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這個“物種”自誕生以來,便有了森嚴的等級制度,划分標准十分復雜卻又有規律可循。經常在網上的論壇里看到大家討論程序員的級別,由於級別不同,薪水也是有着天壤之別。
“碼農”和“程序員”雖說是調侃,但實質上還是有差別之處的。下面就來說說程序員常規的5種等級。
5. 菜鳥
這一級別屬於地板層,邁進這層的門檻相對較低。基本上懂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了解計算機專業的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一門基本的編程語言如Java,或者python,或者JavaScript...均可入門邁進這層。
技術比較渣的“菜鳥”往往給團隊帶來不少壓力。他們編程簡直是把大量的bug放入到編程的過程中,而團隊要幫他大量地去找bug,改掉bug。不過,他們也是進步最快的,總是在努力學習,希望爬向更高的一層樓。
4. 碼農
“碼農”是平凡的一個群體,大部分人經過2-3年的努力,都可以達到這個級別。他們或許只能實現一些簡單的功能,做不了大的東西,有時候還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給卡住,更多的時候是CTRL+C代碼。
他們終日兢兢業業,工資卻沒有程序員高,只知道怎樣完成任務,卻不去思考原理。
3.程序員
程序員對於代碼往往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對付一般的疑難問題通常都不在話下。
他們對於代碼可以說是偏執的,半夜爬起來寫代碼,甚至往往不能容忍bug的存在,非常像處女座的做事風格。一個技術牛逼的程序員的出現,往往也會讓一家公司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2. 著名程序員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不過,有些程序員技術過人而且又具備極強的商業頭腦,他改變了世界。比如比爾蓋茨創造了微軟、扎克伯格創造了Facebook、雷軍創造了小米公司等。
1. 祖師爺級別
祖師爺級別的程序員不僅僅是創造了一名新的語言,而且他的豐功偉績名垂青史。像C語言之父丹尼斯·里奇、JAVA之父詹姆斯·高斯林等等。
他們在編程史上留下永恆的光輝,繼續照耀程序員們繼續前行的道路。他們的貢獻創造了后世大量的編程崗位,也就是網友所說的“感謝祖師爺賞口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