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聯文章之js判斷對象中是否含有某個屬性
太長不看版:
JS 遍歷對象的主要方法有 for...in 、Object.keys()、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Reflect.ownKeys()。
備注:可枚舉:屬性的 enumerable 值為 true;自身屬性:自有的,不是從原型上繼承來的屬性。
-
遍歷對象所有的可枚舉屬性(自有的+繼承的屬性),使用 for...in
-
遍歷對象自有的所有可枚舉屬性(非繼承屬性),使用 Object.keys() 或 for...in + Objec.hasOwnProperty()
-
獲取對象所有繼承屬性(非自有屬性),可以使用 for...in + Object.keys()
-
遍歷對象自有的所有可枚舉和不可枚舉屬性(非繼承屬性),使用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
-
獲取對象自有的所有可枚舉、不可枚舉屬性和繼承屬性,使用 for...in +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obj) 或 for...in + Object.keys() +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obj)
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請往下看:
一、for...in
for...in 用於以任意順序遍歷對象所有的可枚舉屬性(包括對象自身的和繼承的可枚舉屬性,不含 Symbol 屬性)。
let obj = { name: 'Scarlett', age: 37, [Symbol()]: 'Johansson' } for (let key in obj) { console.log(key) // name age } // 在原型上添加一個可枚舉屬性 Object.prototype.nationality = 'America' // 在obj對象上添加一個不可枚舉屬性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occupation', { value: 'actress', enumerable: false }) for (let key in obj) { console.log(key, obj[key]) } /* 輸出結果:包含對象自身的可枚舉屬性和原型上的可枚舉屬性 name Scarlett age 37 nationality America */
想必大家對這個語法並不陌生,但在很多實際業務場景中是對屬性的精准使用,而不是直接這樣用。
我們知道對象具有的屬性可能是多來源的,可能是自身創建的,可能繼承自原型,也可能繼承自構造函數......其中我們可以通過 Object.hasOwnProperty() 來判斷這個屬性是否是自有屬性,該方法會過濾掉那些繼承來的屬性。
for...in 循環可以訪問到對象具有的所有可枚舉屬性,而對象的不可枚舉屬性則是由屬性的 enumerable 值決定的,比如 constructor,length 屬性等都不能被 for...in 訪問到。方法 Object.propertyIsEnumerable() 可以判斷此對象是否包含某個屬性,並且這個屬性是否可枚舉(通過原型繼承的屬性除外)。
二、for...of
for...of 是 ES6 新增的遍歷方式,它為不同的數據結構提供了統一的遍歷機制。任何數據結構只要實現了 Iterator 接口的,都可以被遍歷。關於 Iterator 接口可以參考
for...of 循環可以使用的范圍包括Array、Set 和 Map 結構、類數組對象(比如arguments 對象、DOM NodeList 對象)、字符串等。
1. 類數組對象
以下是 for...of 循環字符串、arguments 對象、DOM 元素集合的例子:
// 字符串 let str = "hello"; for (let s of str) { console.log(s); // h e l l o } // DOM元素集合 let domList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p"); for (let p of domList) { p.classList.add("test"); } // arguments對象 function printArgs() { for (let arg of arguments) { console.log(arg); } } printArgs('a', 'b'); // 'a' 'b'
雖然不是所有的類數組對象都具有 Iterator 接口,但一個簡便的解決方法,就是使用 Array.from() 方法將一個類似數組或可迭代對象轉為一個淺拷貝的數組實例。
let arrayLike = { length: 2, 0: 'a', 1: 'b' }; // 報錯 TypeError: arrayLike is not iterable for (let key of arrayLike) { console.log(key); } // 正確執行 for (let key of Array.from(arrayLike)) { console.log(key); // 'a' 'b' }
2. 普通對象
對於普通的對象,for...of 結構不能直接使用,會報錯,必須部署了 Iterator 接口后才能使用。
let obj = { name: 'Scarlett', age: 37 } // 報錯 TypeError: obj is not iterable for (let key of obj) { console.log(key); } // 解決:使用Object.keys()方法將對象的鍵名生成一個數組,然后遍歷。 for (var key of Object.keys(obj)) { console.log(key); }
三、Object.keys()
Object.keys() ES5 新增的一個對象方法,該方法接收一個對象為參數,返回一個數組,包含該對象自有的可枚舉屬性(不含繼承的和Symbol屬性),數組中屬性名的排列順序和正常循環遍歷該對象時返回的順序一致 。
let obj = { name: 'Scarlett', age: 37, [Symbol()]: 'Johansson' } // 在原型上添加一個可枚舉屬性 Object.prototype.nationality = 'America' // 在obj對象上添加一個不可枚舉屬性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occupation', { value: 'actress', enumerable: false }) // 獲取對象自有的可枚舉屬性 Object.keys(obj).map(key => { console.log(key); // name age }) console.log(Object.entries(obj)); // [["name", "Scarlett"], ["age", 37]] console.log(Object.values(obj)); // ["Scarlett", 37]
注意:該方法如果參數不是一個對象,將被強制轉換為一個對象。
使用 for...in 結合 Object.hasOwnProperty() 也能達到獲取自有的可枚舉屬性或繼承屬性的目的。
// 得到所有可枚舉屬性(自有的和繼承的屬性) for (let key in obj) { // 過濾掉繼承屬性 if (obj.hasOwnProperty(key)) { console.log(key); } }
另外:
-
-
Object.entries() 返回指定對象自身的可枚舉屬性的鍵值對(不含繼承的和Symbol屬性)數組;
-
Object.values() 返回指定對象自身的所有可枚舉屬性的值(不含繼承的和Symbol屬性)組成的數組;
-
這兩個方法的使用范圍和 Object.keys() 方法類似,這里不再詳細說明。
四、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 方法接收一個對象為參數,返回該對象所有可枚舉和不可枚舉屬性的屬性名(不含Symbol屬性)組成的數組。
// 接上demo console.log(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obj)) // ["name", "age", "occupation"]
綜上,可以拓展出 for...in 結合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 獲取對象自有的所有可枚舉、不可枚舉屬性和繼承屬性。
const getAllPropertyNames = (obj) => { let props = Object.assign([],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obj)) // 得到所有的可枚舉屬性(自有的和繼承的屬性) for (let key in obj) { // 過濾自有的不可枚舉屬性 if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obj).includes(key)) { props.push(key) } } return props; }; getAllPropertyNames(obj); // ["name", "age", "occupation", "nationality"]
這里也可以使用 for...in + Object.keys() +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obj) 的方法得到同樣的結果,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嘗試。
五、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
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 方法返回指定對象自身所有的Symbol屬性的數組。
// 接上demo var symbolsArr = 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obj); for( let sym of symbolsArr){ console.log(sym, obj[sym]); // Symbol() "Johansson" } // 給對象添加一個不可枚舉的Symbol屬性 Object.defineProperties(obj, { [Symbol('aa')]: { value: 'localSymbol', enumerable: false } }) 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obj).map(key => { console.log(key, obj[key]); // Symbol() "Johansson", Symbol(aa) "localSymbol" })
六、Reflect.ownKeys()
Reflect.ownKeys() 返回指定對象自身的所有屬性(包含不可枚舉屬性和Symbol屬性)組成的數組。它的返回值等同於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target).concat(Object.getOwnPropertySymbols(target))。
// 接上demo Reflect.ownKeys(obj).map(key => { console.log(key, obj[key]) }) /* 輸出結果: name Scarlett age 37 occupation actress Symbol() "Johansson" */
以上,
關於對象的更多用法,請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