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如何進行性能測試


jmeter工具除了可以進行接口功能測試外,還可以進行性能測試。當項目趨於穩定,根據性能需求就可以着手准備性能測試了,今天就說一說jmeter如何進行性能測試,jmeter進行性能測試的前提是接口的功能邏輯是通的,沒有阻塞bug。

第一步:設置線程數量

第二步:添加事務控制器

根據業務場景設置事務,將需要進行並發測試的接口拖拽到事務控制器節點下,輸出性能測試報告后可以查看該事務的性能測試結果

第三步:設置同步定時器,同步定時器主要設置兩個參數

Number of Simulated User to Group by:每組模擬的用戶數,用來控制父節點請求的最大並發數是多少,如果設置為50,表示最大50個線程並發執行;

Timeout in milliseconds:超時時間(毫秒),如果設置為3000,表示如果3秒內50個線程到達父節點則立即並發運行。如果30內未達到50個線程,則有多少線程並發執行多少線程。

第四步:添加監聽器

Graph Results:圖形結果,查看運行趨勢

View Results in Table:用表格查看結果,查看運行的明細

Summary Report:聚合報告,統計響應信息並提供請求數,平均值,最大,最小值,錯誤率,大約吞吐量(以請求數/秒為單位)和以kb/秒為單位的吞吐量

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事務數,每秒鍾系統能夠處理的交易或事務的數量,它是衡量系統處理能力的重要指標。

Hits per Second:每秒點擊率,象征着壓力大小

第五步:通過非GUI模式運行腳本,並分析性能測試報告,輸出測試結果

性能測試評價:真對增加稿件事務進行1000UV並發測試時,平均事務響應時間1.67秒,最大2.99秒,均符合需求(<3秒),但是CPU使用里大於80%,存在瓶頸;期間由於連接服務器失敗(Non HTTP response code: java.net.ConnectException/Non HTTP response message: Connection refused: connect),導致錯誤率達到了31.2%,遠超5%,存在瓶頸。

壓力測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每次壓力之前設置100,300,500,800,1000,1500,2000,......線程,分析每次壓力測試的結果,同時可以設置循環次數查看長時間並發情況下的性能結果,由於時間關系我只壓了一次。最后,性能指標需要達到四個標准即:多、快、好、省,時間特性(響應時間快)、處理效率高(TSP),長時間運行穩定,資源特性(系統資源使用率低)。設置好業務場景也是非常關鍵的,否則測試的結果是不符合業務需求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