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應用的廣告投放歸因技術點總結


書接上一篇《安卓應用買量的廣告歸因技術點總結》,這篇來談談蘋果應用的投放歸因。

長久以來,蘋果的投放歸因主要是依靠IDFA,備用輔以IP地址+瀏覽器UA+設備型號。

一、IDFA最后的余輝

昨天4月26號一則消息,iOS14.5系統開始,蘋果為加強隱私保護,app在訪問用戶設備的IDFA之前,都需要彈窗請求用戶的許可,這將極大地降低IDFA的獲取率。彈窗如下圖:

在以前,蘋果用戶只有在手機設置關閉廣告跟蹤,才會關閉IDFA,而系統默認則是開啟的。現在這次iOS更新,相當於默認關閉了IDFA,其嚴重程度相當於安卓10不再提供imei 。要做廣告歸因,只能通過有限的不精准的IP地址,UA瀏覽器標識來判定,誤差很大。

二、投放商的策略0:暫存IDFA

 由於IDFA是舊手機升級iOS,所以在升級系統前,手機里的APP是可以讀到IDFA的,廣告商的APP(如抖音快手百度愛奇藝等)可以在系統更新前讀取IDFA並暫存。系統更新后即使不用讀取IDFA,也已經存有了設備的IDFA(用戶手動重置除外)。

然而用戶更新系統后,在安裝激活我們應用時,如果不同意獲取IDFA,這樣依然無法完成匹配,達不到投放歸因的需求。

三、投放商的真正策略:SDK

其實在2019年末,安卓10之前,就已經有廣告商預知了系統更新的風險。比如今日頭條(抖音)在使用深度轉化投放模式時,要求在他們平台上投放的包(安卓和蘋果都是),都必須接入他們的SDK,使用他們的SDK作為廣告歸因手段。我們應用上的激活注冊付費等數據要通過廣告商的SDK,上傳到廣告商的服務器,由廣告商進行歸因數據匹配。而數據也是以廣告商平台上的數據為准。

1)原歸因流程在上一篇有講,主要是以已方后台統計數據為准;

2)SDK版流程則是以廣告商后台數據為准,已方數據作為輔;

(除非。。。在接入SDK時作弊,故意按概率少上傳一些激活/付費數據)

PS:廣告商的蘋果SDK理應是有集成了iOS14的 SKAdNetwork,以輔助廣告歸因。

 

 

3)山寨品-CAID,需接入數盟SDK

有些廣告商的蘋果SDK需要上傳caid,然而這是第三方公司的,數盟。而且蘋果很有可能會干掉他

“近日我們收到了開發者反映,他們的產品在接入了CAID的SDK或者數盟最新的SDK后,收到了蘋果官方郵件,稱其不允許使用任何永久的、基於設備的標識符或從中派生的任何數據來唯一標識設備,要求開發者需要在14天內必須完成一些技術調整。蟬大師建議,開發者近期應密切關注CAID相關的后續消息,在蘋果還未最終表態之前最好先不要接CAID的相關SDK,如果接了CAID的SDK或者數盟最新SDK,不建議提交更新。”

我個人意見是暫不接入caid,上傳參數里傳個空字符串給他們就完事了。。。讓廣告商用蘋果官方的SKAdnetwork來做歸因吧

 

四、SDK方案是最優解,但也有顧慮

SDK方案在安卓上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安卓可以打很多個不同的分包,可以跟據不同的廣告渠道商啟用/禁用不同的SDK,從而打出不同的包。

但蘋果就有顧慮了,因為蘋果通常來說只有一個包,馬甲包很難上架且很容易被下架。如果同時接入了多家廣告商SDK(如抖音+快手),且投放量都很大,那么我們是不是把所有其他渠道上的數據(商業秘密)也一並暴露給了廣告商呢。

技術上再難,也要給數據分割讓路。我大膽預估,蘋果開發上,多個馬甲包和相關技術也會成為主流,比如什么極速版、火山版、西瓜版、概念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