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mera基本結構及原理
**
**
備忘
**:
文末支持一波,感謝鞠躬
一、學習目的
本模塊主要是了解一個攝像頭模組的基本組成,每個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同時掌握一些基本術語。
二、必知必會
1)畫出一個攝像頭的基本構成示意圖
2)說出每個模塊的作用
3)說出Camera成像原理
4)總結Camera結構及原理相關的一些基本術語:SensorIC、Module、CCD、CMOS、像素、pixel size,光圈,焦距,VCM、BSI等。
三、Camera成像原理
手機中的Camera是一個整體的模組,感光sensor(芯片)為核心器件,其他組成期間包括鏡頭、FPC、對焦馬達、eeprom等。其中sensor通過I2C控制,數據通過MIPI傳輸。目前主要使用raw sensor,輸出raw數據。
圖3.1 camera結構共組原理
攝像頭模組:全程Camera Compact
Module,常稱Module
基本工作原理:景物通過鏡頭生成光學圖像投射到圖像傳感器表面上,然后轉為電信號,經過A/D轉換后變為數字圖像信號,再將數字圖像信號輸出到手機的圖像處理芯片中。
圖3.2 Camera處理流程
四、Camera組成器件
圖4.1 camera特寫圖
圖4.2 camera 組成圖
4.1、鏡頭(Lens)
鏡頭是將拍攝景物在傳感器上成像的器件,它通常由幾片透鏡組成。從材質上看,攝像頭的鏡頭可分為塑膠透鏡和玻璃透鏡。
圖4.1.1 鏡頭
鏡頭有兩個較為重要的參數:光圈和焦距。
光圈是安裝在鏡頭上控制通過鏡頭到達傳感器的光線多少的裝置,除了控制通光量,光圈還具有控制景深的功能,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平時在拍人像時背景朦朧效果就是小景深的一種體現。
景深是指在攝影機鏡頭前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成像所測定的被攝物體前后距離范圍。
圖4.1.2光圈大小示意圖
數值越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畫面比較亮,焦平面越窄,主體背景虛化越大;
值越大,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畫面比較暗,焦平面越寬,主體前后越清晰。
焦距
焦距是從鏡頭的中心點到傳感器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間的距離。
根據成像原理,鏡頭的焦距決定了該鏡頭拍攝的物體在傳感器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比如在拍攝同一物體時,焦距越長,就能拍到該物體越大的影像。長焦距類似於望遠鏡。
4.2、固定器和濾色片
固定器的作用,實際上就是來固定鏡頭,另外固定器上還會有一塊濾色片。
濾色片也即“分色濾色片”,目前有兩種分色方式,一種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種是CMYK補色分色法。
原色CCD的優勢在於畫質銳利,色彩真實,但缺點則是噪聲問題,一般采用原色CCD的數碼相機,
ISO感光度多半不會超過400。相對的,補色CCD多了一個Y黃色濾色器,犧牲了部分影像的分辨率,但ISO值一般都可設定在800以上。
圖4.2.1 固定器和濾色片
4.3、對焦馬達
4.3.1分類
定焦FF、自動對焦AF、對比度對焦CAF、相位對焦PDAF。
圖4.3.1定焦模組裝配圖
圖4.3.2自動變焦模組裝配圖
4.3.2原理
VCM(音圈馬達)的driver IC是使用I2C控制,當AF算法找到焦點步數時,會利用I2C讓Driver IC輸出電流給VCM,VCM再移動鏡頭到實際位置。
鏡頭在線圈中,線圈處在磁場中,線圈通電實現了自動對焦。
4.3.3區別
對比度對焦,又稱反差對焦,是目前使用廣泛,成本低的對焦技術。
優點:成本低,精度高 缺點:速度慢
相位對焦,原理是感光元件上預留出一些遮蔽像素點,專門用來進行相位檢測,通過像素之間的距離及其變化等來決定對焦的偏移值從而實現准確對焦。
優點:對焦速度極快,降低處理器計算負擔
缺點:弱光環境下容易對不上焦,成本較高
激光對焦,利用光的反射的時間差來計算目標到測距儀器的距離
