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給大家講講OSPF協議。
OSPF是一種基於SPF算法的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上圖是在一個OSPF區域里面添入一台新的路由器的時候,OSPF協議的工作過程,如果你能非常詳細的敘述出這張圖的話,基本上OSPF協議的工作過程你就掌握了。 (一)鄰居表的建立 一台新加入OSPF區域的路由器首先要跟鄰居路由器建立鄰接關系,過程如下: ![]() 新路由器發出第一個hello分組以后等待應答,等待的時間間隔為hello分組的四倍等待期間的狀態稱為路由器的初始狀態,等待期間,新路由器從另外一台路由器那里收到hello分組,並獲知DE和BDR,如果沒有,則開始選擇。網絡上的其他路由器收到新路由器發的hello0分組以后將該路由器的router Tn加入到拓撲數據庫中,並發一回應hello分組,其中包含自己的router ID所有鄰居組成的列表。 新路由器看到自己的ID出現在其他路由器應答的鄰居列表中建立了鄰接關系,新路由器將其狀態改為雙向。 通過上面3步,新加入的路由器和其鄰居路由器已經建立了鄰接關系。 (二)拓撲表的建立 在建立拓撲表的時候,新加入的路由器要經歷預啟動狀態、交換狀態、加載狀態、完全鄰接狀態。下面就將此過程,以圖的形式展示給大家: (2)交換狀態:兩台路由器都發送DBD,DR發送一系列的DBD,其中包括含了存儲在其database中的網絡。DBD中沒有包含詳細的必要信息,只是為了從其他鄰居路由器接收到DBD消息報文之后,與自己的數據庫進行比較。 (3)加載狀態:新路由器需要更詳細的信息,將使用LSR(鏈路狀態請求包)進行特定某LSA的詳細信息的請求,而被請求端則會響應,並且會發送LSU(鏈路狀態更新包),此包包含了信息的LSA信息。 經過以上四步,此OSPF區域的所有路由器的數據拓撲圖都達到了同步。 (三) 然后每個路由器按照產生的全區域數據拓撲圖,再運行SPF算法,產生到達目標網絡的路由條目。 經過以上三大步,OSPF協議的運行過程基本結束。 在上面的過程當中有幾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注意: 1》此協議的管理距離是110、OSPF路由進程ID的范圍必須在1-65535之間,而且只具有本地含義,不同路由器的路由進程ID可以不同、區域ID在0至4294967295,當區域值取0時本區域稱為主干區域; 2》確定router ID遵循如下順序: 3》DR選舉的原則 如果前兩者相同,最后看路由器ID,路由器ID最高的被選舉成DR。 DR選舉時非搶占的,除非人為地重新選舉。重新選舉DR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路由器重新啟動;二是執行“clear ip ospf process"命令。 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幫助,pe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