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距離
通過測量以光速傳播的雷達信號到達目標並返回的時間,雷達可判斷目標的距離。距離測量的精度取決於雷達信號的帶寬,帶寬越寬,精度越高。因此,帶寬是距離精度測量的基本度量。
2、徑向速度
目標的徑向速度可通過一段時間內的距離變化率來獲得,也可以通過測量多普勒頻移獲得,對徑向速度的精度測量需要時間。因此時間是描述徑向速度測量質量的基本參數。
3、角方向
一種判定目標方向的方法是確定掃描天線回波信號幅度最大時對應的天線角度。這通常需要具有窄波束的天線(高增益天線)。一部帶有旋轉天線波束的對空監視雷達通過這種方式來判斷角度。
一維角方向上目標的角度也可以用兩個天線波束判斷,這兩個波束的角度稍微錯開,然后比較每個波束接收的回波幅度,若同時需要測量方位和俯仰角,則需要四個波束。
角度測量的精度取決於天線的電尺寸,即以波長數給出的天線尺寸。
4、尺寸和形狀
若雷達在距離或角度上有足夠的分辨率,它能夠提供高分辨率維上的目標尺寸測量。距離通常是具有分辨率的維上的坐標值。橫向距離的分辨率(由距離乘以天線波束寬度給出)可以通過具有極窄波束寬度的天線獲得。然而天線波束寬度大小是有限的,所以通過這種方法獲得的橫向距離分辨率不像距離分辨率那樣好。
5、雷達中帶寬的重要性
雷達中遇到的帶寬有兩種:信號帶寬和可調帶寬。
信號帶寬:一般的,脈寬為B的簡單正弦波脈沖的信號帶寬為1/B。
大帶寬對在距離上分辨目標、對目標距離的准確測量、對提供識別不同類型目標的有限能力都是需要的。對減輕跟蹤雷達的閃爍效應,對基於雷達到目標雙程直接信號和雷達到地表再到目標的雙程地表散射信號之間的時延差測量飛機海拔高度,以及對提高目標信雜比,高距離分辨率也都很有用。
可調帶寬:提供了一種可利用的寬頻譜范圍內改變雷達信號頻率的能力。可用來降低工作在相同頻段雷達之間的相互干擾,也可使敵方的電子對抗措施效力降低。工作頻率越高,越容易獲得大的信號帶寬及可調帶寬。
6、信噪比
所有雷達的探測精度以及目標的可靠探測取決於信噪比。
7、在多個頻率上工作。
頻率分級和頻率捷變
優點:
俯仰零點填充:
提高目標探測概率:
降低敵方對抗措施效力:
8、雷達中的多普勒頻移
多普勒頻移廣泛應用於從靜止目標雜波中分離出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