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單工廠模式
又叫做靜態工廠方法(StaticFactory Method)模式,但不屬於23種GOF設計模式之一。
簡單工廠模式的實質是由一個工廠類根據傳入的參數,動態決定應該創建哪一個產品類。
spring中的BeanFactory就是簡單工廠模式的體現,根據傳入一個唯一的標識來獲得bean對象,但是否是在傳入參數后創建還是傳入參數前創建這個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二、工廠方法模式
通常由應用程序直接使用new創建新的對象,為了將對象的創建和使用相分離,采用工廠模式,即應用程序將對象的創建及初始化職責交給工廠對象。
一般情況下,應用程序有自己的工廠對象來創建bean.如果將應用程序自己的工廠對象交給Spring管理,那么Spring管理的就不是普通的bean,而是工廠Bean。
三、單例模式
保證一個類僅有一個實例,並提供一個訪問它的全局訪問點。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完成了后半句話,即提供了全局的訪問點BeanFactory。但沒有從構造器級別去控制單例,這是因為spring管理的是是任意的java對象。
四、適配器模式
在Spring的Aop中,使用的Advice(通知)來增強被代理類的功能。Spring實現這一AOP功能的原理就使用代理模式對類進行方法級別的切面增強,即,生成被代理類的代理類, 並在代理類的方法前,設置攔截器,通過執行攔截器重的內容增強了代理方法的功能,實現的面向切面編程。
五、包裝器模式
spring中用到的包裝器模式在類名上有兩種表現:一種是類名中含有Wrapper,另一種是類名中含有Decorator。基本上都是動態地給一個對象添加一些額外的職責。
六、代理模式
為其他對象提供一種代理以控制對這個對象的訪問。 從結構上來看和Decorator模式類似,但Proxy是控制,更像是一種對功能的限制,而Decorator是增加職責。
七、觀察者模式
定義對象間的一種一對多的依賴關系,當一個對象的狀態發生改變時,所有依賴於它的對象都得到通知並被自動更新。
八、策略模式
定義一系列的算法,把它們一個個封裝起來,並且使它們可相互替換。本模式使得算法可獨立於使用它的客戶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