4.4、傳感器(sensor)
4.4.1 DSP又叫數字信號處理芯片
它的功能是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數學算法運算,對數字圖像信號進行優化處理,最后把處理后的信號傳到顯示器上。
圖4.4.1 傳感器和DSP
4.4.2 工作原理
傳感器是攝像頭組成的核心,也是最關鍵的技術
Sensor是一種用來接收通過鏡頭的光線,並且將這些光信號轉換成為電信號的裝置的裝置。由於Sensor的每個Pixel(像素點)只能感光R光或者B光或者G光,因此每個像素此時存儲的單色光,我們稱之為RAW Data數據。
Sensor種類,一種是CCD傳感器,一種是CMOS傳感器兩種。目前手機基本都是CMOS RAW Sensor。
圖4.4.2 傳感器
Sensor芯片只有通過正常的上電時序,才可以進行工作;上電成功的標志是I2C通(Probe成功,Probe可理解為檢測芯片的流程)。具體來說是在手機開機時,會根據配置的Sensor的列表逐個進行probe,簡單流程如下
上電、match id、下電
Camera曝光有兩種:全局曝光,卷簾曝光。手機中Camera基本都是卷簾曝光。以下是Sensor配置中產常見的參數、
圖4.4.3 Sensor配置參數
因此,實際控制曝光時間的是line_count,即曝光行數。Line_count越大,幀率越小,曝光時間越長。
兩者區別在於:
CCD的優勢在於成像質量好,但是由於制造工藝復雜,成本居高不下,特別是大型CCD,價格非常高昂。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價格比CCD便宜,但是CMOS器件產生的圖像質量相比CCD來說要低一些。
相對於CCD傳感器,CMOS影像傳感器的優點之一是電源消耗量比CCD低,CCD為提供優異的影像品質,付出代價即是較高的電源消耗量,為使電荷傳輸順暢,噪聲降低,需由高壓差改善傳輸效果。
另外偶爾還會提到CCM傳感器,CCM(Compact CMOS module)實際上是CMOS的一種,只是CCM經過一些處理,畫質比CMOS高一點,拍照時感應速度也較快,但照片品質還是遜色於CCD。
有的廠家在宣傳中會提到“背照式”“BSI”等概念,實際上BSI就是背照式CMOS的英文簡稱,背照式CMOS是CMOS的一種,它改善了傳統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度,在夜拍和高感的時候成像效果相對好一些。
4.4.3 eeprom
全稱 “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手機中Camera模組的EEPROM主要用來存儲OTP數據(模組廠燒錄的數據),用來進行校准,來保持模組一致性。
1
4.4.4 Image Sensor類型
a) YUV Sensor
YUV Sensor輸出的Data格式為YUV,圖像的效果處理使用Sensor內部的ISP,BB端接收YUV格式的data后只進行格式的轉換,效果方面不進行處理,由於Sensor內部的ISP處理能力有限,且YUV
Sensor的數據量比較大(YUV422的格式1個pixel2個byte),一般Size都比較小,常見的YUV sensor都是5M以下
b) Raw Sensor
Raw Sensor輸出的Data格式為Raw,圖像的效果處理使用BB端的ISP,BB端接收Raw
data后進行一系列的圖像處理(OB,Shading,AWB,Gamma,EE,ANR等),效果方面由BB端控制,需要針對不同的模組
4.4.5 硬件接口
簡單說來,Camera的接口分為並行和串行兩種方式,而目前我們平台主要支持的串行方式為mipi接口,Parallel接口和mipi接口的介紹可以參考下圖
4.5、PCB板
攝像頭中用到的印刷電路板,分為硬板、軟板、軟硬結合板三種。作用是連接Camera鏡頭和主板,通過焊接或扣在主板上。
圖4.5.1 PCB板
4.6、閃光燈(FLASH)
Flash實際上不屬於Camera模組,是獨立的器件
Flash 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半截PMIC供電,另一種是有獨立的控制芯片
PMIC 供電的Flash一般只需要配置相關的DTSI和模組頭文件(XML),有獨立控制芯片的Flash還需要編寫相應的寄存器接口
1
2
3
4
5
4.7 原理圖分析(引腳作用)
圖4.7.1 13M OV13B10sensor 電路原理圖
