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是Ubuntu的版本是18.0的
在終端下載好Apache2 ; sudo apt install apache2 -y (一條命令搞定,,后面的-y是后面安裝的時候會讓你選擇是否安裝所以。。)
不過我還是遇到了問題
————————————————————————————————————————————
leo@leo:~$ sudo apt install Apache -y
正在讀取軟件包列表... 完成
正在分析軟件包的依賴關系樹
正在讀取狀態信息... 完成
有一些軟件包無法被安裝。如果您用的是 unstable 發行版,這也許是
因為系統無法達到您要求的狀態造成的。該版本中可能會有一些您需要的軟件
包尚未被創建或是它們已被從新到(Incoming)目錄移出。
下列信息可能會對解決問題有所幫助:
下列軟件包有未滿足的依賴關系:
vim : 依賴: vim-common (= 2:7.2.330-1ubuntu3.1) 但是 2:7.3.547-6ubuntu5 正要被安裝
E: 無法修正錯誤,因為您要求某些軟件包保持現狀,就是它們破壞了軟件包間的依賴關系。
————————————————————————————————————————————
后面命令行安裝軟件報錯的話一般可以知道是源出了問題,,,之后在軟件與更新里面檢查一下
把更新里面的重要安全更新和推薦更新勾上
把沒有用的源給刪去 (實際上是可以在命令行使用vim /etc/apt/sources.list 進入配置源的文件,修改)
之后重新啟動在命令行執行 sudo apt-get update
問題就會解決
之后檢查一下是不是開啟了Apache服務
systemctl status apache2
/etc/init.d/apache2 start (啟動Apache服務)
/etc/init.d/apache2 stop (停止Apache服務)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重啟服務)
————————————————————————————————————————————————————————
打開瀏覽器輸入http:127.0.0.1(主機默認的IP地址) 返回的是Ubuntu界面的話說明成功打開了Apache服務
接下來的話就可以使用Apache自己修改web服務器的配置了,讓我們可以在自己搭建的web服務器上面訪問自己規定的數據
還是要使用到vim (功能強大的文本編輯器 基本上在命令行萬物就是文件,文件編輯器就像是造物主了)
————————————————————————————————————————————————————————————————————————
1:修改根目錄
在 /etc/apache2/sites-available 中修改 000-default.conf 中的DocumentRoot /var/www/ 修改為想要的目錄
比如修改為主頁: DocumentRoot/var/www/mainpage
執行指令------vim /etc/apache2/sites-available/000-default.conf (指令一定不能輸錯,不然打開的是一個新的文件)
修改000-default.conf中的DocumentRoot /var/www/,如下
ServerAdmin webmaster@localhost
DocumentRoot /var/www/html // 一般我們默認為這個作為網站的根目錄
打開的文件的話發現是已經是改好了html的
接下來直接重啟一下Apache即可 (正常的流程)
sudo apache2ctl -k restart (后面的-k 是固定格式,現在還不懂是什么意思先記下來 最后的是操作可以換成stop等)
其計意圖是幫助管理員控制Apache httpd后台守護進程的功能。
apachectl腳本有兩bai種操作模式。首先,作為簡單的httpd的前端程序,設置所有必要的環境變量,然后啟動httpd ,並傳遞所有的命令行參數。其次,作為SysV初始化腳本,接受簡單的一個單詞的參數,如:start, restart, stop ,並把他們翻譯為適當的信號發送給httpd 。
如果你的Apache安裝在非標准的路徑中,你將需要修改apachectl腳本使其中的路徑正確地指向httpd程序。此外,還可以指定任何必要的httpd命令行參數。細節可以參見腳本中的注解。
apachectl腳本如果執行成功,則返回0 ;如果出錯,則其返回值0 。
重啟的時候又遇到了問題,
AH00558: apache2: Could not reliably determine the server's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using 127.0.1.1. Set the 'ServerName' directive globally to suppress this message
解決的辦法是在 vim /etc/apache2/apache2.conf
在文本的最后加上 ServerName localhost:80
之后保存退出,再重啟,注意成功執行的時候是沒有回應的,,在命令行里面沒有報錯那就是執行成功了
————————————————————————————————————————————————————————————————————
2:修改默認網頁是自己想要的頁面
修改/etc/apache2/mods-available/dir.conf中的內容
執行命令:
-
執行命令:
vim /etc/apache2/mods-available/dir.conf
- 1
原來是:
<IfModule mod_dir.c> DirectoryIndex index.html index.cgi index.pl index.php index.xhtml index.htm </IfModule>
- 1
- 2
- 3
添加上想要的/wordpress就行啦~
<IfModule mod_dir.c> DirectoryIndex index.html index.cgi index.pl index.php index.xhtml index.htm /wordpress </IfModule>
- 1
- 2
- 3
實際上在這里添加文件或目錄的意思是,用於我們允許http請求訪問到/var/www/html下的改文件或目錄中的內容的意思:
例如我添加了test這個目錄
<IfModule mod_dir.c> DirectoryIndex index.html index.cgi index.pl index.php index.xhtml index.htm /test </IfModule>
- 1
- 2
- 3
在再里面添加個名為index.html的文檔,寫入“Hello World!”,於是我們便可通過IP地址+/test/index.html訪問到:(在任意瀏覽器上面)
一般來說
在目錄下面添加文檔用指令mkdir +路徑+ /文件夾名字.txt
創建一個空的文件:touch +文件名.txt (在新創建的文件夾下面添加文件)
使用vim編輯文件的內容
這里是直接在該文檔下面編輯
——————————————————————————————————————————————————————————————————————
3 ; 還可以更改端口等等。。。。。。類似的是找到對應的文件做修改
接下來的話就可以自己去搭建一個網站了
這是Ubuntu的搭建網站,,kali的有點不一樣但是大體的方法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