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技術還是做管理,你還在糾結嗎?


莎士比亞說,To be or not to be這是個問題。
最近有個好玩的事,在公司面試了一位小伙子,該童鞋目前已經工作8年了,應聘的是一份軟件測試工程師的工作,問完技術部分的問題后,我隨口問了一句:“你以后有沒有什么職業規划?”
小伙子很誠懇的說:“自己以后想走管理路線。”
我說:“為什么想朝管理方向發展?”
小伙子:“因為現在掌握的技術都太low了,感覺就像個點鼠標的機器人(俗稱:點工),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會被社會淘汰掉。”
我說:“你自己過去有管理經驗嗎?”

小伙子:“曾經也機緣巧合地,帶過兩個比自己年輕的同事,感覺做管理工作也很容易,所以想轉管理。”
我:“你為了能轉管理方向,做過哪些准備沒有?”
小伙子:“沒有,就是自己內心里面想走管理路線。”
我:“有沒有刻意學習過哪些管理類的書籍或課程嗎?”
小伙子:“沒有。”
我:“你有沒有聽說過哪些管理學的專家或管理方法?”
小伙子:“沒有。”小伙子面帶不屑。我猜,心里想的肯定是:“帶團隊還需要知道管理學專家?”
我:半聲無語,已經沒有往下問的必要了……。
你想朝管理方向發展?
不,你只是羡慕當官的感覺而已。
說到底,很多童鞋,都不確定自己今后是走技術方向,還是走管理方向。
在做技術與管理之間進行糾結,在職場中很迷茫。
自己對現在在工作並不滿意,擔心自己會在某一天被公司裁員,擔心自己在未來的工作中,自己的領導比自己小十幾歲,擔心自己的工資跟不上物價的飛漲……
所以,更多的想法來自於內心的焦慮。
仲達覺得,在弄清楚技術和管理的方向之前,有一件事得先想清楚:


你究竟是靠什么吃飯的。


對,你現在恰飯的技能,都有哪些?

靠時間吃飯:我能力一般,但是我能加班,領導就看中這一點,什么996 007的,哪怕天天通宵我都不在乎。
為什么我要加班?因為公司領導就看中這個指標呀!能加班的人,年底考核就比別人好。
但是,隨着自己年齡的增長,職場競爭力逐年下降,身體也不如年輕時好使了,直到終於加不了班的那一天……。
靠技術吃飯:今天學Python,明天學Java,后天我覺得Go語言也不錯,什么DevOps、敏捷、Docker,就是喜歡搗鼓技術。
無論怎樣,我就是團隊中的“技術大牛”,確實沒有錯,靠技術也能吃飽飯。
有時,你內心中會不會在擔心,擔心行業中一波新技術來了,又得重新開始學習,無休無止的學習。
擔心某一天自己掌握的技術過時了,結果,英雄無用武之地了?最終,前浪被后浪拍在沙灘上……。
靠關系吃飯:別看我能力一般,但是公司里面上上下下各種人際關系,我都處理的有模有樣。
尤其是與領導相處的不錯,領導帶着我就好,領導吃肉我喝湯,我跟着領導后面挺不錯的。
但是,萬一你的領導某一天帶不動你怎么辦?萬一你的領導某一天被裁掉怎么辦?萬一某一天你的領導覺得你不配他帶怎么辦?
領導吃肉你喝湯?
萬一領導喜歡吃榴蓮味道的螺螄粉怎么辦?你也跟着喝湯嗎?
與其把希望寄托於他人身上,不如自己強大起來。
靠態度吃飯:別看我工作能力一般,但我就是工作態度好,無論領導怎么對我PUA,為了這份薪資,我都能忍氣吞聲、忍辱負重、低三下四的應對。
反正你交辦我就做啥,告訴我做這件事需要第一和第二步驟,我絕對不去想第三和第四步驟。
別看我能力一般,你說怎么樣就怎么樣,做到你滿意為止。
反正我工作沒有出錯,你還能直接開除我咋滴?
仲達只想問一句,哥們,心累嗎?
靠能力吃飯:在我所在的行業或者圈子里,是數一數二的專家。
在某一技術領域,自己非常有天賦,花了很多時間鑽研、學習,一般人不經過三四年磨練,是到達不了你現在的高度的。


最核心的是底層能力的問題


走管理這條路也好,走技術這條路也好,最核心的是底層能力的問題。
自己適不適合做技術,適不適合走向管理,得先弄清楚自己現在的定位是什么。
有的童鞋說,什么是定位?好難找啊,有人幫我找找嗎?能不痛快兒的、敞亮點告訴我?
沒問題!
幫你慢慢捋清楚這四件事,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這塊料:

1


自己跟自己對比
此時此刻的自己,和3個月前的自己相比,你沉淀了哪些工作方法?總結了哪些技術經驗?對自己現有的工作,優化了多少條流程建議?
沒有嗎?
如果你跟3個月前的自己,在能力上沒有任何差別,那么,你現在的定位就應該是:
超越3個月前的自己!

2


在團隊內對比
你所在的團隊中,除了你的領導外,你是不是團隊的絕對核心,所有的重點項目,領導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請你來解決,而不是你的同事。
所有團隊中棘手的事情,領導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請你來解決,而不是你的同事。
所有難纏的客戶,領導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請你來解決,而不是你的同事。
如果不是,那么,你現在的定位就應該是:
成為團隊中絕對的核心骨干!

3


在公司內對比
當你在團隊中已經足夠優秀時,眼光放在整個公司的角度,自己還是不是足夠的優秀。
如果你足夠優秀,你的名字,就應該在公司的技術 or 管理人才晉升的后備庫中。
如果還沒有,那說明自己在公司范圍內還稱不上優秀,還得繼續努力。
朝哪個方向努力呢?
跟公司內的技術大拿虛心請教,刻意模仿公司管理層的辦事風格、做事態度或溝通技巧。
所以,你現在的定位就應該是:
想辦法,進入公司的技術或管理型人才后備庫中。(也叫待晉升后備人才)

4


在行業中對比
多參與行業中各種交流沙龍,從側面也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與高手切磋切磋。
客觀評測一下自己在行業中的水平到底如何,目前稱得上是什么水平?
如果自己再找下一份工作,還有沒有核心競爭力?
以上四點提到“對比”,可不是自己一個人獨自思考。
你可以找同事、領導、身邊要好的朋友,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來客觀給予你評價,謹慎,反復求證,肯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
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再認真思考一下,自己適合做技術,還是適合朝管理方向發展。
還是老莎那句話,To be or not to be,最終,得靠你自己找的答案。

畢竟,在職場中,哪有那么多的管理崗位等着你呢?管理工作真那么好做嗎?
今天就寫到這里,別急,還沒寫完,下期我們接着嘮嗑,再嘮他十塊錢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