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友元函數和友元類(C++ friend關鍵字)


C++友元函數和友元類(C++ friend關鍵字) http://c.biancheng.net/view/2233.html

在 C++ 中,一個類中可以有 public、protected、private 三種屬性的成員,通過對象可以訪問 public 成員,只有本類中的函數可以訪問本類的 private 成員。現在,我們來介紹一種例外情況——友元(friend)。借助友元(friend),可以使得其他類中的成員函數以及全局范圍內的函數訪問當前類的 private 成員。

friend 的意思是朋友,或者說是好友,與好友的關系顯然要比一般人親密一些。我們會對好朋友敞開心扉,傾訴自己的秘密,而對一般人會謹言慎行,潛意識里就自我保護。在 C++ 中,這種友好關系可以用 friend 關鍵字指明,中文多譯為“友元”,借助友元可以訪問與其有好友關系的類中的私有成員。如果你對“友元”這個名詞不習慣,可以按原文 friend 理解為朋友。

友元函數

在當前類以外定義的、不屬於當前類的函數也可以在類中聲明,但要在前面加 friend 關鍵字,這樣就構成了友元函數。友元函數可以是不屬於任何類的非成員函數,也可以是其他類的成員函數。

友元函數可以訪問當前類中的所有成員,包括 public、protected、private 屬性的。

1) 將非成員函數聲明為友元函數。

請大家直接看下面的例子:

  1. #include <iostream>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class Student{
  4. public:
  5. Student(char *name, int age, float score);
  6. public:
  7. friend void show(Student *pstu); //將show()聲明為友元函數
  8. private:
  9. char *m_name;
  10. int m_age;
  11. float m_score;
  12. };
  13. Student::Student(char *name, int age, float score): m_name(name), m_age(age), m_score(score){ }
  14. //非成員函數
  15. void show(Student *pstu){
  16. cout<<pstu->m_name<<"的年齡是 "<<pstu->m_age<<",成績是 "<<pstu->m_score<<endl;
  17. }
  18. int main(){
  19. Student stu("小明", 15, 90.6);
  20. show(&stu); //調用友元函數
  21. Student *pstu = new Student("李磊", 16, 80.5);
  22. show(pstu); //調用友元函數
  23. return 0;
  24. }

運行結果:
小明的年齡是 15,成績是 90.6
李磊的年齡是 16,成績是 80.5

show() 是一個全局范圍內的非成員函數,它不屬於任何類,它的作用是輸出學生的信息。m_name、m_age、m_score 是 Student 類的 private 成員,原則上不能通過對象訪問,但在 show() 函數中又必須使用這些 private 成員,所以將 show() 聲明為 Student 類的友元函數。讀者可以親自測試一下,將上面程序中的第 8 行刪去,觀察編譯器的報錯信息。

注意,友元函數不同於類的成員函數,在友元函數中不能直接訪問類的成員,必須要借助對象。下面的寫法是錯誤的:

  1. void show(){
  2. cout<<m_name<<"的年齡是 "<<m_age<<",成績是 "<<m_score<<endl;
  3. }

成員函數在調用時會隱式地增加 this 指針,指向調用它的對象,從而使用該對象的成員;而 show() 是非成員函數,沒有 this 指針,編譯器不知道使用哪個對象的成員,要想明確這一點,就必須通過參數傳遞對象(可以直接傳遞對象,也可以傳遞對象指針或對象引用),並在訪問成員時指明對象。

2) 將其他類的成員函數聲明為友元函數

friend 函數不僅可以是全局函數(非成員函數),還可以是另外一個類的成員函數。請看下面的例子:

