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縮進規則(包含快捷鍵)


和其它程序設計語言(如 Java、C 語言)采用大括號“{}”分隔代碼塊不同,Python 采用代碼縮進和冒號( : )來區分代碼塊之間的層次。

在 Python 中,對於類定義、函數定義、流程控制語句、異常處理語句等,行尾的冒號和下一行的縮進,表示下一個代碼塊的開始,而縮進的結束則表示此代碼塊的結束。

注意,Python 中實現對代碼的縮進,可以使用空格或者 Tab 鍵實現。但無論是手動敲空格,還是使用 Tab 鍵,通常情況下都是采用 4 個空格長度作為一個縮進量(默認情況下,一個 Tab 鍵就表示 4 個空格)。

例如,下面這段 Python 代碼中(涉及到了目前尚未學到的知識,初學者無需理解代碼含義,只需體會代碼塊的縮進規則即可):

  1. height=float(input("輸入身高:")) #輸入身高
  2. weight=float(input("輸入體重:")) #輸入體重
  3. bmi=weight/(height*height) #計算BMI指數
  4. #判斷身材是否合理
  5. if bmi<18.5:
  6. #下面 2 行同屬於 if 分支語句中包含的代碼,因此屬於同一作用域
  7. print("BMI指數為:"+str(bmi)) #輸出BMI指數
  8. print("體重過輕")
  9. if bmi>=18.5 and bmi<24.9:
  10. print("BMI指數為:"+str(bmi)) #輸出BMI指數
  11. print("正常范圍,注意保持")
  12. if bmi>=24.9 and bmi<29.9:
  13. print("BMI指數為:"+str(bmi)) #輸出BMI指數
  14. print("體重過重")
  15. if bmi>=29.9:
  16. print(BMI指數為:"+str(bmi)) #輸出BMI指數
  17. print("肥胖")

Python 對代碼的縮進要求非常嚴格,同一個級別代碼塊的縮進量必須一樣,否則解釋器會報 SyntaxError 異常錯誤。例如,對上面代碼做錯誤改動,將位於同一作用域中的 2 行代碼,它們的縮進量分別設置為 4 個空格和 3 個空格,如下所示:

  1. if bmi<18.5:
  2. print("BMI指數為:"+str(bmi)) #輸出BMI指數
  3. print("體重過輕")

可以看到,第二行代碼和第三航代碼本來屬於同一作用域,但我們手動修改了各自的縮進量,這會導致 SyntaxError 異常錯誤,如圖 1 所示。

 

 對於 Python 縮進規則,初學者可以這樣理解,Python 要求屬於同一作用域中的各行代碼,它們的縮進量必須一致,但具體縮進量為多少,並不做硬性規定。

IDLE 開發環境對縮進量的設置

在 IDLE 開發環境中,默認是以 4 個空格作為代碼的基本縮進單位。不過,這個值是可以手動改變的,在菜單欄中選擇Options -> Configure,會彈出如下對話框:

 

 如圖所示,通過拖動滑塊,即可改變默認的代碼縮進量,例如拖動至 2,則當你使用 Tab 鍵設置代碼縮進量時,會發現按一次 Tab 鍵,代碼縮進 2 個空格的長度。

不僅如此,在使用 IDLE 開發環境編寫 Python 代碼時,如果想通過設置多行代碼的縮進量,可以使用 Ctrl+] 和 Ctrl+[ 快捷鍵,此快捷鍵可以使所選中代碼快速縮進(或反縮進)。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