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3天准備5天面試,跳槽完成


為什么跳槽?大餅吃多了太撐,想出去走走。

01

從想離職到提出離職,考慮了半個月,至於跳槽的原因,已經有知名互聯網大佬給出過精辟解答,這里不重復說了;

離職手續辦理好之后,休息了幾天時間,然后准備簡歷和選擇公司,在當前這個階段和就業環境下,心里確實有點犯毛躁,不過選好的河就大膽的去趟,這就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下面聊聊整個跳槽過程和面試相關的問題,首先說下跳槽的整體情況,從離職到休息結束開始算起話,計划是兩周內完成跳槽,當時的構想是這樣:

第一周:休息的時候考慮好自己想去的公司,周三准備好簡歷,周四看看JDK必問試題,周五給意向公司投去簡歷,周末了解一下將要面試公司的基礎業務;如果第二周意向公司面試失敗,就海投准備再面一周;

第二周:本周面的都是意向公司,大概面了11家公司,收到了三份offer,也都是自己中意的公司,這樣跳槽就結束,最后就選擇一家公司繼續搬磚的節奏,第三周的計划完全落空;

上面就是整個離職和跳槽的整體情況,然后來說說詳細的面試過程,希望給准備跳槽的朋友一些參考。

02

離職后的第一周,主要是休息和面試的准備時間,然后就是瀏覽自己想要跳槽的公司,准備好簡歷,在周四周五兩天給想去的公司投簡歷或者發郵件。雖然這段時間是打算休息的,但是准備的事情還是很多。

尋找意向公司:每個程序員都有自己中意的幾家公司,可能是大公司或者一些崛起的小廠,找好自己想去的公司,並且熟悉相關業務和網上的風評,這樣給面試的時候留個話題。

准備簡歷:簡歷是最關鍵的,用來介紹自己的相關學歷信息,技能展示,以及工作經歷和經驗,最后做好PDF格式的簡歷,避免不同電腦下的簡歷打不開或者格式混亂。

面試題准備:程序員跳槽的最大麻煩就是要准備面試題,這個沒什么需要多說的,在工作4-5年這個階段,基本不會被問框架的大問題,更側重細節和難點問題的解決思路,所以這些不用過度准備,就看了JVM的執行周期和並發編程相關的內容,這兩個方面問題說清楚基本不會再問JDK底層原理。

審視自己:這是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個過程,看清自己業務經驗和編程技能,尤其是自己寫的簡歷內容,要知道面試官的提問除了JDK底層原理,其他問題基本都是根據簡歷描述提問,所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拿自己的簡歷提問,會問出哪方面的問題,然后自己再構思好如何回答,這樣真到面試的時候不會出現緊張情緒,如果你對自己的認知足夠清楚,不出意外的話自己構思的問題一定會被面試官問到。

出於對自己的工作經驗的把握,當時根據自己的簡歷內容構思好如下幾個方面問題的回答思路:1.分布式使用的難點和細節;2.微服務模式下事務組件和原理;3.異步流程的注意事項;4.海量數據的管理思路和不同業務場景存儲選型;5.開發中遇到的難點問題解決思路;6.JDK底層的JVM虛擬機執行周期;從后來的面試過程看,不管是阿里快手等大廠,還是面試的幾家小廠,技術問題基本都是問這幾個,當時看自己的簡歷時,感覺也就問這幾個問題合適了。

投遞簡歷:個人的計划是先面自己中意的公司,選擇在第一周最后給這批公司投去簡歷,周末接到的第一個面試機會居然是支付寶,幾輪面試下來簡直是難盡一言。建議對於收到面試邀請的公司要快速熟悉一下對方的業務和簡單的情況,這是多數HR和管理者喜歡問的內容,可以留個不錯的印象。

03

大致流程

休息和准備一周之后,就正式開始面試,每天至少面試3家,有家公司面試到晚上10點結束,那感覺簡直是細品檸檬味酸透心,不用驚訝晚上面試的情況,真的是很常見的操作。現在階段的面試,公司對入職者更加謹慎,所以基本不會直接發offer下來,選擇是雙向的,求職者拿多個offer要權衡一下,公司對多個面試者也需要斟酌一下再選擇,基本都是面試結束后2-3天的考慮時間才會有最終結果。

沒折騰完這個流程,很難收到最終的offer郵件,的確很鬧心不過這就是職場,如果有其他公司卡offer時間節點,也可以提前和自己中意的公司溝通,加快面試的流程,這里完全沒必要慫或者覺得尷尬。自己當時因為拿到offer,支付寶的面試流程還沒走完,就直接電話和當時的面試官溝通,提前面了第三輪,但是難度過大,直接涼涼了。

技術面試

現場面的首輪非常重要,通常是由架構師或者服務端主管來面,主要還是技術問題居多,給第一位面試官留下足夠好的印象,會讓你接下來的面試難度降低。首輪技術面基本都是圍繞簡歷內容:了解之前工作經驗業務模式和相關技術選型,以及相關業務難點解決方案,這是一大塊;另一塊就是自己在簡歷上羅列的技術棧,結合項目的具體應用場景;最后就是JDK底層會有2-3個問題,無非就是容器,並發,JVM的內容;基本面到這里沒有問題,就差不多結束了。

