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6大核心業務打造堅固護城河


1998年11月,騰訊公司成立。騰訊之名取自小馬哥名字與“網絡通訊”這一初始業務定位,創始人為馬、張、陳、許、曾五人,作為公司長期的核心決策層,分工明確、團隊穩定。

2000年OICQ更名為QQ,03年騰訊進入游戲領域,04年在港上市,11年發布微信,同年11月,騰訊正式提出“開放”戰略,12年提出“泛娛樂戰略”,13年提出“連接一切”和“互聯網+”戰略,同年推出微信支付,16年市值突破2萬億港元,目前市值4.4萬億港元。上市14年,股價增長627倍(經后復權)。

發展至今,騰訊建立起了復雜的業務體系,包括十幾條業務線、上百種產品,並在眾多領域處於領導地位。騰訊的根基在於社交媒體,卻一半營收來自於游戲業務,未來的增長更多在於廣告、泛娛樂、金融甚至是投資,這正是騰訊難以被定義的地方,將其簡單歸類為某一行業的公司並不妥當,而應將其視為一個森林似的龐大的生態型企業,是深刻改變了中國社會的最偉大、最受人尊敬、最強大的企業之一。


騰訊生態帝國6大核心打造堅固護城河

第一,社交業務。

微信和QQ是騰訊公司的基礎,具有最重要的戰略意義。高達10億的高粘性龐大用戶流量,是騰訊最核心的競爭力,也是中國企業中最寬廣的護城河之一。憑借社交業務,騰訊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數據,能輕易發現用戶需求,從而開發新產品、引導用戶至新產品入口、針對用戶反饋改進產品等,是培育其他業務的肥沃土壤。可以說,騰訊已經是社交的霸主,短期內無法撼動。

第二,娛樂業務。

一是游戲,游戲在騰訊業務中收入占比最高,超過40%,商業模式也十分成熟。在供給端,騰訊和網易是國內的兩大寡頭。二是視頻。在線視頻領域,國內最大的三家為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分別屬於騰訊系、百度系和阿里系,第二梯隊的有芒果、搜狐等,與第一梯隊差距明顯。三是影視。騰訊更側重於從外部投資持股,主要目標是控制內容資源,而不是宣發。騰訊參股了貓眼微眼、功夫影業、檸萌影業、靈河影視等影業公司,來提升內容制作能力,另一方面,對於視頻業務減輕版權成本也有所幫助。對於影視業公司來說,騰訊的IP創造能力、海量用戶視頻網站、還有衍生的游戲和動漫的開發,都是極具吸引力的。

第三,廣告業務。

網絡廣告業務分為媒體廣告收入和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騰訊的媒體廣告業務,主要是騰訊視頻的流量廣告和騰訊新聞的信息流廣告。社交及其他廣告業務,主要來自微信、QQ、應用寶等社交應用。騰訊的廣告變現潛力十分巨大,在媒體廣告和社交廣告收入額方面都是國內數一數二的。

第四,金融業務。

一是支付體系,主要是微信支付,是十分重要的一塊收入來源,約占騰訊總收入的17%。移動支付目前形成了騰訊的微信支付和阿里的支付寶雙寡頭格局,二者占據市場份額的94%,二者已基本持平。除了移動支付外,騰訊在其他金融行業也布局全面,包括借貸如微眾銀行和微粒貸、理財如理財通、保險如眾安保險和微保、證券如自選股和微證券以及基金等多個領域,目前還都處於早期階段,相對來說,還沒有阿里的金融業務成熟。

第五,資訊業務。

新聞資訊行業可分為移動端和PC端,在移動時代的大背景下,移動端新聞資訊發展迅速,未來將是主流行業形態。PC端依然以綜合門戶和傳統新聞網站占主導,而移動端基本形成了今日頭條與騰訊系相競爭,百度奮起直追,傳統三大門戶網易搜狐新浪遠遠落后的格局。在新聞類APP中騰訊新聞排名第二,第一第三均為今日頭條,第四是騰訊旗下的天天快報(以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排名)。今日頭條定位個性化精准化推送強調你關心的才是頭條主要通過機器算法從海量信息中根據用戶閱讀習慣抓取精准內容推薦給用戶,定位特殊正是今日頭條得以在競爭慘烈的新聞資訊行業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騰訊新聞定位快速客觀公正地提供新聞資訊強調事實嚴肅",與PC傳統門戶網站定位一致主要通過爬蟲技術來抓取其他網絡平台的內容。除天天快報外,騰訊還領頭了趣頭條,直接對標今日頭條。后知后覺的百度,在理清了“信息流廣告+AI”兩條主線后,也打出了“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口號,將百度信息流打造成為另一個全民“超級應用”,奮不顧身地加入到這一慘烈戰役中。憑借在搜索領域打下的堅實基礎,百度正在對今日頭條和騰訊形成猛烈沖擊。