1.供電部分
camera包含的三路電壓為模擬電壓(VCAMA),數字電壓(VCAMD),IO口電壓(VCAMIO)
a) VCAMD 就是 DVDD 數字供電,主要給 ISP 供電
b) VCAM_IO 就是 VDDIO 數字 IO 電源主要給 I2C 部分供電;
c) VCAMA 就是 AVDD 模擬供電,主要給感光區和 ADC 部分供電;
d) VCAM_AF 是對 Camera 自動對焦馬達的供電
2.Sensor Input部分
a) Rest腳:用於復位和初始化
b) PDN腳:Camera工作狀態控制:1.normol work(工作) 2.standby(待機)
c)Mlck腳: 即MasterClock腳,由BB提供給Sensor的外部clock
3.I2C部分
BB與Sensor端通過I2C來通信(讀寫寄存器),包括SCL(I2C Clock) SDA(I2C Data)信號
4.MIPI部分
mipi信號包括mipi clock和mipi data,該信號是高速信號,用來傳輸mipi數據包。
mipi data是成對的差分信號,MIPI_RDN和MIPI_RDP,有幾對這樣的pin腳,則說明是幾條lane,同一顆sensor由於register
setting不同,輸出的信號有可能是2 lane或者4lane等。常規8M以上的sensor是4lane,
RDP0_M_CAM和RDN0_M_CAM:用於數據傳輸
RDP1_M_CAM和RDN1_M_CAM:用於數據傳輸
RDP2_M_CAM和RDN2_M_CAM:用於數據傳輸
RDP3_M_CAM和RDN3_M_CAM:用於數據傳輸
https://online.mediatek.com/FAQ#/HW/FAQ19342
理論計算公式:
Camera 有效像素 * ADC色彩深度 * 幀率 * (1+20%) < lane數 * mipi速率
MIPI速率
舉例:MT6735,5M攝像頭,有效像素為2592 * 1944,30fps幀率,10位ADC色彩深度,最少幾lane
(1) 從平台資料可知,MIPI CSI速率最高為1.5Gbps
(2) 2592 * 1944 * 10 * 30 * (1+20%) = 1.8Gbps
lane = 1.8 / 1.5 > 1,所以最少需要 2 lane
5、常用簡寫
CC, color conversion,色彩轉換
CC, color correction,色彩矯正
CE, chroma enhancement,色度增強
SNR,signal-to-noise ratio,信噪比
SNR, skin noise reduce,膚色降噪
STD, standard deviation,標准差
OIS,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光學防抖
EIS,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 電子防抖
PDAF,phase
detection auto focus,相位對焦
CPP:
camera post processor,攝像頭后處理
ZSL:
zero shutter log,零延時拍照
ABF: adaptive bayer filter,自適應bayer濾波器
CCM: color correction matrix
ASF: adaptive spatial filter,自適應空間濾波器
ACE,advanced chroma enhancement,高級色度增強
AEC, auto exposure control,自動曝光控制
AFD,automatic flicker detection,頻閃自動檢測
PLD,Physical Layer Driver,物理層驅動
BPC,壞點矯正
BCC,壞點對矯正
CFA,color fillter array色彩濾鏡陣列
BAF,bayer AF
LA,luma adaptation,亮度調整
DBPC,動態壞點校正
DBCC,動態壞點簇校正
ABCC,assisted bad cluster correction,輔助壞點族校正
TM:目標模塊
IAF:instant auto focus,即時AF
DDM, dense depth map
LCA,logic cell array,邏輯單元陣列
WNR,wavelet noise reduction,小波降噪
LUT,lookup table查找表
MCC, macbenth color checker,macbeth麥克白色卡
