最高79”的硬性要求,但是基物實驗一的期末考試是理論考試,我相信理論考試基本都難不倒大家(一定要瘋狂刷往年題!!!!),而基物實驗二的期末考試是實驗考試,現場抽簽做實驗,很刺激,考試實驗在總評中占比較高不可忽視,換句話說,雖沒有硬性要求,但是考試實驗做不出來,就有很大概率掛科了,基物實驗二掛科沒有補考只有重修,因此大家必須要重視考試實驗,至少保證一定要做出來。
按照往年一般的要求,每一位同學要做一次光學實驗和一次電學實驗,每種實驗都是4抽一,考前10分鍾(光學好像是20分鍾)公布抽簽結果,這感覺相當刺激啊!但是今年由於時間原因,改成了只需做一個實驗,抽簽兩次,第一次抽簽很早,大概在13周周末,告訴你是要做光學實驗還是電學實驗,第二次是在考前10分鍾,告訴你具體要做哪個實驗,這樣減輕了不少壓力。筆者很幸運,抽的是電學實驗。4個電學實驗的難度遠小於4個光學實驗,電學里最難的(就是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個DO3)的難度都遠小於光學里最簡單的(一說G01,一說G03,筆者沒做過不知道)。而且筆者平時做電學實驗都很順利,光學實驗都是一塌糊塗,基物實驗一沒選分光儀(雖為必做,但只是期末理論必考,不是真的必須去做),基物實驗二氫光譜實驗,要不是王菁老師和同學們的熱心幫助,估計連個分光儀都調不明白。因此當筆者得知抽到電學實驗的時候,心情還是很好的。
那么,接下來就要預習四個電學實驗了。因為特別害怕考試的時候做不出來,因此基物實驗的復習我是下了猛功夫,之前做實驗從來不管實驗原理的我特地研究了一下考試實驗的原理,尤其是D03,我為此特意請教了一位二系的學過電路分析的大佬給我講解了一下,因為資料里都說它是電學實驗的大BOSS,特別害怕抽到它,而且還聽說了一個傳聞,說是有一場D03一個同學都沒做出來(這個傳聞應該是胡編亂造嚇唬人的,謠言不可信啊),當時就給我嚇傻了,但是現在看來,D03就是紙老虎中的紙老虎,揩pigu紙糊的那種,千萬別被那些傳聞和資料里面的東西嚇到了,D03只要你好好預習,弄清原理,簡直是最簡單的電學實驗,比D01還簡單;即使弄不懂原理,沒關系,只要背下來資料上的實驗步驟並參考我的方法,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出必做加選做,如果還連必做都做不出來,那就把手捐給有需要的人吧。
教程
早上筆者和對門寢室的小伙伴一起去實驗室等着公布抽簽結果,之前我就有預感我今早必中大獎,事實證明我猜對了,當我看到我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那三個實驗里的時候,我就知道,看來要做這個我預習的最充分的D03了。ps:小伙伴抽的D04,那個實驗只繁不難,抽到的同學大可放心。
但是因為事先准備的最充分,原理搞懂了,還拿仿真平台模擬了補償法,因此心里十分有底,一點都不緊張,加上我知道這個考試實驗的ldd老師人特別好,心情完全沒有波瀾,甚至信心滿滿。好的心情對於考試真的很重要,因此無論你抽的是D03還是G04,一定不要慌,開開心心去考就好了,而且這種難的實驗,負責的老師一般都特別好,更不用擔心,畢竟基物實驗這種東西,遇到一位好老師,再難的實驗都沒問題,遇到一位“好”老師(懂得都懂,比如我最親愛的lxh老師),再簡單的實驗,也讓你懷疑人生。另外電學實驗很多都可以拿虛擬仿真平台模擬,因此建議考前找個虛擬仿真平台模擬練習一下,效果拔群。
進入實驗室,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大堆實驗設備,別着急,這個實驗的電路一點都不復雜,而且還會直接在材料上給你,照着連就行了,唯一的失誤點就是電路連錯。那么怎么不連錯呢?答案就是一個回路一個回路地連,這樣能保證既不多接也不少接。考前理論計算那些東西我就不說了,復習材料里都有,唯一注意的是現場會給你內阻和量程,和材料上的有出入(材料是50uA,3.3k歐,筆者考試時候給的是100uA,1.2k歐)。
這里要強調一點:一定帶點便利貼或者能標記的東西,因為這個實驗有三個長得一模一樣的電阻箱,需要換着調,如果不做好標記,實驗時會很麻煩
第一步:電流表的校准
這個實驗很多人說難,就是因為:不懂補償法原理,不知道按下短路按鈕,指針偏轉了,該把電阻箱往大調還是往小調,這樣就只能亂調一氣,祈禱最后指針能乖乖地靜在那里,這就是很多同學實驗失敗的原因,畢竟你不能指望老天爺幫你實現電路完全補償,你得靠你自己。
那怎么知道呢?把補償法原理弄懂了就好了,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二系大佬講完了我弄了好久才算將巴理解,但是問題大不大?不大!實際上做實驗你根本不需要理解原理,只需要知道結論即可:這里給出本文的精華!!!!!!
