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第三層交換實現 VLAN 間路由


第 3 層交換

使用單臂路由器方法的 VLAN 間路由實施起來很簡單,因為路由器通常在每個網絡中均可使用。目前大多數現代企業網絡使用第 3 層 VLAN 間路由解決方案,因為使用多層交換機能夠實現基於硬件交換的高數據包處理率。第 3 層交換機的數據包交換吞吐量通常為每秒百萬包(pps),而傳統路由器提供的數據包交換范圍是 10 萬包/秒 ~ 100 多萬包/秒。第 3 層(路由)端口通常在分布層和核心層之間實施,分布層交換機使用第 2 層鏈路連接到接入層交換機。因為拓撲的第 2 層部分沒有物理環路,所以描繪的網絡架構不依賴於生成樹協議(STP)。

許多用戶都處在單獨的 VLAN 中,通常,每個 VLAN 都是一個單獨的子網。因此通常將分布層交換機配置為每個訪問交換機 VLAN 的用戶的第 3 層網關。這意味着每個分布層交換機必須有匹配每個訪問交換機 VLAN 的 IP 地址,這可以通過使用交換機虛擬接口(SVI)和路由端口來實現。

交換機虛擬接口 SVI

SVI 是配置在多層交換機中的虛擬接口,可以為交換機上的任何 VLAN 創建 SVI。SVI 是虛擬的,既可以像路由器接口那樣執行相同的 VLAN 功能,也能以與路由器接口相同的方式配置在 VLAN 中。VLAN 的 SVI 為在與 VLAN 相關聯的所有交換機之間傳輸的數據包提供了第 3 層處理過程。
需要配置 SVI 的幾個原因是:

  1. 為一個 VLAN 提供網關;
  2. 為交換機提供第 3 層 IP 連接;
  3. 支持路由協議和橋接配置。

SVI 的幾個優勢為:

  1. 效率比單臂路由器要快很多;
  2. 從交換機到進行路由的路由器都不需要外部鏈路;
  3. 可在交換機之間使用第 2 層 EtherChannel 以獲得更多帶寬;
  4. 延遲更低。

SVI 的唯一缺點是三層交換機比較昂貴,成本較高。

路由端口

路由端口是一種類似於路由器接口的物理端口,它不與特定 VLAN 相關,而且行為很像正常的路由器接口。在相應端口上使用 no switchport 接口配置模式命令來配置路由端口,例如因為 Catalyst 3560 交換機接口的默認配置為第 2 層接口,所以必須將其手動配置為路由端口。

配置第 3 層交換和 VLAN 間路由

實驗拓撲

設備 接口 IP 地址 子網掩碼
MLS VLAN 10 192.168.10.254 255.255.255.0
VLAN 20 192.168.20.254 255.255.255.0
VLAN 30 192.168.30.254 255.255.255.0
VLAN 99 192.168.99.254 255.255.255.0
G0/2 209.165.200.225 255.255.255.252
PC0 NIC 192.168.10.1 255.255.255.0
PC1 NIC 192.168.20.1 255.255.255.0
PC2 NIC 192.168.30.1 255.255.255.0
PC3 NIC 192.168.10.2 255.255.255.0
PC4 NIC 192.168.20.2 255.255.255.0
PC5 NIC 192.168.30.2 255.255.255.0
PC6 NIC 209.165.200.226 255.255.255.252
S1 VLAN 99 192.168.99.1 255.255.255.0
S2 VLAN 99 192.168.99.2 255.255.255.0
S3 VLAN 99 192.168.99.3 255.255.255.0

VLAN:

VLAN 編號 VLAN 名稱
10 員工
20 學生
30 教師

Switch 1:

端口 分配 網絡
S1 F0/4 802.1Q TRUNK N/A
F0/5 802.1Q TRUNK N/A
G0/1 802.1Q TRUNK N/A

Switch 2:

端口 分配 網絡
S2 F0/1 VLAN10 N/A
F0/2 VLAN20 N/A
F0/3 VLAN30 N/A
F0/4 802.1Q TRUNK N/A

Switch 3:

端口 分配 網絡
S3 F0/1 VLAN10 N/A
F0/2 VLAN20 N/A
F0/3 VLAN30 N/A
F0/5 802.1Q TRUNK N/A

三層交換機:

