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碼高亮顯示
當你在編輯框中輸入代碼時,Pycharm會在后台對其進行分析。這個IDE能夠智能的識別出關鍵字、變量、字符串、注釋等,並以不同的字體顏色進行顯示。Pycharm的符號配色方案定義在 Colors and Fonts settings中(Ctrl+Alt+S→IDE Settings→Editor→Color and Fonts)。
我們先選擇編程語言,這里選擇Python,然后根據個人習慣來設置字符配色方案。然而這里Pycharm自帶的配色方案是不可更改的,我們需要先創建一個拷貝,然后更改:

在預覽窗口中會實時展現當前的更改設置,直到你滿意為止。單擊應用,關閉設置對話框。
詳細信息參見Configuring Colors and Fonts。
2、觸發標志
回到代碼部分,如果你想知道某個符號已經使用的次數,只需將光標定位在其中的一處符號上,其他位置的相同符號就會以高亮形式顯示,並且會在右槽顯示對應的發生標志(條紋),如果將鼠標指針懸停在這些條紋上,Pycharm會給出詳細信息:

3、代碼錯誤提示
如果Pycharm在對代碼分析的過程中發現了錯誤,則會按照以下方式給出提示:
用紅色波浪線標記錯誤代碼,鼠標懸停在波浪線上時會給出詳細的錯誤信息。
標題欄的文件名也會用紅色波浪線標記,在項目窗口中的目錄也會有同樣的標記。

在右槽的對應位置顯示錯誤標識,鼠標指針懸停在上方時會給出詳細錯誤信息。

這些錯誤標識也可以起到導航作用,幫助我們快速定義錯誤發生的位置。
在右槽頂端顯示整個文件的狀態標識。綠色帶便一切正常,黃色代表存在一些警告,紅色代表存在錯誤。
當然這種錯誤提示機制的配色方案也是可以更改的,在字體及顏色設置對話框中的General頁面進行設置(Ctrl+Alt+S→IDE Settings→Editor→Colors and Fonts→General):

4、再見帥哥
注意窗口左下角的帥哥頭像:

他的名字叫Hector-the-Inspector,負責代碼的糾錯檢查,單擊這個頭像,會彈出一個窗口,里面有代碼的高亮程度調節器:

如果你對自己的編程水平很有自信,那么你可以向左拖動到Syntax或者Hector頭像None。在Syntax位置,系統只會對語法錯誤給出高亮提示,Hector頭像只剩一半。在None位置,代碼糾錯功能完全關閉,編程速度更快,但也更容易出錯,對應Hector頭像消失。
不過這種更改只對當前文件有效。
如果你想更改代碼糾錯機制,單擊Configure inspections鏈接,更多有關代碼糾錯機制的信息參見Code Inspections中的code inspection tutorial。
原文出處:本文為CSDN博客
本文轉自SDK社區:https://www.sdk.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