!!校准的時候,按下短路按鈕,指針正向偏轉,就把R3調大;指針反向偏轉,就把R3調小!!,直到按下短路按鈕,指針不動為止。
!!測量光電流的時候同樣地,按下短路按鈕,指針正向偏轉,就把Rx調大;指針反向偏轉,就把Rx調小!!,直到按下短路按鈕,指針不動為止。
知道這個調節方法之后,就不用來回瞎調了,你可以在一分鍾之內把指針調不動,是不是感覺整個實驗都沒什么難度了呢,的確是這樣,知道這點,這個實驗就很簡單了,按照實驗步驟一步一步做下去,校准電流表大概只需要10分鍾足矣。
具體說一下實驗實況:首先按照你算的理論值,連接電路(這步沒有什么難度,如果理論算錯那就是自己預習不到位的問題,電路連錯就趕緊改正,如果最后你是在這兩步上翻車了,那只能怪你自己),這時閉合開關,你會發現微安表基本滿偏,如果不是,說明你電路連錯了,或者電阻箱初始阻值沒設對。接下來按下短路按鈕,微安表指針會動,按照我剛才說的“精華調節法”,一分鍾就能給它調到不動,非常簡單。接下來需要調節R1,使得電流表滿偏,其實這時候已經基本滿偏了,微調一下R1就很容易滿偏。
理論上這時候再按下短路按鈕,可能微安表又動了,這就需要你再次調節R3,使得按下按鈕指針不動;然后再調R1使得滿偏。重復上述過程,直至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是不是聽起來很麻煩有D01那味了?實際上,不用!因為改裝表的總電阻遠小於R2和R3,你第一次微調R1使表滿偏的時候,也不會改變多少阻值,可能就零點幾歐姆,對整個電路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因此此時按下短路按鈕,基本上是不會動的,也就是說,實際操作一次就能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沒必要多次調節。如果真發現差的挺多的,那就按照我剛才的方法調,兩輪不夠三輪也肯定夠了。總之調好一個量程不用3分鍾。記錄R1和R3的值,這里一定要記錄R3,給老師檢查用。接下來按同樣方法調節其他量程就好了。
四個量程都調好了之后,恭喜你你已經把本實驗最難的部分拿下了。沒錯這就是最難的部分,再慢20分鍾也做足夠了。接下來開始測光電流,這步更簡單。
第二步:測光電流
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從遠到近測量(我建議),這里面就有一個小問題,Rx的阻值初始選多少合適,其實這個阻值,你完全可以隨便設一個然后按照我給的調節方法調,三分鍾絕對能調出來需要的Rx值,當然,實際上,可以把上一步的R3直接卸下來做Rx就好了,然后按照方法調節,很簡單就可以實現補償。具體實驗步驟如下:
因為測量要求大於一半量程,所以我們這么來:
首先連好電路,把上一步R3的阻值直接作為Rx的阻值,改裝表選最小量程,光電池放到最遠。
按下短路按鈕,按照我給的方法調節直到指針不動,這就是我們的第一組數據了!有了第一組數據,之后的測量就很方便。
減小距離測下一組,同樣的方法,由於第一組已經調出Rx的初值,之后調整Rx的過程就會非常快速方便。
總而言之,只要你牢牢記住復習材料上的過程,按照我給的調節方法,整個必做實驗測量的過程也就大概半小時。出問題的同學,要么是電路連錯,要么是不會調,但是看了這個隨筆,我相信你一定能避免這兩個錯誤,50分鍾內順利做完D03必做實驗,整個必做試驗流程一個半小時拿下不是夢(主要還有數據處理時間)。
選做實驗
給光電池串聯個電阻800歐或者2000歐都行,再測一次光電流(和必做實驗第二步完全一樣,沒啥技術含量),畫兩個圖,必做實驗順利的同學,輕松拿下選做實驗。
all in all
本實驗作者必做加選做一共用了不到2個小時,非常順利,老師最后記錄的是四個步驟(紙上設計實驗、校准電流表、測光電流、選做實驗)全場同學完成的順序(我猜這個競速排名也許是操作分的依據?),筆者是1 1 1 1,第一個走進考場,第一個走出考場。我開心了、我快樂了,就完了!另外大家不用擔心,我走的時候,全場一半的同學都已經開始做選做實驗了,最后沒有同學實驗失敗,最慢的同學也完成了必做實驗。
所以你看,D03真心不難,考前好好預習,考試心平氣和,不可能做不出來的。
最后祝大家都能順利通過基物實驗(二)的設計實驗考試!
注:本教程里面的所有字母標號對標2017版攻略,考試時可能和講義上的標號有區別,但都是換湯不換葯。
如有不懂隨時可以咨詢我。
聯系方式:liucf.buaa@foxmail.com、lcf20015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