  1. #include <iostream>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class Address; //提前聲明Address類
  4. //聲明Student類
  5. class Student{
  6. public:
  7. Student(char *name, int age, float score);
  8. public:
  9. void show(Address *addr);
  10. private:
  11. char *m_name;
  12. int m_age;
  13. float m_score;
  14. };
  15. //聲明Address類
  16. class Address{
  17. private:
  18. char *m_province; //省份
  19. char *m_city; //城市
  20. char *m_district; //區(市區)
  21. public:
  22. Address(char *province, char *city, char *district);
  23. //將Student類中的成員函數show()聲明為友元函數
  24. friend void Student::show(Address *addr);
  25. };
  26. //實現Student類
  27. Student::Student(char *name, int age, float score): m_name(name), m_age(age), m_score(score){ }
  28. void Student::show(Address *addr){
  29. cout<<m_name<<"的年齡是 "<<m_age<<",成績是 "<<m_score<<endl;
  30. cout<<"家庭住址:"<<addr->m_province<<"省"<<addr->m_city<<"市"<<addr->m_district<<"區"<<endl;
  31. }
  32. //實現Address類
  33. Address::Address(char *province, char *city, char *district){
  34. m_province = province;
  35. m_city = city;
  36. m_district = district;
  37. }
  38. int main(){
  39. Student stu("小明", 16, 95.5f);
  40. Address addr("陝西", "西安", "雁塔");
  41. stu.show(&addr);
  42. Student *pstu = new Student("李磊", 16, 80.5);
  43. Address *paddr = new Address("河北", "衡水", "桃城");
  44. pstu -> show(paddr);
  45. return 0;
  46. }

運行結果:
小明的年齡是 16,成績是 95.5
家庭住址: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
李磊的年齡是 16,成績是 80.5
家庭住址: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

本例定義了兩個類 Student 和 Address,程序第 27 行將 Student 類的成員函數 show() 聲明為 Address 類的友元函數,由此,show() 就可以訪問 Address 類的 private 成員變量了。

幾點注意:
① 程序第 4 行對 Address 類進行了提前聲明,是因為在 Address 類定義之前、在 Student 類中使用到了它,如果不提前聲明,編譯器會報錯,提示'Address' has not been declared類的提前聲明和函數的提前聲明是一個道理。

② 程序將 Student 類的聲明和實現分開了,而將 Address 類的聲明放在了中間,這是因為編譯器從上到下編譯代碼,show() 函數體中用到了 Address 的成員 province、city、district,如果提前不知道 Address 的具體聲明內容,就不能確定 Address 是否擁有該成員(類的聲明中指明了類有哪些成員)。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類的提前聲明。一般情況下,類必須在正式聲明之后才能使用;但是某些情況下(如上例所示),只要做好提前聲明,也可以先使用。

但是應當注意,類的提前聲明的使用范圍是有限的,只有在正式聲明一個類以后才能用它去創建對象。如果在上面程序的第4行之后增加如下所示的一條語句,編譯器就會報錯:

Address addr;  //企圖使用不完整的類來創建對象

因為創建對象時要為對象分配內存,在正式聲明類之前,編譯器無法確定應該為對象分配多大的內存。編譯器只有在“見到”類的正式聲明后(其實是見到成員變量),才能確定應該為對象預留多大的內存。在對一個類作了提前聲明后,可以用該類的名字去定義指向該類型對象的指針變量(本例就定義了 Address 類的指針變量)或引用變量(后續會介紹引用),因為指針變量和引用變量本身的大小是固定的,與它所指向的數據的大小無關。

③ 一個函數可以被多個類聲明為友元函數,這樣就可以訪問多個類中的 private 成員。

友元類

不僅可以將一個函數聲明為一個類的“朋友”,還可以將整個類聲明為另一個類的“朋友”,這就是友元類。友元類中的所有成員函數都是另外一個類的友元函數。

例如將類 B 聲明為類 A 的友元類,那么類 B 中的所有成員函數都是類 A 的友元函數,可以訪問類 A 的所有成員,包括 public、protected、private 屬性的。

更改上例的代碼,將 Student 類聲明為 Address 類的友元類:

