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交換機路由配置<二>


華為交換機路由配置<二>

缺省路由

​ 在通信網絡中,缺省路由(Default Route)是路由表中一種特殊的靜態路由,當網絡中報文的路由無法匹配到當前路由表中的路由記錄時,缺省路由用來指示路由器或網絡主機將該報文發往指定的位置 [1] 。缺省路由在路由表中目的地址為0.0.0.0、子網掩碼為0.0.0.0,顯示為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IP Address) to network 0.0.0.0 [2] 。換言之,當報文的路由與路由表中的所有路由都匹配失敗時,為使報文有一個最終的發送地,路由器或網絡主機將使用缺省路由轉發報文。

​ 路由器或網絡主機遵循最長匹配原則對數據報文進行路由匹配,以獲得最佳的路由,通過最長的子網掩碼來匹配目的IP地址的下一跳網關。

路由表匹配原則

1.路由策略匹配。若路由器上有路由策略,首先執行路由策略,若無路由策略,則查詢路由表。

2.最長子網掩碼匹配。即當在路由表中有多條 到達某個IP地址的路由時,優先選擇子網掩碼最長的路由。

3.管理距離最小匹配。若執行最長子網掩碼匹配后,路由表中 仍有多條到達某個IP地址的路由,優先選擇管理距離(AD)最小的。

4.負載均衡。若執行管理距離最小匹配后,路由表中仍有多條達到某個IP地址的路由,則在剩余的多條鏈路上執行負載均衡。
注意:這里的負載均衡可能是等價的,也可能不是等價的,具體要看使用的路由協議。

華為交換機缺省路由配置命令:

[SW-AR]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68.8.8.8 ——設置目的IP和掩碼都為0的地址,下一跳統一指向固定路由點

注:缺省路由使用場景:如果你的路由器上游接入只有一個接入端口時,可使用缺省路由,就是如果你的網絡與外界的網絡只有一個鏈接點,則此時你網絡的數據無論怎樣,都需要通過此鏈接點才能訪問外界網絡時,你在路由器上將無需指明外界網絡的具體路由而用缺省路由替代。

動態路由

​ 動態路由是與靜態路由相對的一個概念,指路由器能夠根據路由器之間的交換的特定路由信息自動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並且能夠根據鏈路和節點的變化適時地進行自動調整。當網絡中節點或節點間的鏈路發生故障,或存在其它可用路由時,動態路由可以自行選擇最佳的可用路由並繼續轉發報文。

​ 路由協議主要運行於路由器上,路由協議是用來確定到達路徑的,它包括RIPOSPFIS-ISBGP。起到一個地圖導航,負責找路的作用。

RIP路由協議

​ 路由信息協議(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縮寫:RIP)是一種使用最廣泛的內部網關協議(IGP)。(IGP)是在內部網絡上使用的路由協議(在少數情形下,也可以用於連接到因特網的網絡),它可以通過不斷的交換信息讓路由器動態的適應網絡連接的變化,這些信息包括每個路由器可以到達哪些網絡,這些網絡有多遠等。 IGP是應用層協議,並使用UDP作為傳輸協議。

華為交換機RIP配置命令:

[SW-AR]RIP ——啟用RIP路由協議

[SW-AR-rip-1] version 2 ——設置RIP協議版本為V2,當啟用RIP協議時,VRP系統會默認啟用RIP為1的協議線程,默認RIP版本為V1

注:V1版本與V2版本區別:

1.RIPv1是有類路由協bai議,duRIPv2是無類路由協議
2.RIPv1不能支持VLSM,RIPv2可以支dao持VLSM。
3.RIPv1沒有認證的功能,RIPv2可以支持認證,並且有明shu文和MD5兩種認證。
4.RIPv1沒有手工匯總的功能,RIPv2可以在關閉自動匯總的前提下,進行手工匯總。
5.RIPv1是廣播更新,RIPv2是組播更新。
6.RIPv1對路由沒有標記的功能,RIPv2可以對路由打標記(tag),用於過濾和做策略。
7.RIPv1發送的updata最多可以攜帶25條路由條目,RIPv2在有認證的情況下最多只能攜帶24條路由。
8.RIPv1發送的updata包里面沒有next-hop屬性,RIPv2有next-hop屬性,可以用與路由更新的重定。

[SW-AR-rip-1] undo summary ——禁用路由聚合

注:RIPv2支持路由聚合,因為RIPv2報文攜帶掩碼位,所以支持子網划分。在RIPv2中進行路由聚合可提高大型網絡的可擴展性和效率,縮減路由表。

使能路由自動聚合

例 :[SW-AR-rip-1] summary always ——總是自動聚合路由(實際使用中是不啟用自動聚合功能)

使能路由手動聚合

例 :[SW-AR-GigabitEthernet0/0/1] rip summary-address 172.16.1.0 255.255.255.252 ——在路由的出接口視圖下啟用手動路由匯總,將此路由器上的多個IP路由聚合成一條路由條目
注:手動路由聚合是在接口視圖下執行,此接口所連接的對端路由收到的路由表是聚合后的路由條目,沒有執行手動聚合的端口所轉發的路由表是不被聚合的!

[SW-AR-GigabitEthernet0/0/1] rip metricin 5 ——在路由器的入方向接口視圖下設置路由器的度量值, "metricin 5" 表示:從此接口收到的路由跳數自動加5,比如此接口更新來的路由條目NextHop的Cost值為2的路由,此接口會自動加上5,然后更新至自已的路由表后 NextHop的Cost值變為7;

[SW-AR-GigabitEthernet0/0/1] rip metricout 3 ——在路由器的出方向接口視圖下設置路由器的度量值,"metricout"3 表示:從此接口發出去的路由跳數自動修改為3,比如此接口發出的路由條目NextHop的Cost值默認自動加1,修改metricout 為3的時候,此接口cost值為自動變為3,對端路由收到的路由條目Cost值也會是3。

注: 修改路由器的度量值,執行metricin 會影響路由器自身網絡,執行 metricout會影響對端路由器的路由表項。metricin的值一般不要超過10,因為當metricin值過大,會導到Cost值變成16,最終路由器認為網絡不可達而丟棄。

[SW-AR-rip-1] network 192.168.1.0 ——將此主類網絡范圍宣告至 RIP-1路由表中

[SW-AR-rip-1] network 10.0.0.0

注:把某個接口的主類網絡號加入到RIP進程中,那么意味着這個接口要接收其他路由器發送過來的RIP信息,同時要把這個接口的網絡號宣告給其他路由器。這樣就可以做到路由共享,互相學習路由而保存在自己的路由表里 看端口上配置的IP地址,就是宣告這些地址進路由表

查看:[SW-AR-rip-1]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rip ——查看通過RIP協議創建的路由表

[SW-AR-rip-1] preference 150 ——修改RIP協議的優先級,如果有多個路由協議的時候,可以通過設置協議的優先級來確定使用哪個協議。

注:RIP路由協議的默認優先級是100,靜態路由優先級默認是60。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