ND,中興密度
UI,用戶界面
CCT,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關聯色溫
SWG,simple gray world,簡單灰世界
ROI,Region of interest,感興趣區域
SP,軟件產品
BSP,開發包
AFR,auto FPS rate,自動幀率
MCE,memory color enhancement,記憶色增強
SCE,skin color enhancement,膚色增強
CT,Color Temperature,色溫
IQ, image quality,圖像品質
IS, image stabilization,圖像穩定
HAF,hybrid auto focus,混合對焦
CAF,continuous
auto focus,自動對焦
CAF(contrast AF),持續AF
TAF,觸控對焦
GM,golden 模組
RDI, raw dump interface,原始數據轉存端口
QTI,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
DCC, defocus conversion coefficient
SLR, single-lens-reflex,單反
PD,phase
detection,相位檢測
PD,phase
difference,相位差
BPP, bits per pixel
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AFR,auto
frame rate
AWB,
automatic white balance,自動白平衡
CAC,color aliasing correction
CAC,color artifact correction
CAC, chromatrix aberration correction
GIC, green imbalannce correction
DPC, defective pixel correction
LTM, local tone mapping,局部色調映射
GTM,全局色調映射
VFE,
Video front end,視覺前端
APL, average picture level
MLC,misleading color,誤導性顏色。
DCIAF,dual camera instant auto focus
VPE,Video
preprocessing 視頻預處理
SAD,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
SADR, SAD with respect
HPF, High Pass Filter
FOV,
field of view,視場角
RNR, radial noise Reduction
RMS,root mean squared
TOF(time-of-flight),
激光對焦
DCIF(duall camera instant AF),
MVAVG,moving average
HVX, hexagon vector eXtension
lc, line counter
FIR, finite impulse response,有限脈沖響應
IIR, 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無限脈沖響應
FIR,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digital filter
MFNR, multi frame noise reduction多幀降噪
HFR, high
frame ratio 高幀率,用於慢動作拍攝
6、The guide line
of camera 技術指標
1)圖像壓縮方式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靜態圖像壓縮方式。一種有損圖像的壓縮方式。壓縮比越大,圖像質量也就越差。當圖像精度要求不高存儲空間有限是,可以選擇這種格式。一般手機拍照就是將YUV數據送到 JPEG Encoder模塊編碼生成JPEG文件,目前大部分數碼相機都使用JPEG格式。
2)圖像噪音
指的是圖像中的雜點干擾。表現為圖像中有固定的彩色雜點。
3)視場角(FOV,Field Of View)
與人的眼睛成像是想同的原理,簡單說就是成像范圍。一般情況下,FOV變大則焦距變小。
4)3A算法
