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計算機保研分享


又到一年的保研季了,拖了很久的保研總結遲遲沒有動身寫,感覺再不寫去年的這些保研記憶就快消散了,乘着乘車返校的時間來開個頭。

先上結論,本人來自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軟件工程系最后去了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本科成績尚可,六級560,一個美賽M獎,國賽省二,花旗杯優勝獎,校級大創,無科研論文經驗。拿着年級第4的成績(3.89/4.0)參加夏令營和預推免,基本能達到進入的門檻,但筆試和面試還是得看個人平時的積累與寒假的復習成果。

參加夏令營與預推免情況

下表是我夏令營情況:(按報名時間排序,夏令營時間在最后一列)

學校 報名時間 報名截至 報名結果時間 入營情況 夏令營時間
北大信科 5月27日 6月11日 6-29 前 入營 體系結構offer(放棄offer) 7-3 ~7-4
中科院自動化所 5月25日 6月30日 6月30日 未入 第一期2020年7月13日至17日 第二期2020年7月20日至24日
中科大計算機 5月28日 6月29日 7月10日 未入 待定
中科院計算所 6月5日 6月20日 6月30日 入營 無offer 7-13~7-18
復旦計院/軟院 6月8日 6月20日 6月30日 入營 無offer 7-13~7-15
南大計算機/人工智能 6月5日 6月25日 6月28日 入營 waiting list 7-7~7-10
中科院軟件所 6月8日 7月12日 7月16日 入營 優秀營員 待定
清深大數據 6月15日 6月29日 7月7日 未入 待定
上交軟院 6月12日 6月28日 7月3日 入營 waiting list 7-13~7-16
清深計算機 6月15日 6月28日 7月1日 未入 7-6~7-9
哈工深 6月15日 6月30日 7月8日 未入 7-13~7-15
北大信工 6月19日 7月11日 7月16日 未入 待定
武漢大學計算機 6月23日 7月3日 7月10日 入營 優秀營員 7月17日
浙大軟院 6月18日 7月1日 7月5日 入營放棄 7-5~7-15
北航 6月25日 7月8日 7月10日 入營時間沖突未參加 7月中下旬
華科計算機 6月28日 7月12日 7月17日 入營 優秀營員 7月25日

預推免沒有整理表格,參加了清華軟院、中科院自動化所、中科院計算所的預推免,但最終獲得了中科院自動化所專碩offer,等到了南大AI學碩、上交軟院學碩offer。

准備

保研是一個持久戰,整個戰線從2月持續到10月,對人的身心都是一個折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先做好准備才能臨危不亂。要盡快找到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弄清想要讀專碩、學碩還是直博(感覺這個很難,我也是不清楚自己想要研究什么方向),有了方向才方便有針對的進行准備復習。此外若有線上面試,務必准備穩定不卡頓的網絡!

知識復習

保研考核方式一般有筆試、機試、面試,不同學校都有不同的安排(在后面詳說,也有特殊形式,說的就是上交軟院)

面試

  • 算法:各種排序算法、一些啟發式算法、聚類、降維等
  • 專業知識:與選報的方向有關,例如體系結構方向就會問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數字邏輯等,AI相關就會問算法
  • 項目/論文:自己曾經參加的項目或論文,需要對其細節比較熟悉
  • 英語水平:主要就是英語問答、對話,問題比較簡單,如:介紹家鄉、自己喜歡的運動、介紹喜歡的課程、參與的項目等

筆試

一般筆試都會有上述專業知識和算法的考察,此外還包括簡單的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

機試(競賽大佬忽略)

需要抽時間專門提前練題,熟悉題型、套路,不然直接考試的話會很難頂。推薦牛客網考研機試真題LeetCode(不需要處理輸入輸出)。

文書材料

  • 教務處成績單(蓋章)
  • 專業排名證明(蓋章)
  • 中英文個人簡歷
  • 1500-2000字中英文個人自述
  • 中英文研究計划(一般申請直博需要)
  • 各類獎狀復印件
  • 四六級成績單復印件
  • 導師推薦信

額外:

