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無奇的一天,上班后,我按照正常流程,揭開我親愛的mac的蓋子。屏幕沒有如昨天一樣照亮我的臉龐,擦,電用完了嗎?
我充上電,半小時后,電池都熱了,依然開不了機。打售后電話,售后姐姐親切的指導各種我使用鍵盤操作開機方法,全都無效。
還好在保修期內,趕緊拿去售后維修。他們檢查了一下,讓我簽了一個同意書,意思是如果電腦要換硬盤,他們不負責丟失數據的責任。電腦已經成磚頭了,也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只有簽字了。
過了一兩周,電腦修好了,等我去拿的時候,告知我顯示屏,主板,硬盤都換了。那就是除了電池,和殼子,幾乎換了個電腦,里面的數據呢?
由於壞得太突然,我沒有備份。包括我答辯ppt,思維導圖等沒有存到雲上的文件。一臉蒙圈……
事實告訴我,沒有及時備份,是多么糟心的事情。重裝軟件和開發環境就花了我大半天。后續一周的時間,都在煩我丟失的文件,如何重現。說是丟失的文件,不如說是丟失的是我的時間。
吸取教訓,以后一定要定時備份電腦數據:除了將重要代碼和文件保存在線上,而且定期使用蘋果自帶的時間機器進行備份。
於是我買了個256gU盤,定期對電腦文件進行備份,這里備份是增量備份,第一次筆記慢,后面就快一些。
使用時間機器
然而我在嘗試使用時間機器備份系統資料時,卻發現它的首次備份速度非常慢,我的電腦計算備份時間都花了一小時,而且還沒算出來。
網上說,有的首次備份甚至花費超過 48 小時都無法完成,即便接了網線、關掉所有 APP 后,備份速度都沒有明顯提升。
其實,時光機器備份太慢是由於 macOS
本身對其進行了限流的措施,對硬盤讀寫的頻率和內存使用都做了一定的限制,主要是為了防止在備份期間影響了用戶正常使用電腦工作。但如果你正在等它完成備份,再去進行系統升級或其他操作,就比較悲劇了。
macOS 時光機器備份加速命令
如果你真的打算讓時光機器全力全速工作,那也是有辦法的,就是通過命令行,用命令強制關閉系統對時光機器的限流,俗稱“解除封印”。打開終端,輸入以下命令:sudo sysctl debug.lowpri_throttle_enabled=0
果然,之前需要48小時備份完的,現在只需要4-6小時
這時你就會發現時光機器的備份速度變快很多很多了!!基本能達到網絡和硬盤讀寫的應有的速度了。等它完成了首次的備份之后,你可以再執行下面的命令,恢復到原本限流的狀態,以保證日后使用電腦時不被時光機器備份占去太多的資源導致變卡。sudo sysctl debug.lowpri_throttle_enabled=1
當然了,如果你的時光機器備份是保存在 NAS 或路由器上網絡存儲的,都推薦連接“網線”進行首次備份,比起 WiFi 的速度很穩定性都是要高很多。另外,如果你使用 MacBook 的話,記得還要接通電源再備份才能獲得最好的速度哦。
之前我為了偷懶,就沒改回來(加上封印,還原設置),結果下次備份的時候,總是識別不到u盤。就覺得很奇怪,為啥之前可以識別現在不行。我試着再把上面加速命令的還原回去,binggo,可以識別到u盤啦。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得,安全的備份重要文件呀!!!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