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F函數有三個參數,語法如下:
=IF(條件判斷, 結果為真返回值, 結果為假返回值)
第一參數是條件判斷,比如說“A1="百度"”或“21>37”這種,結果返回TRUE或FALSE。如果判斷返回TRUE那么IF函數返回值是第二參數,否則返回第三參數。
-
如上圖,
=IF(1>2,"判斷真","判斷假")
其中判斷1大於2結果是假也就是FALSE,所以單元格返回第三參數文本“判斷假”。
-
第一參數在某些情況下不是用比較判斷符號來判斷的。Excel中將0認為是FALSE,非0值等價於TRUE。所以如下圖,B1公式為:
=IF(SUM(A1:A2),"判斷真","判斷假")
因為A1:A2合計大於0,所以返回第二參數文本“判斷真”。
END
IF函數參數省略用法簡介:
-
Excel中很多函數部分參數可以省略,IF函數也一樣。如下圖B1的公式為:
=IF(1>2,"判斷真")
省略了第三參數,則返回第三參數值時會返回FALSE。這對求滿足條件最大值和最小值是由實際意義的,效果與0不同。
-
如果把公式改成:
=IF(1>2,"判斷真",)
公式中通過第二參數后的逗號給第三參數留了位置,但是沒有輸入任何值,那么默認是返回0這個數字的。也就是逗號后面不輸入參數默認返回值為0。
-
第二參數也是一樣的規律,如果公式改成:
=IF(3>2,,"判斷假")
第二參數位於兩個逗號之間,沒有輸入值,則默認返回0。
-
如果將公式改成:
=IF(3>2,TRUE,FALSE)
則單元格會返回TRUE或FALSE這兩個邏輯值結果之一。
END
IF普通公式多條件同時滿足表達:
-
如下圖,如果A2大於29且B2是“A”則返回優秀,其余結果返回空。C2公式為:
=IF(AND(A2>29,B2="A"),"優秀","")
這里用AND()函數表達了多個判斷條件,只有所有判斷都返回TRUE才返回“優秀”。
-
大家在使用IF多條件判斷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全面,不要漏掉可能!以上面的兩個條件,且沒有嵌套IF的例子說明。
可以將兩個條件用縱橫兩條線交叉表示,同時滿足“大於34,為A”的結果只占所有可能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其他所有可能都返回空。如果3個條件你排除的可能更多,如果再嵌套IF繼續判斷……
-
重點提醒:
如果有多個條件並且嵌套判斷,一定要考慮清楚所有的情況,否則容易出現預期之外的錯誤返回,很多情況是漏考慮了某些情況!
END
IF數組公式滿足多條件表達:
-
如下圖,要求A列為“A”或B列大於40的B列數據合計,C2輸入公式:
=SUM(IF((A2:A4="A")+(B2:B4>40),B2:B4))
左手按住Ctrl+Shift,右手按回車運行公式
-
把同時滿足多條件的乘號改成加號就達到了“或者”的目的。因為只要有一個是TRUE,相加結果就是1,如果兩個都是TRUE相加結果就是2。所以達到了判斷結果相加,只要結果非0就計算B列數據合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