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測試定義
接口是前后端溝通的橋梁,是數據傳輸的通道,包括外部接口、內部接口。內部接口又包括:上層服
務與下層服務接口,同級接口
生活中常見接口:電腦上的鍵盤、USB接口,電梯按鈕,KFC下單
接口測試:是對系統或組件之間的接口進行測試,主要校驗數據的交換、傳遞和控制管理過程,以及
相互邏輯依賴關系
接口自動化測試:讓程序代替人為對接口項目進行自動化驗證測試的過程
接口測試意義
接口測試使"測試更早投入"這句話變成現實
接口測試可以測試一些界面測試非常難以實現或無法測試的范圍
從對項目的影響,接口測試直接測試后端服務,更加接近服務器上運行代碼,也更能發現影響范圍廣泛的bug
接口測試更容易和自動化測試系統相結合
總結:熟練接口測試,能夠獨立搭建接口測試框架是測試工程師能力分水嶺的體現
接口測試的實現
- 實現方式:
1.使用接口測試工具來實現,比如jmetey,postman
2.通過編寫代碼來實現,比如python+requests
- 兩者比較
1.接口工具:更容易上手;測試數據不好控制;不方便測試加密接口;擴展能力不足
2. 代碼實現:比較難;測試數據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加密函數對接口加密;容易擴展
接口測試的原理
接口測試是基於協議進行測試的,實際上是黑盒測試,基本的測試思路是通過輸入和輸出來判斷
被測系統或對象的邏輯是否符合用戶需求。

HTTP協議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傳輸協議,一個簡單的請求響應協議
https:是以安全為目標的HTTP通道,在HTTP的基礎上通過傳輸加密(SSL)和身份認證保證了傳輸過程的安全性。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在網絡上傳輸大的文件時,一般也采用該協議。
HTTP組成
http消息是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交互數據的方式。有兩種類型的消息:
1.請求:由客戶端發送,用來觸發一個服務器上的動作
請求由三個部分組成:請求行、請求頭、請求體
2.響應:來自服務器的應答
響應也由三個部分組成:狀態行、響應頭、響應正文
http有哪些請求方式:
GET:向特定資源發送請求
Post:向指定的資源,提交數據進行處理請求
HEAD DELETE TRACE CONNECT OPTINONS PUT

接口測試的流程
接口測試也是屬於功能測試,所以跟我們以往的功能測試流程並沒有太大區別,測試流程依舊是:
1.分析測試接口文檔
2.根據接口文檔編寫測試用例
3.准備接口測試腳本,一般是用工具來完成的
4.執行接口測試活動
5.得出接口測試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