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地址:https://blog.51cto.com/feiyuer/2464332
Windows Server 2016存儲池功能配置測試
此文檔主要測試Windows服務器自帶功能-“存儲池”,可以有效的避免服務器硬件沒有Raid卡功能,而造成硬盤故障時數據的丟失。此功能類似於Raid里面的Jbod,raid1,raid5模式。
一、測試環境
服務器型號:VM200G
服務器系統:Windows Server 2016
硬盤:SAS 500GB * 4(存儲池)、SAS 300GB*2(系統盤)
二、配置存儲池
1.磁盤准備
在RAID管理里面可以看到有4個可用的磁盤
使用之前,需要將這幾個磁盤初始化為JBOD模式,否則系統無法直接識別
初始化之后,可以在計算機管理的磁盤管理中搜索到4個新的磁盤
2.創建磁盤池
依次打開【服務器管理器】-【文件和存儲服務】,在【磁盤】選項下,可以看到所有的磁盤,這里可以看到4個600G/GPT格式的磁盤(GPT格式是在【計算機管理】里對磁盤進行初始化時創建的)
在【存儲池】選項中,空白位置右鍵-新建存儲池
輸入存儲池的名稱,然后下一步
在物理磁盤選項中,選擇要添加到存儲池的硬盤,這里選擇了4個600G的硬盤,分配中均選擇“自動”
確認無誤后,點擊“創建”
如下,已完成存儲池的創建
3.創建虛擬磁盤
在【虛擬磁盤】選項卡中,選擇“任務”-“新建虛擬磁盤”
選擇對應的存儲池,這里只有剛創建好的這個存儲池
在向導中,輸入虛擬磁盤的名稱
在【存儲數據布局】中,選擇合適的布局(Simple/Mirror/Parity)
Simple:和JBOD模式一樣,直接使用相應的磁盤,不做備份冗余
Mirror:同Raid1相似,可以執行1:1或1:N備份冗余
Parity:同Raid5相似,三個以上磁盤組成磁盤組,數據和奇偶校驗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磁盤上。既避免Mirror模式磁盤空間的浪費,也實現了磁盤的冗余
在“設置”中,選擇卷的類型(精簡/固定),這里選擇固定,按實際空間進行分配
在設置卷大小中,可以指定分配大小,也可以直接使用最大大小(即所有可用空間),這里選擇最大大小
確認無誤后,點擊“創建”
如下,完成虛擬磁盤的創建
4.初始化虛擬磁盤
如上創建完虛擬磁盤后,在服務器的計算機管理中,原來的4個新的磁盤已合並為一個磁盤,如下圖
選擇新創建好的磁盤,右鍵創建分區后即可正常使用,在計算機中,可以看到新的磁盤已添加成功,如下圖
二、測試存儲池冗余
1.插拔盤測試
此處選擇了Party的模式創建的虛擬磁盤,因此此虛擬磁盤是具有冗余的效果的。以下為測試情況:
a.測試前存儲池虛擬磁盤及物理磁盤的狀態
b.速度測試,從其它服務器拷貝數據到本地,速度如下
c.拷貝過程中,拔下Slot7硬盤,拷貝過程無中斷,速度沒有影響
d.此時查看存儲池及虛擬磁盤的狀態為降級狀態,存儲池中的物理磁盤異常告警
e.重新插入硬盤后,等待虛擬磁盤自動修復(或者在對應的虛擬磁盤上右鍵,選擇“修復此虛擬磁盤”),等待虛擬磁盤狀態中的修復進度為100%即可
2.添加熱備盤測試
此處主要測試當一塊硬盤故障更換新盤后,數據同步速度情況,當前數據量約為1.2T左右
拔掉其中的一塊硬盤,存儲池及虛擬磁盤顯示異常告警,虛擬磁盤狀態降級
此時新插入一塊硬盤,在存儲池中選擇“添加物理磁盤”(注意:如果是新盤需要在計算機管理中先初始化一下)
添加完成后,在“物理磁盤”選項卡中可以看到新添加進來的硬盤
此時默認是沒辦法修復虛擬磁盤的,執行以下命令后,才可以使用修復虛擬磁盤功能,對虛擬磁盤進行修復同步
在虛擬磁盤上右鍵選擇“修復虛擬磁盤”后,虛擬磁盤開始同步修復
同步完成,虛擬磁盤狀態恢復正常(數據同步用時大約1個小時)
今天做了這個簡單的測試,基本達到預期,可以上業務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