第六,投資業務。

過去數年,騰訊投資了超過600多家企業,投資金額超過千億,2017年超過120家,確認201.4億其他收益(主要為投資變現收益和投資項目浮盈收益)。其中閱文集團搜狗眾安在線等相繼上市騰訊音樂貓眼虎牙斗魚B站趣頭條等也在籌備上市。騰訊多從戰略方面來選擇投資目標,而不是財務利益,即選擇在業務上有合作機會,對自身發展有所幫助的企業來投資,不太看重所處階段、領域和盈利能力。不過,既然騰訊自身是偏重泛娛樂行業的互聯網企業,所投領域也主要集中在類似領域:文娛、內容、AI、企業服務、游戲、金融等

比如投資虎牙、斗魚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游戲霸主地位,同時切入直播行業;投資Spoty、Gaana是為了擴展海外音樂市場和獲取音樂版權;投資B站、貓眼、新麗是為了完善泛娛樂生態圈;投資京東、金山、搜狗、獵豹是為了彌補曾經做不好的業務,抗衡其他幾大互聯網公司;投資趣頭條、快手是為了抗衡今日頭條;參股微眾銀行、眾安保險是為了拓展金融業務…….,除此之外,騰訊投資的著名公司還有美團點評易車網滴滴打車58同城美麗說人人車摩拜單車永輝超市家樂福萬達海瀾之家知乎等等,騰訊與這些公司成為戰略伙伴,為這些公司提供流量入口和基礎服務,幫助這些企業快速發展,這些企業反過來又會反哺騰訊,從而形成一個強大的正循環生態。騰訊總裁劉熾平出身於高盛,對於投資十分在行,騰訊早期的投資並購皆由其完成。其進入騰訊后,騰訊才開始大規模擴張,相信在未來,騰訊的投資擴張腳步不會停下,對於騰訊自身的業務協同效應會越來越強,所產生的投資收益也會十分可觀。

總結:

騰訊的成長伴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縱覽騰訊歷史,充滿辛酸曲折。狼狽不堪的早期,目標不清晰、無法盈利、公司難以承繼,想出售卻無人問津;QQ收費風波,游戲業務一波三折,被中國移動驅逐,被視作全民公敵,與MSN大戰,與360兩敗俱傷,微博戰役一敗塗地,搜索、電商長久難有起色后被剝離,與阿里血拼支付業務等等,公司戰略一再調整,而多數時候的調整,不是主動調整,而是被逼所致。

在未來,我們勢必還會見證《王者榮耀》的凋零、QQ用戶一再下滑、微信用戶增長停滯、騰訊視頻凈虧損持續擴大等等“困境”,但騰訊公司的成長步伐不會減慢,因為這種在中國絕無僅有的生態型企業,其真正強大的競爭力在於卓越的管理層能力,寬不見岸的社交用戶護城河,豐富的業務體系帶來的極高容錯性、日益完善且極難復制的基礎設施建設、開放包容一切且以用戶體驗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在可預見的數年內,騰訊的游戲、廣告、文學、音樂、支付、資訊、投資業務還會保持高速增長,騰訊雲、其他金融慢慢步入正軌后也會釋放巨大潛力,社交業務保持穩定,在線視頻、影視和動漫還需進一步觀察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總而言之,騰訊的輝煌還會持續很久很久的時間,或許會伴隨我們走完這一生。

互聯互通社區


互聯互通社區專注於IT互聯網交流與學習,關注公眾號:互聯互通社區,每日獲取最新報告並附帶專題內容輔助學習。方案打造與宣講、架構設計與執行、技術攻堅與培訓、數據中台等技術咨詢與服務合作請+微信:hulianhutongshequ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