端口 分配 網絡
MLS G0/1 802.1Q TRUNK N/A

配置二層交換機

將 3 台二層交換機按照上述接口表進行配置,首先先建立 3 個 VLAN:

S1(config)#vlan 10
S1(config-vlan)#name Staff
S1(config-vlan)#vlan 20
S1(config-vlan)#name Student
S1(config-vlan)#vlan 30
S1(config-vlan)#name Faculty

S2(config)#vlan 10
S2(config-vlan)#name Staff
S2(config-vlan)#vlan 20
S2(config-vlan)#name Student
S2(config-vlan)#vlan 30
S2(config-vlan)#name Faculty

S3(config)#vlan 10
S3(config-vlan)#name Staff
S3(config-vlan)#vlan 20
S3(config-vlan)#name Student
S3(config-vlan)#vlan 30
S3(config-vlan)#name Faculty

配置完 VLAN 后按照接口分配表正確設置接口的模式:

S1(config)#int f0/4
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1(config-if)#int f0/5
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1(config-if)#int g0/1
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2(config)#int f0/1
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2(config-if)#int f0/2
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2(config-if)#int f0/3
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 
S2(config-if)#int f0/4
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3(config)#int f0/1
S3(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3(config-if)#int f0/2
S3(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3(config-if)#int f0/3
S3(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
S3(config-if)#int f0/5
S3(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最后對 3 台交換機創建 VLAN 99,並且按照地址分配表分配 IP 地址。

S1(config)#vlan 99
S1(config-vlan)#int vlan 99
S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99.1 255.255.255.0

S2(config)#vlan 99
S2(config-vlan)#int vlan 99
S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99.2 255.255.255.0

S3(config)#vlan 99
S3(config-vlan)#int vlan 99
S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99.3 255.255.255.0

配置第 3 層交換

在 MLS 上將 G0/2 配置為路由端口,並根據地址分配表分配 IP 地址。使用 no switchport 關閉接口的交換功能,就能啟用路由接口分配 IP 地址。

MLS(config)# interface g0/2
MLS(config-if)# no switchport
MLS(config-if)# ip address 209.165.200.225 255.255.255.252

通過 ping 209.165.200.226 來驗證與 PC6 的連接。

MLS# ping 209.165.200.226

配置 VLAN 間路由

首先將 3 個 VLAN 添加入 MLS,並且創建 vlan 99:

MLS(config)#vlan 10
MLS(config-vlan)#name Staff
MLS(config-vlan)#vlan 20
MLS(config-vlan)#name Student
MLS(config-vlan)#vlan 30
MLS(config-vlan)#name Faculty
MLS(config-vlan)#vlan 99


接着將 MLS 的 G0/1 設置為 trunk 模式:

MLS(config)#int g0/1
MLS(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MLS(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根據地址分配表配置並激活 VLAN 10、20、30 和 99 的 SVI 接口。

MLS(config)# interface vlan 10
MLS(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0.254 255.255.255.0
MLS(config-if)# interface vlan 20
MLS(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0.254 255.255.255.0
MLS(config-if)# interface vlan 30
MLS(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30.254 255.255.255.0
MLS(config-if)# interface vlan 99
MLS(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99.254 255.255.255.0

使用 show ip route 命令,此時還不存在 VLAN 間路由。

MLS#show ip route


這是因為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功能沒有啟用,輸入 ip routing 命令,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啟用路由。

MLS(config)# ip routing

使用 show ip route 命令,驗證路由是否已啟用。

驗證端到端連接

從 PC0,ping PC3 或 MLS,驗證 VLAN 10 內的連接。

從 PC1,ping PC4 或 MLS,驗證 VLAN 20 內的連接。

從 PC2,ping PC5 或 MLS,驗證 VLAN 30 內的連接。

從 S1,ping S2、S3 或 MLS,驗證與 VLAN 99 的連接。

要驗證 VLAN 間路由,請 ping 發送方 VLAN 外的設備。

參考資料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第6版):擴展網絡》,[加] Bob Vachon,[美] Allan Johnson 著,思科系統公司 譯,人民郵電出版社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