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陣列RAID介紹及計算公式


一、RAID介紹

磁盤陣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獨立磁盤構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陣列”之意。
 
磁盤陣列是由很多塊獨立的磁盤,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盤組,利用個別磁盤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盤系統效能。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盤上。
 
磁盤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Parity Check)的觀念,當數組中任意一個硬盤發生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可將數據經計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盤中。
 

二、RAID解決方案

1、RAID 0(Striped Disk Array without Fault Tolerance) :RAID0的所有硬盤並聯起來,容量是所有硬盤容量之和,並且硬盤存取速度取決於多少塊硬盤,當硬盤數量越多RAID 0陣列存取速度越快,其容量效率是所有RAID組中最高的,容量利用率達100%。
2、RAID 1(Mirroring) RAID 1硬盤鏡像備份操作由兩硬盤所組,其主硬盤另外鏡像硬盤主硬盤數據停鏡像另外鏡像,硬盤由於所主硬盤數據停鏡像RAID 1具高冗余能力最高,而容量因為鏡像的損失,只有原來總容量的50%。(另外,RAID 1只支持兩硬盤,最大容量就是一塊盤的容量。)
3、RAID 5(Striping with distributed parity):RAID 5種具容錯能力平均分布所硬盤上,當其中一塊硬盤失效時,可以保證其它成員的硬盤數據正常,所以RAID5的總容量為“(N-1)*最低容量硬盤容量”,對整體而言,RAID5容量效率比較高,在所有陣列中性價比較比較好,所以主流的RAID組大多使用RAID5陣列。
 

三、計算公式

RAID0: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塊盤容量之和;
RAID1:兩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一塊盤容量;
RAID3:N+1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塊盤容量之和;
RAID5: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1塊盤容量之和;
RAID6: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2塊盤容量之和;
RAID10:2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塊盤容量之和;
RAID50:假每個RAID5由N塊盤組成,共有M個RAID5組成該RAID50,則邏輯容量為(N-1)*M塊盤容量之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