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和物聯網產業規模預測分析


對於物聯網連接數的預測,常見引用的數據主要包括:

●2013年,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報告稱,2020年物聯網終端數將增長至260億台(不含PC、平板以及智能手機),比2009年的9億台增長近30倍。

●2017年,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報告稱,全球的聯網連接數量將從2016年的148.7億個成長到2021年的361.3億個,年復合增長率為19.4%。

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和物聯網產業規模預測分析

●2010年,愛立信CEO在股東會上強調,未來面對的市場是到2020年500億的聯網設備。這500億設備雖然包括PC、平板和智能手機,但扣除這些設備后,大部分仍然是物聯網設備。

●BIIntelligence預測,到2020年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340億,其中物聯網設備數量達到240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傳統移動互聯網設備數量僅為100億。

●2011年,思科發布報告稱,預計到2015年全球有250億聯網設備,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500億,人均聯網設備為6.58個。

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和物聯網產業規模預測分析

以上幾家知名機構針對物聯網設備數量的預測基本都是2020年達到200億以上甚至更多,對物聯網連接增長顯得比較樂觀。對比各類預測數據,過去十年里,物聯網發展似乎都未達預期。當然,由於這些預測做出的時間較早,彼時的邏輯在數年中發生了變化。也有一些機構根據時間推移,持續更新其跟蹤數據,在近1-2年內給出2020年節點的數據,這些數據就比前面那些預測數據有了大幅降低。

●2018年8月,知名物聯網研究機構IoT Analytics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接近100億,到2025年物聯網連接數達到215億,年復合增長率為17%。

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和物聯網產業規模預測分析

●GSMA作為全球移動通信行業的代表性社團機構,每年會發布專門的移動經濟報告。2019年報告顯示,2018年物聯網連接數達到91億,到2025年將達到252億。

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和物聯網產業規模預測分析

●愛立信在其每年的移動市場報告中也會持續修正物聯網相關數據,在其最新移動市場報告中顯示,2019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08億,到2025年將達到249億。

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和物聯網產業規模預測分析

當然,預測不可能要求完全准確,但偏差率需要在合理范圍之內,而且能夠不斷地去修正偏差,這個過程就不僅僅需要對長期結果的預測,更需要在短期過程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變化,進行充分分析並調整預測偏差。就如一枚導彈之所以能夠在千里之外精准地打擊目標,就在於導彈一路飛行過程中也在一路糾偏,命准目標的過程其實就是糾正偏差的過程。

可以看出,最新的報告對物聯網連接數的預測在不斷回調,各家機構預測數據之間的差距也在縮小。因為越是接近2020年的預測節點,不確定性越少,偏差就會越小。當然,物聯網分散在全球各地、各行業,沒有任何機構能夠統計到物聯網准確的連接數,只能漸進的接近真實數據。

差別巨大的產值數據,偏差有多大?

在預測物聯網連接數的同時,物聯網產值數據也是各個機構預測的重點。不過,多家機構連接數預測數據雖然有差別,但最大差別也就2-3倍的不同,而物聯網產值的預測數據則差別巨大,互相之間動輒達到10倍甚至數十倍的差別。

還是以多家市場研究機構為例:

●在2013年的報告中,Gartner指出,2020年,物聯網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將創造逾3000億美元的增值收益,且絕大部分在服務領域,各類終端市場的銷售業績將帶來1.9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附加價值。

●GSMA在年度移動經濟報告中也給出了物聯網市場規模的預測數據,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物聯網產出為2670億美元,其中連接產值為250億美元,專業服務為660億美元(包含系統集成、咨詢、托管服務等),應用、平台和服務(包含雲計算、大數據、安全等)為1760億美元;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產出為1.1萬億美元,三類收入組成分別為510億美元、2990億美元和7540億美元。

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和物聯網產業規模預測分析

●IoT Analytics報告顯示,2017-202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復合增速為39%,2017、2018年市場規模分別為1100億美元和1510億美元,到2025年達到1.57萬億美元。IoT Analytics解釋其所指的市場規模為最終用戶對物聯網方案支出的金額。

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和物聯網產業規模預測分析

●全球知名咨詢機構麥肯錫在2015年發布《物聯網:超越市場炒作之外的價值》報告預測,物聯網將有潛力在2025年達到約11%的全球經濟占有率,整個物聯網市場規模在2025年達到3.9-11.1萬億美元區間,包括廠商的收益和物聯網為用戶帶來的收益等。

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和物聯網產業規模預測分析

麥肯錫預測的數字遠遠高於其他機構,但其使用了區間數據,最低和最高數據之間有較大差額,考慮到多個不確定因素,這符合咨詢公司一貫邏輯性強的風格。

以上機構對物聯網市場規模的預測雖然差別很大,但每家機構基本上對於市場規模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包括物聯網業務廠商的收益、用戶的支出以及為各行業帶來的經濟價值增值等。但以下的預測數字則讓筆者有種大跌眼鏡的感覺:

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和物聯網產業規模預測分析

這個“產值”的定義、范疇是什么?預測機構並未給出,只是直接給了這么一個數字。30萬億美元意味着什么?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2018年美國GDP總額為20.49萬億美元,即使按未來幾年年均增速3%計算,到2025年美國GDP總額也不過25萬億美元。而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產值達30萬億美元,這個數字遠遠超過美國GDP總額,這么大的產值是如何解釋?雖然筆者作為物聯網從業者,也希望物聯網產業會迎來快速發展,但這樣的預測數據怎么來的?沒有詳細的定義、口徑和預測邏輯解釋,誰會相信?

狂熱的數字,落地可不容易

預測很美好,但作為具體從業的企業,似乎每年都在這些天文數字畫的大餅下,等着所謂的市場“爆發”,年年等下一年爆發,年年沒有等到爆發。對於具體企業,物聯網在落地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或許一些調研報告說明了這一問題:

●2016年,Gartner首席分析師Ganesh Ramamoorthy在一次演講中提到,Gartner調查顯示,80%的物聯網項目在發布前就失敗了。

●2017年思科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至少有75%的物聯網項目失敗了,而且這些失敗的項目大多數(60%)止步於概念論證階段。很多受訪者表示,物聯網項目在紙面上看上去很好,但執行起來比任何人預計的都難。

●2019年7月,微軟發布針對全球3000多家機構調研報告顯示,30%的物聯網項目在概念驗證階段失敗,因為實施成本太高或沒有明確商業模式。

20世紀最知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有句名言:“從長期看,我們都死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對此解釋是:“凱恩斯那句名言的意思是,如果經濟學模型不能解釋一兩年內的情況,只能告訴你很久之后會是什么結果,這些模型就是不完備的、可疑的、沒有用處的。它要求做出更好的分析,而不是忽視。”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