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從小自帶BUFF的他,如何用代碼降低萬物互聯的門檻


摘要:3歲下象棋,5歲解方程!他說物聯網開發就像打怪玩游戲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區《HDC.Cloud2021 | 華為雲IoT開發者:用代碼降低萬物互聯的門檻》,原文作者:華為雲頭條 。

3歲能跟父親下象棋、5歲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組、7歲上完一年小學就升初中……1997年出生的張小儉,似乎是一個從小自帶BUFF的“領跑者”。

開發就像玩游戲,挑戰永無止境

張小儉從小就喜歡學習和探索,他的數理邏輯能力非常好,所以高考時選擇了當時最熱門的通信工程專業,開啟了開發者之旅。

大學課余時間他幾乎都在探索軟件開發。“看見自己寫的代碼在屏幕上運行,會很開心。”張小儉表示,“開發就像玩游戲,通關成功時特別有成就感。”

大三面臨考研和就業的選擇時,張小儉果斷選擇就業,他說:“軟件開發的迭代速度太快,學校的知識已經跟不上行業的發展。” 於是他找了一家軟件開發公司實習,負責社交功能的開發。因為表現異常出色,畢業時領導邀請他正式入職,但他拒絕了,“我想學習更前沿的技術,認識更多的技術大牛。”這也是張小儉來到華為的初衷。

用物聯網開發保障出行安全

張小儉在華為的第一個項目是華為雲IoT路網數字化服務。通過物聯網技術,打造出一張全息的數字路網,實現全天候、全場景、全域融合的道路實時感知,提升駕駛安全和道路通行效率,助力自動駕駛規模化商用。

在這個服務開發中,張小儉負責平台短信發送模塊的設計。當車輛發生碰撞時,平台實時感知交通事件,並在百毫秒級超低時延內響應,向周圍車輛推送預警,同時發送救援信息。

“當時每次進行產品測試都會非常緊張,壓力超級大,因為一點誤差都關乎人命。”但是很快張小儉就適應了這種壓力,“越有挑戰性的工作,完成時越有成就感。”

不到一年,路網數字化服務成功完成項目交付,並經歷多個版本的迭代。目前已經覆蓋310+通用交通事件,實現多種車路協同場景的安全預警,並在多個項目中成功應用。比如,與四川交投攜手打造西南首個智能網聯的車路協同測試場;與首發集團等企事業單位合作,在延崇高速上完成了首次協同式自動駕駛的試點;助力無錫打造國內首個城市級車路協同示范區。

降低萬物互聯的門檻,開發讓一切皆有可能

數字經濟的到來,催生了數百億設備聯接上雲的需求,也給物聯網技術帶來了諸多挑戰,如時延大、場景多、並發高、應用適配復雜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下,張小儉作為開發核心骨干,來到華為雲IoT設備接入服務(IoTDA)攻克難關,致力於降低萬物互聯的門檻,打造華為雲IoT億級聯接能力的底座。

當時負責Amqp的他經過多次分析設計之后,識別出了關鍵需求萬級Topic,通過參與社區群和業界專家進行交流,從性能、可靠性等角度對開源組件Pulsar進行全面分析,在最終商用中實現了Amqp從零到有,現有的http推送,即使在企業http服務器失聯或其他場景下,也可保留消息至多一天,最大1G,企業在平台側消息平均時延降至原來的80%。

現在,華為雲IoT已經接入了3億+設備,實現了接入場景全覆蓋,讓設備接入效率提升10倍。在實際體驗時,初中生也可以通過IoTDA輕松地完成設備接入。

在張小儉及其團隊主導的開發中,充分發揮Apache Pulsar的眾多架構設計優勢,支持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等重大項目計划的實施與落地,華為雲IoT獲得Pulsar社區2020年社區年度最佳優秀案例獎。當談到未來的時候,張小儉表示:“開發就像玩游戲,通關時很有成就感,但過程很需要耐力。每一個開發者都很了不起,代碼就是我們想對這個世界說的話。”

4月24日-26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1(Cloud)將在深圳舉辦,開發者可以現場體驗華為雲IoT的設備極簡接入、IoT數字孿生、一站式物聯網項目交付等核心能力。華為雲IoT開發大咖將攜手業界伙伴,深度剖析行業物聯網的成功實踐,還有神秘大禮包等你來拿哦!

 

點擊關注,第一時間了解華為雲新鮮技術~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