  1. #include <iostream>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class Address; //提前聲明Address類
  4. //聲明Student類
  5. class Student{
  6. public:
  7. Student(char *name, int age, float score);
  8. public:
  9. void show(Address *addr);
  10. private:
  11. char *m_name;
  12. int m_age;
  13. float m_score;
  14. };
  15. //聲明Address類
  16. class Address{
  17. public:
  18. Address(char *province, char *city, char *district);
  19. public:
  20. //將Student類聲明為Address類的友元類
  21. friend class Student;
  22. private:
  23. char *m_province; //省份
  24. char *m_city; //城市
  25. char *m_district; //區(市區)
  26. };
  27. //實現Student類
  28. Student::Student(char *name, int age, float score): m_name(name), m_age(age), m_score(score){ }
  29. void Student::show(Address *addr){
  30. cout<<m_name<<"的年齡是 "<<m_age<<",成績是 "<<m_score<<endl;
  31. cout<<"家庭住址:"<<addr->m_province<<"省"<<addr->m_city<<"市"<<addr->m_district<<"區"<<endl;
  32. }
  33. //實現Address類
  34. Address::Address(char *province, char *city, char *district){
  35. m_province = province;
  36. m_city = city;
  37. m_district = district;
  38. }
  39. int main(){
  40. Student stu("小明", 16, 95.5f);
  41. Address addr("陝西", "西安", "雁塔");
  42. stu.show(&addr);
  43. Student *pstu = new Student("李磊", 16, 80.5);
  44. Address *paddr = new Address("河北", "衡水", "桃城");
  45. pstu -> show(paddr);
  46. return 0;
  47. }

第 24 行代碼將 Student 類聲明為 Address 類的友元類,聲明語句為:

friend class Student;

有的編譯器也可以不寫 class 關鍵字,不過為了增強兼容性還是建議寫上。

關於友元,有兩點需要說明:

  • 友元的關系是單向的而不是雙向的。如果聲明了類 B 是類 A 的友元類,不等於類 A 是類 B 的友元類,類 A 中的成員函數不能訪問類 B 中的 private 成員。
  • 友元的關系不能傳遞。如果類 B 是類 A 的友元類,類 C 是類 B 的友元類,不等於類 C 是類 A 的友元類。


除非有必要,一般不建議把整個類聲明為友元類,而只將某些成員函數聲明為友元函數,這樣更安全一些。

 

友元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8B%E5%85%83

友元是一種定義在類外部的普通函數或類,但它需要在類體內進行說明,為了與該類的成員函數加以區別,在說明時前面加以關鍵字friend。友元不是成員函數,但是它可以訪問類中的私有成員。
 
 
中文名
友元
外文名
friend
目    的
提高程序的運行效率
性    質
定義在類外部的普通函數或類
學    科
計算機科學、測繪科學
缺    點
破壞了類的封裝性和隱藏性

研究背景

編輯
類具有封裝和信息隱藏的特性。只有 類的成員函數才能訪問類的私有成員,程序中的其他函數是無法訪問私有成員的。非成員函數可以訪問類中的公有成員,但是如果將 數據成員都定義為公有的,這又破壞了隱藏的特性。另外,應該看到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在對某些成員函數多次調用時,由於 參數傳遞,類型檢查和安全性檢查等都需要時間開銷,而影響程序的運行效率。  [1]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一種使用友元的方案。友元是一種定義在類外部的普通函數或類,但它需要在類體內進行說明,為了與該類的成員函數加以區別,在說明時前面加以關鍵字friend。友元不是成員函數,但是它可以訪問類中的私有成員。友元的作用在於提高程序的運行效率,但是,它破壞了類的封裝性和隱藏性,使得非成員函數可以訪問類的私有成員。不過,類的訪問權限確實在某些應用場合顯得有些呆板,從而容忍了友元這一特別語法現象。

