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單介紹
CMD全稱command,即命令提示符,是內置在windows圖形操作系統內的磁盤操作系統,通過CMD可以方便用戶查詢比較復雜的信息或快速查找實現某些功能等,比如說打開文件、系統設置等操作,如果可以熟練使用的話,能夠大大的提高使用電腦的效率。
CMD命令有很多,和dos命令其實都是一樣的,可以看作是dos命令的精簡版本,比如我們需要查看電腦網絡連接,網卡、IP地址等信息即可在cmd命令窗口中輸入ipconfig /all 命令,然后回車確認即可查看詳細的網卡、本地連接等綜合方面信息。
一、常用命令
1、進入某個盤
D: (進入D盤)
cd或cd. 進入當前目錄(cd和.之間可以加空格)
cd 文件夾名稱 進入到某一目錄
cd..返回上一層目錄(cd和..之間可以加空格)
cd../..返回上兩層目錄(cd和..之間可以加空格)
cd\ 返回到根目錄
這里我經常弄混,老是用cd命令,結果回回進不去。。Linux和windows果然不一樣。
2、查看目錄文件
//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類似於linux下的ls
dir
如果是需要查看隱藏文件的或者更多操作的話,可以使用dir /?來查看其它用法,cmd這點挺好的。
3、創建目錄和刪除目錄
//創建目錄
md 目錄名(文件夾)
//刪除目錄
rd 目錄名(文件夾)
二、命令簡介:
cmd是command的縮寫.即命令行 。
雖然隨着計算機產業的發展,Windows 操作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DOS 面臨着被淘汰的命運,但是因為它運行安全、穩定,有的用戶還在使用,所以一般Windows 的各種版本都與其兼容,用戶可以在Windows 系統下運行DOS,中文版Windows XP 中的命令提示符進一步提高了與DOS 下操作命令的兼容性,用戶可以在命令提示符直接輸入中文調用文件。
在9x系統下輸入command就可以打開命令行.而在NT系統上可以輸入cmd來打開,在windows2003后被cmd替代,利用CMD命令查詢系統的信息或者是判斷網絡的好壞。下圖為CMD啟動后的界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切換到別的盤(例如D盤):------------- d:
切換到C盤:---------------- c:
查看當前目錄文件:-------------- dir (類似於linux下的ls命令,如果是需要查看隱藏文件的或者更多操作的話,可以使用dir /?來查看其它用法,cmd這點挺好的。)
創建文件夾(目錄名)---------- md 文件夾名
刪除文件夾-------------- rd 文件夾
查看本機ip-------------- ipconfig
清除屏幕 ---------------- cls (類似於linux下的clear)
檢測主機是否能通信 ---------- ping 目標ip地址
查看命令幫助 --------------- help (這個最實用了吧,使用這個命令之后,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dos命令,並且后面還有中文的解釋。簡直不要太贊,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要找到想要使用的命令。)
復制文件------------------ copy 路徑\文件名 路徑\文件名 :把一個文件拷貝到另一個地方。 1
移動文件------------------ move 路徑\文件名 路徑\文件名 :把一個文件移動(就是剪切+復制)到另一個地方。 1
刪除文件------------------ del 文件名 :這個是專門刪除文件的,不能刪除文件夾
測試遠程主機端口是否能夠正常通信---------telnet + ip地址或域名 + 端口 的格式例如:telnet 192.168.0.55 8080 設置防火牆規則---------------wf.msc
|
磨刀不費砍柴功,學會一點兒快捷鍵,將會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按該鍵 :執行以下操作 Ctrl + X : 剪切選定項。 Ctrl + C(或 Ctrl + Insert) : 復制選定項。 Ctrl + V(或 Shift + Insert) : 粘貼選定項。 Ctrl + Z :撤消操作。 Alt + Tab : 在打開的應用之間切換。 Alt + F4 : 關閉活動項,或者退出活動應用。 Windows 徽標鍵 + L :鎖定你的電腦。 Windows 徽標鍵 + D :顯示和隱藏桌面。 F2 : 重命名所選項目。 F3 : 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中搜索文件或文件夾。 F4 : 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中顯示地址欄列表。 F5 : 刷新活動窗口。 F6 : 循環瀏覽窗口中或桌面上的屏幕元素。 F10 : 激活活動應用中的菜單欄。 Alt + F8 :在登錄屏幕上顯示你的密碼。 Alt + Esc :按項目打開順序循環瀏覽。 Alt + 帶下划線的字母 : 執行該字母相關的命令。 Alt + Enter : 顯示所選項目的屬性。 Alt + 空格鍵 : 打開活動窗口的快捷菜單。 Alt + 向左鍵 : 返回。 Alt + 向右鍵 : 前進。 Alt + Page Up :向上移動一個屏幕。 Alt + Page Down : 向下移動一個屏幕。 Ctrl + F4 :關閉活動文檔(在可全屏顯示並允許你同時打開多個文檔的應用中)。 Ctrl + A : 選擇文檔或窗口中的所有項目。 Ctrl + D(或 Delete) : 刪除選定項,將其移至回收站。 Ctrl + R(或 F5) : 刷新活動窗口。 Ctrl + Y :恢復操作。 Ctrl + 向右鍵 :將光標移動到下一個字詞的起始處。 Ctrl + 向左鍵 : 將光標移動到上一個字詞的起始處。 Ctrl + 向下鍵 :將光標移動到下一段落的起始處。 Ctrl + 向上鍵 :將光標移動到上一段落的起始處。 Ctrl + Alt + Tab : 使用箭頭鍵在所有打開的應用之間進行切換。 Alt + Shift + 箭頭鍵 : 當組或磁貼的焦點放在“開始”菜單上時,可將其朝指定方向移動。 Ctrl + Shift + 箭頭鍵 : 當磁貼的焦點放在“開始”菜單上時,將其移到另一個磁貼即可創建一個文件夾。 Ctrl + 箭頭鍵 : 打開“開始”菜單后調整其大小。 Ctrl + 箭頭鍵(移至某個項目)+ 空格鍵 : 選擇窗口中或桌面上的多個單獨項目。 Ctrl + Shift(及箭頭鍵) : 選擇文本塊。 Ctrl + Esc : 打開“開始”菜單。 Ctrl + Shift + Esc : 打開任務管理器。 Ctrl + Shift :如果多種鍵盤布局可用,則可切換鍵盤布局。 Ctrl + 空格鍵 : 打開或關閉中文輸入法編輯器 (IME)。 Shift + F10 :顯示選定項的快捷菜單。 按 Shift 與任何箭頭鍵 : 在窗口中或桌面上選擇多個項目,或在文檔中選擇文本。 Shift + Delete : 刪除選定項,無需先移動到回收站。 向右鍵 : 打開右側的下一個菜單,或打開子菜單。 向左鍵 : 打開左側的下一個菜單,或關閉子菜單。 Esc :停止或離開當前任務。 PrtScn 捕獲整個屏幕的屏幕截圖並將其復制到剪貼板。 注意 你可以更改此快捷方式,以便它還可以打開屏幕截取,這允許你編輯屏幕截圖。依次選擇“開始”菜單 >“設置” >“輕松訪問” >“鍵盤”,然后打開“Print Screen 快捷方式”下的切換開關。 使用 PrtScn 鍵打開屏幕截取
其他一些命令就寫在下面了:
6. shutdown-------60秒倒計時關機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