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基本原理
概述:OSPF是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最短路徑優先)的縮寫。它是IETF組織開發的一個基於鏈路狀態的內部網關協議,目前在互聯網上大量的使用。
本次主要介紹OSPF協議的工作原理,包括它的分層結構、網絡類型、報文封裝、鄰居建立和維護等內容。
協議概述
RIP協議存在的問題
1.存在最大15跳的限制,不能適應大規模組網的需求
2.周期性發送全部路由信息,占用大量的帶寬資源
3.路由收斂速度慢
4.以跳數作為度量值
5.存在路由環路可能性
OSPF協議特點
1.沒有路由跳數的限制
2.使用組播更新變化的路由和網絡信息
3.路由收斂速度較快
4.以開銷(Cost)作為度量值
5.采用的SPF算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環路
6.在互聯網上大量使用,是運用最廣泛的路由協議
ospf鄰居關系、LSDB和路由表
鄰居表:記錄了建立了鄰居關系的路由器
LSDB:包含了所有的鏈路狀態信息,並需要實時同步
路由表:經過SPF算法計算出的路由存放在OSPF路由表中
ospf區域划分
骨干區域負責轉發非骨干區域之間的路由
划分區域的優勢:
1、減少了區域內LSDB中鏈路狀態信息的數量,降低了運行ospf協議對路由器性能的要求
2、可以將同功能性或者地理位置的路由器划分在一個區域內,以便於管理
3、隔離拓撲變化,減少路由震盪對整個自治區域系統的影響
ospf路由器類型:
1、區域內路由器(Internal router)
2、區域邊界路由器(ABR,Area Border Router)
3、骨干路由器(Backbone Router)
4、自制系統邊界路由器(ASBR,Autonomous System Bo
rder Router )
ospf路由器類型實例
ospf五種協議報文
HELLO報文
發現及維持鄰居關系,選舉DR和BDR
DD報文
本地LSDB的摘要(類似書的目錄)
LSR報文
向對端請求本端沒有或對端的更新的lsa(也是摘要信息)
LSU報文
向對方發送其需要的lsa(更新報文)
LSACK報文
收到lsu之后,進行確認
OSPF的狀態機
最初為DOWN狀態
Attempt——本端指定peer后,發送hello報文,對端沒有回應hello報文
Init——初始化狀態收到首個DR為0.0.0.0的hello報文
2-way——兩邊都交互了hello報文
ExStart—— 選擇主從關系,廣播網絡,nbma網絡中需要選舉DR,選舉出主設備后,由主設備發送DD報文到下一個狀態
Exchange ——交互DD報文進入下個狀態
Loading——加載狀態(沒有學習完的狀態),比較收到的lsa和本地的lsdb缺少時為此狀態
FUll——鄰接狀態(學習完的狀態)彼此的LSDB同步,即所有的LSA相同
ospf狀態機流程圖
藍色為ospf穩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