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幾組概念
帶內管理和帶外管理
區別:傳送的物理通道不同。
1、帶內管理是管理控制信息與數據信息使用統一物理通道進行傳送。當網絡出現故障中斷時數據傳輸和管理都無法正常進行。
2、帶外管理在於通過不同的物理通道傳送管理控制信息和數據信息,兩者完全獨立,互不影響。
iDRAC又稱為Integrated Dell Remote Access Controller,也就是集成戴爾遠程控制卡,即帶外管理接口。
iDRAC卡相當於是附加在服務器上的一台小電腦,通過與服務器主板上的管理芯片BMC進行通信,監控與管理服務器的硬件狀態信息。它擁有自己的系統和IP地址,與服務器上的OS無關。是管理員進行遠程訪問和管理的利器。在戴爾第12代服務器中,iDRAC的版本升級到了iDRAC 7。如 R620。
HP惠普使用叫做ILO遠程管理卡,IBM使用的叫做IMM遠程管理卡。
IPMI是指一組用於帶外管理的計算機接口規范,也稱一種人機交互來管理服務器硬件的協議。帶外管理。
IPMI是智能型平台管理接口(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的縮寫,是管理基於 Intel結構的企業系統中所使用的外圍設備采用的一種工業標准,該標准由英特爾、惠普、NEC、美國戴爾電腦和SuperMicro等公司制定。用戶可以利用IPMI監視服務器的物理健康特征,如溫度、電壓、風扇工作狀態、電源狀態等。而且更為重要的是IPMI是一個開放的免費標准,用戶無需為使用該標准而支付額外的費用。
BMC全稱為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r Controller,簡稱BMC)
平台管理表示的是一系列的監視和控制功能,操作的對象是系統硬件。比如通過監視系統的溫度,電壓,風扇、電源等等,並做相應的調節工作,以保證系統處於健康的狀態。當然如果系統真的不正常了,也可以通過復位的方式來重新啟動系統。同時平台管理還負責記錄各種硬件的信息和日志記錄,用於提示用戶和后續問題的定位。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帶內管理。
是專門設計用於在 IP 網絡管理網絡節點(服務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換機及HUBS等)的一種標准協議,它是一種應用層協議。由3個主要部分組成,分別是管理信息結構SMI(Structure ofManagement Information)、管理信息庫MIB和管理協議SNMP。SNMP中的MIB是一種樹狀數據庫,MIB管理的對象,就是樹的端節點,每個節點都有唯一位置和唯一名字.IETF規定管理信息庫對象識別符(OID,Object Identifier)唯一指定,其命名規則就是父節點的名字作為子節點名字的前綴。一個SNMP管理的網絡由下列三個關鍵組件組成:1.網絡管理系統(NMS,Network-management systems)2.被管理的設備(managed device)3.代理者(agent)。
UDP協議,被端口161,管理端162,收集數據方式兩種:主動收集,被動接受trap信息。
SNMP協議有三個版本: SNMPV1 、 SNMPV2 、 SNMPV3。
v1和v2都具有基本的讀、寫MIB功能。
v2增加了警報、批量數據獲取、管理站和管理站通信能力。
v3在v2的基礎上增加了USM,使用加密的數據和用戶驗證技術,提高了安全性。安全性和遠程配置能力。
另外,RMON是SNMP的一個重要擴展,為SNMP增加了子網流量、統計、分析能力。現有兩個版本: Rmon:提供了OSI七層網絡結構中網絡層和數據鏈路層監視能力。Rmon2:提供了OSI七層網絡結構中網絡層之上各層的監視能力。
SNMP的技術術語
-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簡單網絡管理協議),是一個標准的用於管理基於IP網絡上設備的協議。
-
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庫),定義代理進程中所有可被查詢和修改的參數。
- OID:對象標識符(Object Identifier),是與對象相關聯的用來無歧義地標識對象的全局唯一的值,可保證對象在通信威信息處理中正確地定位和管理。snmp通過OID來獲取具體監控指標。
-
SMI: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管理信息結構),SMI定義了SNMP中使用到的ASN.1類型、語法,並定義了SNMP中使用到的類型、宏、符號等。SMI用於后續協議的描述和MIB的定義。每個版本的SNMP都可能定義自己的SMI。
-
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抽象語法定義)。用於定義語法的正式語言,在SNMP中定義SNMP的協議數據單元PDU和管理對象MIB的格式。SNMP只使用了ASN.1中的一部分,而且使用ASN.1的語言特性定義了一些自定義類型和類型宏 ,這些組成了SMI。
-
PDU: Protocol Data Unit(協議數據單元),它是網絡中傳送的數據包。每一種SNMP操作,物理上都對應一個PDU。
-
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網絡管理系統,又名網絡管理站,簡稱“管理站”。它是SNMP的總控機,提供統一的用戶界面訪問支持SNMP的設備,一般提供UI界面,並有統計、分析等功能,是網管系統的總控制台。NMS是網絡管理操作的發起者。
-
Agent: 是SNMP的訪問代理,簡稱“代理”,為設備提供SNMP能力,負責設備與NMS的通信。
-
Proxy: 代理服務器,對實現不同協議的設備進行協議轉換,使非IP協議的設備也能被管理。
-
Trap: 是由設備主動發出的報警數據,用於提示重要的狀態的改變。
-
BER: Basic Encoding Rule,基本編碼規格。描述如何將ASN.1類型的值編碼為字符串的方法。它是ASN.1標准的一部分。BER編碼將數據分成TLV三部分,T為Tag的縮寫,是類型標識;L為Length的縮寫,標識類型的長度;V為Value的縮寫,標識數據內容。按照TLV的順序對數據進行編碼,生成字節流。SNMP使用BER將SNMP的操作請求和應答編碼后進行傳輸,並用於接收端進行解碼。
SNMP安裝
yum install -y -net-snmp net-snmp-libs net-snmp-utils
OID查詢 倉庫的網址: http://oid-info.com/ 可以快速查詢 OID 對應關系和描述信息。
MIB瀏覽軟件 MIB Browser MG-SOFT的MIB瀏覽器,用於測試和監管網絡撒謊那個多個SNMP設備。它允許網絡和系統工程師加載標准的或某些供應商專有的MIB,並通過設備上行運行的SNMP代理檢索有關軟件和硬件配置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