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發一個APP——轉自知乎


作者:簡單點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99185/answer/15546901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開發App的過程顯得有點專業,不過本文不涉及編碼,僅是簡單描述一下App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希望能讓不懂開發的人也能夠知道一個App是如何誕生的,這其中會經歷哪些過程。

需求分析

軟件開發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需求分析,這個過程我們都是由商務人員和產品經理協作完成的。一般的客戶很多想法都是停留在天馬行空的階段,我們會幫客戶分析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並給客戶提供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最終梳理出完整的需求。

上面是一張簡單的關於需求的思維導圖,僅供參考。為了方便觀看和保護隱私,我刪減了部分內容。

原型設計 && UI設計

需求確定后,產品經理就會開始畫App原型。所謂原型,其實指的就是App的草圖,用於確定App界面大概設計方向。我們畫原型使用的是專業設計工具(Axure或Justinmind),所以原型本身也具備了一些簡單的交互功能。

原型確定后,我們萌萌噠設計師就要對它進行美容啦。

開發

當App的設計定稿,接下來就交給開發者,逐步去實現各個功能。通常而言,一個完整的App至少包括2個端,即前端和后端。

框架搭建

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會根據需求文檔,對項目需要用什么技術棧、集成哪些SDK進行評估,最終整理出一個項目的框架。這個框架是App能穩定運行的支柱,差的框架會導致結構、代碼混亂,難以維護,極大影響開發和維護效率。

界面開發 & API設計

App的數據都是從后台獲取,這就需要后台提供一系列的接口提供App調用。這些接口,就稱作Api。

設計和實現Api需要不少的時間,與此同時,前端的小伙伴也着手開發App的界面。我們會划分出幾個模塊,便於團隊協作開發。

比如上圖,最簡單的划分方法,就是把下面的5個tab划分為5個模塊,每人負責其中2-3個同時開發。

界面開發是個純苦力活,這個過程常常要因為線條粗細、字體顏色、字體大小、字體對齊等問題作相應的調整,最終才能出來一個讓人滿意的界面。

字體顏色會影響UI的層次感,所以必須要嚴格一致。

功能實現

界面完成時部分API也完成了,這時就可以在app內集成API,編寫app的業務邏輯。這也是一個苦力活,實現業務最關鍵的一個步驟。項目的業務復雜度決定了這個過程的苦逼程度。

沒集成之前功能是這樣的,都是一些假數據。

集成之后,都是真實數據,且點擊會有頁面跳轉。

細節打磨

App集成了數據,最后一步就是對細節進行打磨。比如使用一些動畫提高體驗,或優化交互流程等。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下圖會動,請點擊查看動圖)

文字切換是平滑過渡看起來不突兀,如果直接一閃而過,就顯得很生硬。

軟件測試

alpha階段

把所有功能都實現完就完事了么?第一版本的app通常相當不穩定,開發完后會交給測試人員測試,找出軟件存在的一些問題提交給開發者。開發者再對問題進行修復,如此迭代直到穩定。

alpha階段的軟件會存在大量的bug

開發人員必須要修復相關的bug

Beta階段

經過內部測試后,就可以發布公測版了。此時可以把軟件交給客戶進行公開測試。beta版的軟件一般不會出現常見的bug,在公測過程中,會發現隱藏很深的一些問題,開發人員再根據反饋進行修復。

上線

最后,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個很穩定的App,可以發布到應用市場啦。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