有的公司直接給你二輪技術面的機會,有的公司可能會讓你回去等通知,畢竟技術負責人的時間確實需要協調,不可能隨時有空來面試,技術二面基本都是技術負責人來面:

如何猜測可能的提問,你需要判斷該公司是技術型公司,還是業務型公司,不同的類型的業務其部門負責人的關注方向自然不一樣,技術二面的問題通常不會很偏專業技術或者業務,問題回答的空間很大,需要思路清晰並且言之有理,這個真的需要自己理解,當然不排除遇到技術型負責人,例如上面說的支付寶三面,被問啞口無言,個人覺得二面一般考驗人的思維和事物的認知水平,難度會比一面要簡單一些。在二面中如果熟悉過該公司的業務,也可以提出來簡單溝通一下作為加分項,薪水問題也會在這里做個初步交流,面試的最后可以問下該公司的技術棧選型,后續如果拿到offer,也可以提前熟悉一下,避免剛入職時手忙腳亂。

基本兩輪技術面決定這家公司能給你開多少薪水,之后就會把技術面試的結果轉到HR部門,由HR部門做消息同步,如果技術面試HR重點溝通薪水問題。

人事部HR面

首先必須要說明一點,並不是前面兩輪面試通過,就能拿到合適自己的薪水和offer郵件,和HR的面試對薪水的影響很大,HR面基本沒有什么需要提前考慮的,基本就是有套路性的閑聊,熟悉一下性格三觀等,所以放松且自信的有說有笑就好,也可以多問一些公司的情況,這是一個雙向對話,不是單方面被提問。

最后HR會給到一個薪水線,然后通常給1-2天的考慮時間,如果對這個薪水不滿意,這里也可以給出自己的薪水線,這取決你自己對整個面試過程的把握,如果面試過程順利,該公司也對你表現出很大的好感,就自信大膽的溝通就好,不會因為薪水問題直接拒絕的,后續考慮兩天才會有最終結果。

最后就是考慮后明確薪水的事,如果薪水沒有問題,郵件offer也就基本當天就發了。

04

對面試過程的問題做個簡單總結,給大家一個參考,注意這里針對【4-5年】的工作經驗,同時也受到工作經驗的影響,不同階段的面試問題肯定是不一樣的:

這是公司考察一個求職者的基本思路,從面試過程就能清楚的感覺到。

業務能力:通常是面試最開始的提問,難度不大,都是關於之前接觸的業務和技術選型,業務難點的解決思路,再難度大點就是業務的演進過程和相關處理方案,尤其是數據體量膨脹和業務重構的問題,這種問題的范圍取決簡歷上你自己是否做了描述,如果你描述過項目有這樣的歷程,自然很可能被提問到。

技術棧應用:這個就不用多說,簡歷上陳列的技術棧就是重點提問的內容,不過這里重點提一下現在階段求職基本都很關注分布式體系,這算是基礎的能力,尤其是微服務的技術組件,對於技術細節的考核不會過於深,重點是在業務中的應用細節處理,例如緩存,異步,高並發,服務狀態,分布事務等問題,大的方向沒必要多說,細節問題說好2-3個基本就能看出來是用過還是學過,或者是背過面試題。解決過業務問題的坑坑窪窪的事情吐槽它幾件出來,很容易和面試官達成共識,例如分布式事務組件或者中間件崩潰等常見問題。

JDK底層:一個開明的面試官通常不會過度為難你JDK底層原理,基本都會拋選擇給你自己:聊聊你最熟悉的JDK模塊,或者分析閱讀過的JDK源碼。工作4.5年不能一點JDK底層不了解吧,選最熟悉的兩塊內容就好,推薦並發和JVM兩方面內容。JVM作為底層多少都要熟悉基本流程,並發作為開發中難度較高的模塊也最體現Java水准線。這里可以從實際的底層原理去聊,也可以從實際場景去聊,例如處理JVM問題或者用並發解決什么場景的問題,這樣應付JDK底層的問題都是可以的。

綜合能力:綜合考察基本都是在部門負責人和HR的兩次面試中,會通過各種自帶套路的問題,例如:上次離職的原因,如何看待上家公司,對自己職場規划等。這些問題最重要的是思路清晰並且避免吐槽指錯現象,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認知要好,態度要坦然,職場上公司和員工都不容易

05

整體上看現在的跳槽情況,面試機會確實比上兩年少一些,可能也因為不在3月和9月,公司的選擇也更加謹慎,求職周期拉長,讓人覺得跳槽難度很大,另外薪水相比之前確實有下降,這是大環境導致的,技術需要日常多用心積累,業務能力也需要用心去思考,平時積累足夠,跳槽之前理清做好計划,心態平和就好。

最后說一句個人對於工作理解就是:積累專業技能,提高認知能力,做事情三思而后行,預則立,不預則廢。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