  • 中英文自我介紹
  • 聯系外校導師的郵件模板
  • 夏令營要求
  • 提交材料時間截至表

碎碎念

一開始我對於保研還是挺自信的,感覺平時成績還行,應該問題不大。寒假期間隨大流參加了許多春招和暑期實習的面試,但大部分都是初面之后就杳無音訊了,面試中暴露的基礎知識薄弱讓我非常害怕,一時間信心全無,非常焦慮。同時,疫情的爆發也是火上澆油,無法出門,無法回校上課,無法參加線下夏令營,這讓我感到非常煎熬。看着同學們一個個都找好了實習,我的焦慮也是節節攀升,每天的疲於上網課,應對作業,復習都浮於表面,看各式各樣的面經,都沒有實質性的改善。

終於挨到疫情有所改善,我便每晚出門跑步3到4公里,漸漸的心態有所轉變,也終於通過了華為的領鷹計划招聘(雖然最后也沒有去),讓我有些安心,自己好像也不是很差。

整個2月和3月我都忙於復習和上面的應聘,同時也在准備自己的相關材料。

夏令營經歷

由於疫情,所有的夏令營和預推免安排都轉為了線上舉行(只有中科院頭鐵舉行了一次線下的交流會),時間安排比較緊且容易撞車。免去了線下奔波的時間和金錢開銷后,幾乎人人都是能報多少就報多少,真實的人均海王,🍐很大(為之后填報系統時部分學校被鴿穿埋下了伏筆)。下面按時間順序講述我的各校經歷:

清華叉院

時間來到4月,這時最早的夏令營開始了(一般是清北的),我報名了清叉,不出所料,我沒有通過。這里面有個小插曲,我與另兩個同學,姑且稱為H和Z,都報名了清叉,也都發了陶瓷郵件,結果他們都收到了很積極的回復郵件,甚至郵件中布置有任務,而我郵箱空空如也,妥妥的peer pressure,讓我又趕緊給其他老師發了郵件。結果,我同學將任務完成了也沒入夏令營,這讓我感到非常意外。這時我才知道,即使老師相中了你,也不一定能通過學院的審核。

到了7月,便開始忙碌了起來,往年早早開始了的夏令營現在才扎堆舉行,甚至在三天內參加了三個不同的夏令營。

南大AI

這是我參加的第一個夏令營,沒想到也是我最后的終點。AI院是新成立的學院,有LAMDA實驗室(雖然最后沒進),好像不錯,填報夏令營時只有學碩和直博選項。

參加夏令營是大概有200人,有筆試和面試。筆試是在問卷星上進行的,兩個小時的時間,題目量較大,包括選擇、填空等題型,題目范圍涵蓋了數據結構與算法、機器學習基礎(這個我在本科了解不多,基本都不會)、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最后取前70%進入面試。

考完的我本以為涼涼(沒答完,還有好多不會),結果通知我參加了面試。面試很簡短每個人只有10分鍾,先是簡單的英語交流,問我喜歡什么運動之類。之后問了一下項目,線性代數和概率論的基礎知識,基礎的算法(回歸、排序)就結束了。個人發揮不好,好幾個問題答得支支吾吾,直接下一個問題了,最后是waiting list。Z跟我一同參加,順利拿到優營。

北大信科

本來設置在7月初舉辦,結果卻推遲了一段時間。起初報名的時候我填報的是人工智能相關的專業,中間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人工智能的名額滿了,能否調劑到體系結構”,聽完我也沒在意就同意了。沒想到Z和我一樣都接到了這個電話,一同被調劑了。於是我便上網查找北大體系結構研究所的資料,可是基本查不到,官網頁面也無法打開,這讓我有些困惑。本人對體系結構這些偏硬件的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本科學習時也沒有深入,在那幾天又復習了一些體系結構、操作系統和編譯原理相關的知識。

夏令營之前讓我們提交兩個本科期間自認為最好的課程項目作品,我便和Z一同提交了合作的編譯器項目(包括語法設計、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解釋執行,還包括Debug的額外功能)和簡易郵箱(對學校郵箱的封裝)。

面試順序的選定是老師直播,讓每位同學自行選取兩個個數字,一個作為id,一個作為隨機數一部分,投入一個程序生成的,感覺還挺有意思。

面試過程首先就是對你提交的項目進行提問;回答你對本科學習的思考,未來發展打算等靈魂問題;然后再隨機抽取五個問題進行回答,包括數字邏輯(我沒有修,跳過了)、編譯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結束之后還是感覺涼涼,這些專業問題有點硬核,回答不是很好,Z說也是這樣的感覺。

沒想到的是,過了一周左右,突然接到了老師的電話,說我被錄取了,問我接受嗎。當時我沒有一個offer,雖然不喜歡這個方向但還是接受了。Z說也收到了錄取的通知,但他已經有南大offer,思索之后還是拒絕了,我很佩服他的直爽。

