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繼在業界首次提出“分布式雲×雲原生”雲基礎設施新范式后,華為雲進一步對計算、存儲、網絡等基礎能力進行全面升級,發布全新一代計算實例C7、獨享型ELB等五大新品,並面向實景三維建模、4K影視雲制作等領域發布全新場景化解決方案。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區《五大新品+兩大黑科技,華為雲基礎設施全面升級》,原文作者:華為雲頭條。
5月31日,華為雲TechWave雲基礎設施專題日成功舉辦。繼在業界首次提出“分布式雲×雲原生”雲基礎設施新范式后,華為雲進一步對計算、存儲、網絡等基礎能力進行全面升級,發布全新一代計算實例C7、獨享型ELB等五大新品,並面向實景三維建模、4K影視雲制作等領域發布全新場景化解決方案。此外,專題日更首次解密華為雲瑤光的技術架構,和革命性容器集群CCE Turbo背后的黑科技。
計算、存儲、網絡全系新品首發,構築最佳雲化底座
此前,華為雲提出雲基礎設施新范式,致力通過“分布式雲×雲原生”來助力企業快速實現全面雲化、擁有全棧智能的能力。計算、存儲、網絡等基礎能力,是雲原生基礎設施的底座,也是分布式雲在不同部署形態下,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
華為雲基礎設施全景圖
本次專題日,華為雲基礎能力迎來全面升級:
- 計算:公測發布全新一代通用計算增強型雲服務器C7。作為華為雲C系列旗艦級雲服務器,C7基於華為雲擎天架構並首次搭載英特爾最新一代Ice Lake處理器,相較上一代整機最大算力提升50%以上、提供高達128核的超大實例規格,實現性能、安全、可靠性等全維度升級,為企業提供更優算力選擇;
- 存儲:為SFS Turbo彈性文件服務升級全新分布式緩存功能,性能提升5倍,為渲染、AI訓練等高IO密集型業務場景提供高達100萬IOPS和160Gbps帶寬的文件性能;Data+近數據計算也帶來全新圖形化工作流編排能力,從“代碼化”開發方式升級至“圖形化”的拖拽使用,平均開發效率提升7倍;
- 網絡:商用發布獨享型ELB,單實例四層負載均衡並發數高達2000萬,領先業界十倍性能,率先支持全國范圍多AZ多活,提供更強可靠性;面對企業多地域、多VPC互通的復雜性問題,發布全新CLOUD WAN解決方案,讓VPC、VPN、專線、雲連接等服務即插即用,打造全域極簡互聯的雲網絡。
此外,華為雲攜手瞰景科技發布異構計算三維建模聯合解決方案,建模性能提升30%,單次測量即可達到精度要求;同時發布4K影視雲制作解決方案,提供雲上高性能算力和海量存儲空間,為4K節目制作效率提升30%。
首次解密華為雲瑤光、容器集群CCE Turbo背后黑科技
華為雲分布式雲基礎設施,提供一朵分布式雲實現全場景覆蓋、一張分布式網絡滿足便捷安全接入、一致運行環境構建無差別體驗、一套管理體系應對精細化企業治理。來自中圖雲創的技術總監陳雲森表示:“中圖雲創通過本地部署智能邊緣小站IES,實現VR設備極致低時延的同時,更可節省30%的帶寬成本,為讀者提供‘全景新閱讀’沉浸式的創新體驗。”
華為雲分布式雲基礎設施產品組合
為實現萬級規模分布式雲站點的統一管控,真正做到客戶視角“一朵雲”,華為雲在技術上提早布局,於2019年發布了國內首個分布式雲操作系統——華為雲瑤光,實現全域資源供給極優,多樣性算力使用極簡。技術架構層面,瑤光包含六大關鍵子系統:
華為雲瑤光分布式雲操作系統技術架構
- 華為雲瑤光可實現對多元硬件、分布式雲站點和全域資源的管理,並已率先完成對x86、鯤鵬、昇騰等多樣性算力的兼容,通過自研DQA算法實現對網絡服務質量、計算資源成本、雲站點資源均衡度的分別建模,業務時延優化40%、成本優化33%;
- 多目標優化子系統負責容量規划、負載預測和算力推薦等,通過自研METRO多維時序預測算法,可提升40%負載預測准確率;
- 為了匹配動態業務訴求,華為雲瑤光建立了包含機型設計、容量規划等全鏈路仿真平台,算法迭代頻率高達20萬次/天,大規格供應量提升40%,實現自學習與自調優。
華為雲最新發布的革命性容器集群CCE Turbo,計算、網絡、調度全方位加速的背后蘊藏多項黑科技:
- 計算加速:基於擎天架構的軟硬協同能力,CCE Turbo業界獨家實現容器卸載,讓集群資源100%用於業務,集群性能提升40%,成本優化30%;
- 網絡加速:全新雲原生網絡利用Trunkport技術讓容器直通VPC,將原有的“容器+虛擬機”二層網絡變為一層,網絡連通效率倍增,網絡時延降低40%;
- 調度加速: 基於Volcano的大規模、分布式及智能調度能力,不僅實現每秒調度1萬容器,還將在線與離線業務共集群部署,並根據應用特征智能調度、削峰填谷,提升集群利用率200%。
VIPKID后端研發高級專家慈軼恆表示:“使用CCE Turbo后,音視頻業務集群性能提升40%,交互時延降低40%,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還節省業務成本約43%。”
未來,華為雲將基於“分布式雲×雲原生”的雲基礎設施新范式持續創新,助力企業快速實現全面雲化與全棧智能,共贏數字化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