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web服務器的步驟
1.初始化nodejs項目(服務端項目)
npm init
名稱必須寫,英文字母數字結合,避開關鍵字,不能使用中文
其他參數可選 一路回車
自動生成一個package.json文件
作用:描述當前node項目的相關信息,比如:項目作者、項目名稱、項目版本、項目的主程序入口文件等
2.創建主程序入口文件index.js (自定義文件名)
3.安裝所需要的第三方模塊
npm install 模塊安裝命令
npm install express --save 快速地搭建一個完整功能的網站
npm install body-parser --save 解析html 便於上傳文件
npm install mongoose --save 連接數據庫
npm install ejs --save 模板引擎 ejs (默認自帶)
--save 將所需要的模塊安裝后,自動在package.json文件添加到對應的屬性中
4.編寫服務端程序代碼 (導入需要的模塊並生成實例化步驟)
簡易服務器全局安裝
express-generator模塊,全局安裝,任意一個位置都可以使用的模塊
作用:搭建簡易web服務器,即快速生成express框架,替代之前的一系列操作
1. npm install express-generator -g
// -g global 全局
// --save 作為局部模塊安裝,並將安裝好的模塊添加至package.json的dependencies參數中
2. 搭建web服務器(在當前文件夾下直接搭建)
express -e
// -e 支持ejs模塊
3. npm install 安裝package.json文件中所需要的所有依賴模塊
//注意事項
默認線上上傳的nodejs項目,都不具備node-modules文件夾,該文件夾比較占內存,所以需要使用npm install 安裝package.json中所有的模塊
// public文件夾:靜態資源文件夾
// app.js文件: 項目主程序入口文件,即index.js
// bin中www: 可以修改端口號
前端,后端,前台,后台,瀏覽器端,服務器端
客戶端,服務端
網站構成:域名,空間,程序源代碼(前台和后台)
前端:html+css+js,顯示靜態數據
后端:動態數據和業務邏輯的功能實現
前台:買家和買家
后台:超級管理員
瀏覽器端 瀏覽器所在的端口,(火狐,谷歌,IE,360)
服務器端 所訪問的域名對應的數據所在的端口
服務器:存儲大量數據
web前端 :html + css + js
服務端:java, 大數據, php, ruby, c++, c#, nodejs 等
HTML: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標記語言
HTTP: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傳輸協議
www資源在線上傳輸時,遵循的網絡協議
url:網址路徑,比如http://www.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