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議記錄和會議紀要是兩回事。會議記錄是會議紀要的毛坯。會議記錄是個人化的,可以盡可能多記過程,把過程中的討論和各人的發言要點都記下來,這有利於事后需要的時候復原記憶。但是會議紀要只應該包括后續行動,是一份行動計划。
2.凡開會,必有紀要。只有紀要才能確認我們究竟是否達成了共識。
3.一份有用的會議紀要,除了時間、地點、人員等基本格式,最重要的是三要素:結論、責任人和跟進點。如果有未能達成共識的事項,要明確列出未決問題。
4.會議紀要必須是清單體,符合MECE法則,每一條內容都彼此獨立、邏輯平行。每一條紀要的基本元素是一樣的:我們將要做什么事一誰負責一什么時間完成一達到什么效果。
5.發送會議紀要的技巧是,不僅要發到微信群里,還要發郵件。發郵件時,要以正文和附件的方式,同時發送紀要內容。在寫郵件名時,寫“某某會議紀要,請查收”的效果最差,不妨改成“某某會議紀要,請確認你的負責事項”。這樣能保證大多數人真的會看一遍。其實就意味着你把一份紀要改造成了一個行動方案。
6.一份會議紀要,絕對不應該超過1000字。如果超過了,說明執筆的人沒理解這個會議發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