指AF、AE、AWB的自動調節算法,一般由平台實現
AF算法
AF算法指自動對焦算法,無論是對比度對焦或是相位對焦,AF算法反映到驅動層面的操作都是操作對焦馬達。
一般的,AF算法會通過當前圖像或pd數據計算出馬達需要移動的距離,成為dac(步距)。有時一步無法移動到最佳位置,需要多次步進微調
AE算法
前面已經說過,Sensor輸出的亮度直接和line_count與gain值相關。AE算法根據計算目標的line_count與gain,line_count和gain值最終會下到Sensor寄存器中,gain也分Sensor gain與isp
1
gain。Isp gain在平台生效,不影響Sensor輸出圖像
白平衡處理技術(AWB)
定義:要求在不同色溫環境下,照白色的物體,屏幕中的圖像應也是白色的。(在不同的環境光照下,人類的眼睛可以把一些“白”色的物體都看成白色,是因為人眼進行了修正。但是SENSOR沒有這種功能,因此需要對SENSOR輸出的信號進行一定的修正,這就是白平衡處理技術)。
色溫表示光譜成分,光的顏色。色溫低表示長波光成分多。
當色溫改變時,光源中三基色(紅綠藍)的比例會發生變化,需要調節三基色的比例來達到彩色平衡,這就是白平衡調節。
圖像傳感器的圖像數據被讀取后,系統將對其針對江頭的邊緣畸變的運算修正,然后經過壞像素處理后被系統送進去進行白平衡處理。
5)電源
攝像頭內部需要兩種工作電壓:3.3V和2.5V,因此好的攝像頭內部電源也是保證攝像頭穩定工作的一個因素。
6)色彩深度
反映對色彩的識別能力和成像的色彩表現能力,就是用多少二進制數字來記錄三種原色。實際上就是A/D轉換器的量化精度,是指將信號分成多少個等級,常用色彩位數(bit)表示。彩色深度越高,獲得的影像色彩就月艷麗動人。
非專業的SENSOR一般是24位,專業型SENSOR至少是36位的。
7)輸出/輸入接口(IO)
串行接口(RS232/422):傳輸速率慢,為115kbit/s;
並行接口(PP):速度可達到1Mbit/s
紅外接口(IrDA):速率也是115kbit/s,一般筆記本電腦有此接口
通用串行總線USB:即插即用的接口標准,支持熱插拔。USB1.1速率可達12Mbit/s,USB2.0可達480Mbit/s;
IEEE1394(火線)接口(亦稱ilink):其傳輸速率可達100M~400Mbit/s
8)圖像格式(image
Format/ Color space)
RGB24,I420是目前最常用的兩種圖像格式。
RGB24:表示R、G、B三種顏色各8bit,最多可表現為256級濃淡,從而可以再現256256256中顏色。
I420:YUV格式之一。
YUV 4:4:4 采樣,每一個Y對用一組UV分量
YUV 4:2:2 采樣,每兩個Y對用一組UV分量
YUV 4:2:0 采樣,每四個Y對用一組UV分量
我們常用NV21(屬於YUV420)。現存Y,后存UV
YUV420數據在內存中的長度 = Width * hight * 3 / 2
1
2
3
4
5
6
7
8
9
其他格式有:RGB565,RGB444,YUV4:2:2等。
9)分辨率(Resolution)
我們廠看到的分辨率都以乘法形式表現的,比如1024*768,其中“1024”表示屏幕上水平方向顯示的點數,“768”表示垂直方向的點數。顯而易見,所謂分辨率就是畫面的解析度,由多少像素構成。數值越大,圖像也就越清晰。分辨率不僅與顯示尺寸有關,還要受顯像管點距、視頻帶寬等因素影響。
SXGA(1280*1024) 又稱130萬像素
UXGA (1600*1280)又稱200萬像素
最大點陣2048*1536 又稱300萬像素
常見的分辨率有1:1、16:9、4:3、全屏Full
7、攝像頭基礎知識解析
像素
通常所說的“XXX萬像素”實際是指相機的分辨率,其數值大小主要由相機傳感器中的像素點(即最小感光單位)數量決定,
例如500萬像素就意味着傳感器中有500萬個像素點,和手機屏幕中的像素數量決定屏幕是720p或1080p分辨率是一個道理。
像素決定照片質量?
通常會以為相機像素越高,拍的照片就越清晰,實際上。相機的像素唯一能決定的是其所拍圖片的分辨率,而圖片的分辨率越高,只代表了圖片的尺寸越大,並不能說明圖片越清晰。
但是當前主流的手機屏幕為1080p級別(1920×1080像素),
無論是1300萬像素相機所得的4208×3120像素照片,還是800萬像素攝像頭的3200×2400像素照片,都超出了1080p屏的解讀范圍,
最終都會以1920×1080像素顯示,所以肉眼所看到的清晰度也是沒有區別的。
那么高像素的優勢在哪里呢?
