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網絡中,交換機在局域網中最終穩定狀態地接口類型重點有四種:Access/ trunk/ multi/ dot1q-tunnel。
1、Access: 重點用來接入終端設備,如PC機、服務器、打印服務器等。
2、trunk: 重點用在連接其它交換機,以便在線路上承載多個VLAN。
3、multi: 在一個線路中承載多個vlan,但不像trunk,它不對承載地數據打標簽。重點用於接入支持多VLAN地服務器或者少許網絡分析設備。現在根本不運用此類接口,在cisco地網絡設備中,也根本不支持此類接口了。
4、dot1q-tunnel: 用在Q-in-Q隧道配置中。
Cisco網絡設備支持動態協商端口地工作狀態,這為網絡設備地實施提供了一定地簡單快捷(但不建議運用動態方式)。cisco動態協商協議從最初地DISL(Cisco私有協議)拓展到DTP(公有協議)。根據動態協議地實現方式,Cisco網絡設備接口重點分為下面幾種模式:
1、switchport mode access: 強制接口成為access接口,並且可以與對方主動進行協商,誘使對方成為Access模式。
2、switchport mode dynamic desirable: 主動與對協商成為Trunk接口地可能性,如果鄰居接口模式為Trunk/desirable/auto之一,則接口將變成trunk接口工作。如果不能形成trunk模式,則工作在Access模式。這種模式是現在交換機地默認模式。
3、switchport mode dynamic auto: 只有鄰居交換機主動與自己協商時才會變成Trunk接口,所以它是一種被動模式,當鄰居接口為Trunk/desirable之一時,才會成為Trunk。如果不能形成trunk模式,則工作在Access模式。
4、switchport mode trunk: 強制接口成為Trunk接口,並且主動誘使對方成為Trunk模式,所以當鄰居交換機接口為trunk/desirable/auto時會成為Trunk接口。
5、switchport nonegotiate: 嚴格地說,這不認為是種接口模式,它地作用只是阻止交換機接口發出DTP數據包,它必須與switchport mode trunk或者switchport mode Access一起運用。
6、switchport mode dot1q-tunnel: 配置交換機接口為隧道接口(非Trunk),以便與用戶交換機地Trunk接口形成不對稱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