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tchUp VS對比 SolidWorks


  • 用慣了SU(SketchUp),對照SW(SolidWorks)。
  • SW為參數驅動:操作按依賴關系被記錄,修改上游操作可以自動更新下游操作,如 z=Z(9,Y(8,X(7,...C(3,B(2,A(1))..)) ,修改操作任意A..Z的參數1..9都能驅動結果z;(但參數化不全面)
    SU無,一次成形,永遠只有 z=Z(9,y) 。
  • SW、SU除基礎建模功能,SW原生集成大量專業功能(稱為特征),SU原生未集成,可模塊化有限擴展。
  • 但就共有功能,操作流程而言,SU更流暢,SW更冗雜。
    我更希望SU能擴展成SW。
  • 組織結構對比。
    • SU:環境下有幾何圖形、組件。
      幾何圖形可操作的元素有(沒有點?)。
      可以成,或成組件(組件是組的富集,可看作先成,再成組件)。
      是封裝的幾何圖形,在同環境中較其他幾何圖形獨立(不會合並到其他幾何圖形;若需合並,可以與組、組件做布爾運算)。
      組件是另一個獨立環境,有組件軸(參考的基點)。
      組件被當前或其他環境引用(可看作子環境)。
      頂層的環境亦是組件。組件可以內置於環境中,或獨立為文檔。
    • SW:零件=特征集;裝配體=零件+子裝配體。
      特征是對各個建模功能的統稱。
      特征可能使用到平面圖(稱為草圖)。
  • 建模過程對比:
    • SW的機械設計專業定位,增加了在概念件路由的操作成本。
      如,在SW中,選擇平面*1(點擊鼠標次數),選擇進入草圖模式*1,繪制幾何圖形(如,繪制長方形)*2,退出草圖*1;選擇特征(如,拉伸)*1,選擇草圖*1,補充其他參數(長度)*1,點擊確定完成特征*1。
      SW中的Rapid Sketch可以有限簡化草圖繪制過程。
    • SU使用自動推導(類似自動捕捉),提供候選項,簡化交互過程。
      如上SW中的操作,在SU中,選擇長方形筆*1(點擊鼠標次數),選擇起點落筆時決定所在平面(或候選的環境空間3平面)*1,點擊結束點*1;選擇推拉功能*1,選擇面(起點)*1,選擇長度終點(或輸入長度)*1。
  • 模型間導航過程對比:
    • SW,選擇草圖/裝配體中的零件*1(點擊鼠標次數),選擇編輯*1,...,退出編輯*1;
    • SP,雙擊組/組件進入其環境*1.5,雙擊空白區域退出子環境/返回父環境*1.5。

SU功能有局限,但相同功能,SU流程更友好。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