更高像素的相機所拍圖片的尺寸更大,假如我們想把樣張打印出來,以常規的300像素/英寸的打印標准來計算,1300萬像素相機所拍的4208×3120像素樣張,可打印17英寸照片,
而800萬像素相機的3200×2400像素樣張,打印超過13英寸的照片就開始模糊了。
很顯然1300萬像素相機樣張可打印的尺寸更大。
傳感器最關鍵
既然像素不是決定圖片質量的關鍵因素,那么誰才是呢?答案是傳感器。
相機傳感器主要分兩種
CCD和CMOS。CCD傳感器雖然成像質量好,但是成本較高,並不適用於手機,而CMOS傳感器憑借着較低的功耗和價格以及優異的影像品質,在手機領域應用最為廣泛。
CMOS傳感器又分為背照式和堆棧式兩種,二者系出同門,技術最早都由索尼研發,索尼背照式傳感器品牌名為“Exmor R”,堆棧式傳感器為“Exmor RS”。
相對來說,傳感器尺寸越大,感光性能越好,捕捉的光子(圖形信號)越多,信噪比越低,成像效果自然也越出色,然而更大的傳感器卻會導致手機的體積、重量、成本增加。
圖6.1 相機、手機傳感器尺寸對比
背照式傳感器的出現,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相同尺寸下,它使傳感器感光能力提升了100%,有效地改善了在弱光環境下的成像質量。
2012年8月,索尼發布了全新堆棧式傳感器(Exmor RS CMOS),需要注意的是,它和背照式傳感器並非演進關系,而是並列關系,堆棧式傳感器的主要優勢是在像素數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讓傳感器尺寸變得更小,也可以理解為,在與背照式傳感器的像素數相同時,堆棧式傳感器的尺寸會更小,從而節省了空間,讓手機變得更薄、更輕。
鏡頭:多多益善
鏡頭是將拍攝景物在傳感器上成像的器件,相當於相機的“眼睛”,通常由由幾片透鏡組成,光線信號通過時,鏡片們會層層過濾雜光(紅外線等),所以,鏡頭片數越多,成像就越真實。
光圈:還是大了好
光圈由鏡頭中幾片極薄的金屬片組成,可以通過改變光圈孔的大小控制進入鏡頭到達傳感器的光線量。光圈的值通常用f/2.2、f/2.4來表示,數字越小,光圈就越大,兩者成反比例關系。
圖6.2 光圈大小對比
它的工作原理是,光圈開得越大,通過鏡頭到達傳感器的光線就越多,成像畫面就越明亮,反之畫面就越暗。因此,在夜拍或暗光環境下,大光圈的成像優勢就更明顯。
除了控制通光量,光圈還具有控制景深的功能。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看到背景虛化效果很強的照片,不僅突出了拍攝焦點,還具有很唯美的藝術感,而這就是所謂的景深。光圈開的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虛化效果就更明顯。
圖6.3 小景深(背景虛化)效果圖
ISP芯片是“大腦”
是一個真正的處理器,在說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 中文譯為“圖形信號處理”)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手機的拍照過程。按動快門后,光線從鏡頭進入,到達傳感器,傳感器負責采集、記錄光線,並把它轉換成電流信號,然后交由ISP圖形信號處理器(以下簡稱ISP芯片)進行處理,最后由手機處理器處理儲存。
ISP芯片的作用就是對傳感器輸入的信號進行運算處理,最終得出經過線性糾正、噪點去除、壞點修補、顏色插值、白平衡校正、曝光校正等處理后的結果。ISP芯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手機相機最終的成像質量,通常它對圖像質量的改善空間可達10%-15%。
ISP芯片分為集成和獨立兩種,獨立ISP芯片處理能力優於集成ISP芯片,但成本更高。
采用處理器配套的集成iSP芯片優勢是降低了手機的研發和生產成本,但缺點是:
1、優秀的處理器廠商並不一定擅長開發ISP芯片,其成像質量不如獨立ISP芯片;