復旦計算機

復旦在夏令營開始之前就郵寄了紀念品,包括一件文化衫、筆和筆記本,這樣我對復旦的第一印象很好。

首先進行了筆試,但是無人監督,需自行完成三道題目(說的是不計入成績),並寫解題思路,最后提交即可,在面試時會對題目進行詢問。

之后會在網頁填報志願,可以看到每個方向的名額和已經填報的人數,根據你填的方向來安排面試。夏令營提供的名額少得可憐,預推免時名額較多。可以適當參考錄報比,避免方向扎堆,本人頭鐵選了人最多的AI,結果成了炮灰。

第二天面試的體驗較差,面試系統是復旦自己的系統,需要在網頁取號再叫號。但這個系統比較卡頓,問了好多同學都說聽不清老師的問題,在面試只能瘋狂請求老師再說一遍。而且老師會對一個問題刨根問底,懟的我啞口無言(是我太菜了)。

結果當然是沒有優營,讓我預推免時再次填報。

上交軟院

上交軟院的考核方式一直獨樹一幟,以偏工程的機試和閱讀論文展示為主。

首先還是選擇意向方向,這決定了后面論文的內容和考核的導師。

考核題目和論文如下: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dUIDiBWtS_qpV1ZMSdD47A
提取碼:nlgl

之后有一周的時間來准備編程環境和展示PPT,會提供虛擬機賬號,讓我們遠程登錄,在虛擬機中安裝代碼環境,可以添加和查看任何資料,考核開始后不允許連接網絡。編程過程中會有錄屏,程序也有相應的得分點。

展示環節包括閱讀論文的陳述、自我介紹、項目展示、英語問答等等,沒有詢問什么專業問題。

最后進入waiting list。

中科院計算所

考核分組進行,看填報的意向導師。本人報了智能圖形,並提前聯系了老師。結果,老師布置了復現論文的任務,態度也很積極。在磕磕巴巴忙碌了兩周后,論文復現效果較差(期間見識了本科就去該實驗室實習了的大佬寫的代碼,甘拜下風),最后無緣該實驗室。

中科院軟件所

不同組有不同的考核方式,只想提醒大家多看看導師的評價,避免踩坑。本人就是踩了天坑,獲得了優營然后放棄了。

武大計算機

只能說本校yyds,面試體驗良好,無筆試、機試,半天就完事,之后按分數公布優營名單。

華科計算機

華科也是只有面試,但卻是我參加的夏令營里面唯一一個進行群面的,一個同學在介紹的時候其他同學都可以看到。我也很榮幸參加了一個持續了近3小時,近距離聽十幾位其他同學分享經歷的面試。

面試流程基本就是自我介紹、項目介紹,分步驟進行。

當你聽着其他同學介紹的時候,難免會覺得“哇,這個人好強”,尤其是我聽到一個同學說自己用匯編語言寫過神經網絡的時候。希望大家自信一點,可能在其他人看來,自己的經歷就是amazing的。

最后還是獲得了優營。

預推免經歷

清華軟院

清華的預推免也需要在系統進行填報,所有學院中只能選擇一個,而且還收費(100還是200忘了)。最后選擇了軟件學院,整個流程包括機試和面試。

機試有專門的機試網站,題目難度較高(第一題就是leetcode hard難度),本人只拿了40%的分數,比較拉胯。

面試時對項目和英語問題的回答也不是很令人滿意,最后無緣。

中科院自動化所

自動化所的預推免相當於補錄,名額全為專碩,而且老師已經被挑選的差不多了。預推免通過的比例還是挺高的,就是簡單詢問一些專業問題,和我一同參加的同學基本都通過了,但想要找到心儀的老師還是挺難的。

結語

時間來到填報推免系統之前,此時會有許多人放掉手中的offer,當時的我只留下了自動化所的offer,后面又等到了南大和上交的通知,再三權衡后選擇了南大,希望大家不到最后一刻也決不放棄,一切皆有可能。

經歷了近半年的保研旅程,見識到了許多,有在各種保研群中翻來覆去的焦慮;有面試之前食不下咽的緊張;有收到offer的喜悅;還有意外收獲的❤。

祝備戰的各位都能成功上岸,去往自己理想的地方,無悔自己的選擇,在研究生階段有所成就。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