友元函數

編輯

特點

友元函數是能夠訪問類中的私有成員的非成員函數。友元函數從語法上看,它與普通函數一樣,即在定義上和調用上與普通函數一樣。
友元關系不具對稱性。即 A 是 B 的友元,但 B 不一定是 A 的友元。 友元關系不具傳遞性。即 B 是 A 的友元,C 是 B 的友元,但是 C 不一定是 A 的友元。

應用實例

下面舉一例子說明 友元函數的應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oint
{
public :
     Point( double  xx,  double  yy)
     {
         x = xx;
         y = yy;
     };
     void  Getxy();
     friend  double  Distance(Point &a, Point &b);
private :
     double  x, y;
};
void  Point::Getxy()
{
     cout <<  "("  << x <<  ","  << y <<  ")"  << endl;
}
double  Distance(Point &a, Point &b)
{
     double  dx = a.x - b.x;
     double  dy = a.y - b.y;
     return  sqrt (dx*dx + dy*dy);
}
int  main( void )
{
     Point p1(3.0, 4.0), p2(6.0, 8.0);
     p1.Getxy();
     p2.Getxy();
     double  d = Distance(p1, p2);
     cout <<  "Distance is"  << d << endl;
     return  0;
}
在該程序中的Point類中說明了一個 友元函數Distance(),它在說明時前邊加friend關鍵字,標識它不是成員函數,而是友元函數。它的定義方法與普通函數定義一樣,而不同於成員函數的定義,因為它不需要指出所屬的類。但是,它可以引用類中的私有成員, 函數體中a.x,b.x,a.y,b.y都是類的私有成員,它們是通過 對象引用的。在調用友元函數時,也是同普通函數的調用一樣,不要像成員函數那樣調用。本例中,p1.Getxy()和p2.Getxy()這是成員函數的調用,要用對象來表示。而Distance(p1, p2)是 友元函數的調用,它直接調用,不需要對象表示,它的參數是對象。(該程序的功能是已知兩點坐標,求出兩點的距離。)  [1] 

友元類

編輯

定義

友元除了函數以外,還可以是類,即一個類可以作另一個類的友元。當一個類作為另一個類的友元時,這就意味着這個類的所有成員函數都是另一個類的 友元函數,都可以訪問另一個類中的隱藏信息(包括私有成員和保護成員)。
定義友元類的語句格式如下:
friend class 類名(即友元類的類名);

注意事項

(1) 友元關系不能被繼承。
(2) 友元關系是單向的,不具有交換性。若類B是類A的友元,類A不一定是類B的友元,要看在類中是否有相應的聲明。
(3) 友元關系不具有傳遞性。若類B是類A的友元,類C是B的友元,類C不一定是類A的友元,同樣要看類中是否有相應的申明。

問題

編輯
即一個函數作為一個類的函數,同時又是另一個類的友元。
如果我們決定該函數必須作為一個 類的成員函數,同時又是另一個類的友元,則成員函數聲明和友元聲明如下:
1
2
3
4
5
6
class  Window;
 
 
 
class  Screen
{
1
2
public :
//copy是類Screen的成員
1
2
3
4
5
Screen& copy(Window&);
//...
 
 
};
1
2
class  Window
{
1
//copy是類Window的一個友元
1
2
friend  Screen& Screen::copy(Window&);
//...
1
 
只有當一個類的定義已經被定義時,它的成員函數才能被聲明為另一個類的友元。例如Screen 類必須把Window  類的成員函數聲明為友元,而Window類必須把Screen 類的成員函數聲明為友元。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把整個Window類聲明為Screen 類的友元。  [2] 
1
2
3
4
5
6
7
8
class  Window;
 
class  Screen
{
friend  class  Window;
//...
};Screen 類的非公有成員可以被Window 的每個成員函數訪問。
Screen 類的非公有成員可以被Window 的每個成員函數訪問。
Screen 類的非公有成員可以被Window 的每個成員函數訪問。  [1]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