2、無法保證與所選用的傳感器契合,兩者如果配合不好,對成像質量是有負作用的,這就限制了手機對傳感器的選擇;
3、當前相同價段的手機大多采用相同的處理器,相同的處理器就意味着相同的ISP方案,這就導致嚴重的同質化現象。
不過這其中也有一個特例,那就是iPhone,眾所周知,iPhone搭載的是自家的蘋果處理器,所以,盡管iPhone采用了集成ISP芯片,但以上缺點卻是不存在的。
獨立ISP芯片是獨立於處理器而存在的,雖然成本較高,但優勢也是比較明顯的。除了運算能力、成像質量更優秀外,一般的獨立ISP芯片都是手機商向ISP提供商定制的,所以與相機其他組件的契合度更佳,成像也有屬於自己的風格、特色。
圖6.4 富士通MB91696AM獨立圖像信號處理器結構框架
另外還有經過ISP,Image
Sensor Processor,圖像傳感器處理器是Sensor模塊的組成部分,相當於Sensor模塊中的一部分,由DSP做處理器
軟件算法很重要
ISP芯片對傳感器輸入的電流信號進行處理后,首先會生成未經加工的原始圖像,而軟件算法就好比對原始圖像在內部進行了一番“PS”,優化圖像的色彩、色調、對比度、噪點等,最后生成我們所看到的jpg格式圖片。
當然,由於每個人的PS技術和風格都不一樣,所以即便是同一張照片,每個人最終也都會P成不同的風格。同理,每部手機的軟件算法不同,最終的成像效果和風格也是不一樣的,比如vivo手機通常會提升對比度,而iPhone則追求自然的效果。
我們都知道iPhone 5s的相機配置並不高,僅為800萬,背照式傳感器和自家集成ISP芯片在技術上雖然很優秀,但也絕不是頂尖級別,那么為何iPhone 5s的整體成像素質是最優秀的呢?這除了iPhone 5s的單個像素面積高達1.5微米外,主要歸功於iPhone 5s的軟件算法比較優秀。
閃光燈哪個好?
閃光燈是增加相機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在暗光環境下會打亮周圍景物,從而彌補光線不足,提升畫面亮度。另外,在光線復雜的環境下,利用閃光燈可以去除雜光,使照片的色彩還原更為真實。
iPhone
5S的雙True Tone LED補光燈並不僅是為了提供更多的光線,更重要的是為了提供更准確的光線顏色。
白色LED補光燈通常只會模仿陽光的顏色來提供光線,往往導致畫面偏藍、偏冷等色彩失實的問題,
而iPhone 5s在白色補光燈下又增加了一枚琥珀色閃光燈,兩者分別提供不同色溫的光線,從而使光線達到平衡,混合后便獲得跟拍攝場景吻合的理想畫面色彩。
氙氣閃光燈是一種含有氙氣的新型閃光燈,它可發出非常接近太陽光的光線,不過由於其成本較高,在手機中的應用率較低,諾基亞Lumia 1020就是采用了氙氣閃光燈
8、參考文檔
https://www.jianshu.com/p/ec3502a52503
https://wenku.baidu.com/view/051c2a1365ce05087732130c.html
https://www.cnblogs.com/straybirds/p/7350535.html
http://blog.csdn.net/xubin341719/article/details/7723725
https://www.jianshu.com/p/ec3502a52503
https://blog.csdn.net/qiuen311/article/details/105426920/
https://blog.csdn.net/qq_33611327/article/details/105794269
https://www.cnblogs.com/lialong1st/p/12336544.html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Cam_韋」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328785/article/details/106135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