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工程思維


什么是工程思維?

比如說,你知道有一個地方叫香格里拉,你知道它確實就在那兒,你也知道有人就去過,但你現在既沒錢,也沒地圖,你不知道怎么去,這就是個工程學問題。

工程思維,本質是高效實現。與商業化有關,與控制成本產出有關。

工程思維是通過研究與實踐應用數學、自然科學、社會學等基礎學科的知識,來達到改良各行業中現有材料、建築、機械、儀器、系統、化學和加工步驟的設計和應用方式一門學科。

這里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也包括社會科學。包括物理世界的定律,也包括虛擬世界的定律,以及人性深處的“定律”。

科學的核心是發現,工程的本質是實現。

 

工程思維的應用

在商業領域,擁有“工程學思維”的著名人物應該是埃隆·馬斯克和任正非。

埃隆·馬斯克說過:“我是具有創新精神、具有創意的工程師。我想我是工程師。”

他在太陽能、電動車、太空運輸三大領域的成就眾所周知。

任正非呢?工程兵出身,曾經在惡劣的環境下,依靠數學推導,研制成功我國第一台高精度計量標准儀器——空氣壓力天平。

工程思維並不僅僅局限在互聯網行業,可以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故事工程》的作者拉里·布魯克斯就認為,即使是寫作這類看似非常依賴靈感的事情,也可以采用工程思維。

其實每個人的寫作體系的底層是符合工程學原理的,不管是論述文章,還是小說,都需要有框架結構和內在邏輯。
 
另外,像考研復習,創業,做一個系統,建立知識體系等都有用到工程思維。

 

工程思維步驟解析

1、信息整合,抓住事物的本質

其實世界是極其復雜的,每天都有人通過重組各種信息來改變世界。

許多改變世界的人,都有這種信息整合能力,比如喬布斯和埃隆·馬斯克。

  • 首先,收集有關火箭的一切信息。馬斯克聲稱靠自學理解了火箭動力學,他的訣竅就是收集各種相關信息並進行驗證。
  • 然后,整合歸納信息,找出火箭的結構。火箭的結構組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定模板往往解決不了問題,需要把信息反復組合,最終找到一套方案。
  • 最后,跳出蒙蔽雙眼的夾層解釋,發現事物的本質。

“第一性原理”可以幫助我們逃離“夾層解釋”。

什么叫夾層解釋?其實就是用一個黑盒子去解釋另外一個黑盒子,用似是而非的一個概念去解釋另外一個稀里糊塗的概念。

而我們需要打破一切知識的藩籬,回歸到事物本源去思考基礎性的問題,在不參照經驗或其它的情況下,從物質/世界的最本源出發思考事物/系統。

 

2、嚴謹而系統的思考,然后決策

我們根據第一步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本質,就需要結合科學的模型,系統化的思考,解決問題。

  1. 經過深思熟慮后對解決方案和備選方案做出決斷的能力。
  2. 資源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必須根據重點進行分配,要將弱目標從強目標中分離出來。
  3. 在約束條件下,我們要學會取舍,以及進行“灰度認知+黑白決策”。

如上所述:結構、約束和取舍是工程師思維的三大法寶。

 

3、模塊化和迭代

模塊化系統思維的一種特殊技巧是解構(把一個較大的系統打散成一個個模塊)和重構(把這些模塊重新組合起來)的功能性組合。

真正的工程思維,既要解構,也要重構,有效並且高效地解決問題排在首位。

我們需要明白:

1、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大殺器;

2、不要因為一個無解的問題而耽擱另外一個有解的問題;

3、先做能做的,別為缺失的板塊煩惱。

4、別被看起來很嚴重的東西嚇到,隨時操起你手上有的家伙。

5、用模塊化思維,別去重復發明輪子。

簡單來說,你應該快速造一個跑得起來的東西,而不是追求一個極其完美的產品。因為人類總會犯錯。

即使是追求“極其完美”,也要再試錯的過程中一步步實現。否則掛掉的概率極大。

用最快、最簡明的方式建立一個可用的產品原型,通過這個最簡單的原型來測試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預期,並通過不斷的快速迭代來修正產品,最終適應市場需求。

 總結

總的來說,工程思維,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質,結合系統化的思考,基於全盤的掌控作出可行性決策,利用能利用的一切工具,拆分問題,解決問題,各個擊破,最終高效的達成目標。不必太追求完美,先快速造出能跑起來的東西,然后迭代優化。

馬斯克造火箭是這樣,程序員開發系統是這樣,我寫文章也是這樣。

盡管我開始寫的文章有很多不完美,但是只要堅持,用模塊思維,像搭建樂高積木,來搭建搭成完整的系統,實現十倍乃至百倍的增長,總有一天,量變就會引起質變。

就像馬斯克的火箭,盡管開始會失敗,經過一次次改進,遲早飛上天。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