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模板


   

  一、測試用例格式

  

  

  

  

二、用例設計方法  等價類

  1、定義

 

    等價類:等價定義→等價類划分→等價類划分規則→進行用例設計

    無效等價類不做組合

等價

定義

具有相同屬性或者方法的事物集合

這個集合中某個個體所表現的特征與其他個體完全一致

對於某個被測對象的測試輸入而言,某個個體能夠被接受或被拒絕,則該個體在集合中的任意個體都應該被接受或被拒絕

等價類

划分

有效等價類

針對被測對象而言,合理的、有意義的、系統接受的輸入

用戶名長度在[6,18]

無效等價類

針對被測對象而言,不合理的、無意義的、系統不能接受的輸入

用戶名長度大於18位,或者小於6位

等價類

划分規則

如果需求規定了輸入域的取值個數或確定了某個范圍時,則可確定一個有效等價類及兩個無效等價類

有效等價類

用戶名長度在[6,18]

無效等價類

用戶名長度大於18位,或者小於6位

如果需求規定了某個輸入域的集合,或者必須如何的情況下,可確定一個有效等價類及一個無效等價類

有效等價類

以字母開頭

無效等價類

非字母開頭

如果需求規定了某個輸入域是真假值時,可確定一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

如果用戶需求規定了輸入域是一組值,則可確定若干個有效等價類及一個無效等價類

京東商城

磚石會員、金牌會員、銅牌會員和普通注冊用戶

用戶需求規定必須遵守某種規則時,可確定一個有效等價類及若干個從不同角度違反規則的無效等價類

以字母開頭

有效等價類:以字母開頭;

無效等價類:以數字、漢字或者特殊符號開頭

進行

用例設計

根據需求,划分有效及無效等價類,有效等價類同意編號,無效等價類統一編號

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盡可能的覆蓋所有尚未覆蓋的有效等價類,直到所有有效等價類都被覆蓋

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僅覆蓋一個無效等價類,直到所有無效等價類都被覆蓋

等價類四則運算法

不考慮需求其他子項,細致分解當前測試點及詳細需求,做累加

根據業務規則減少,排除相關不可能出現的規則,減少不可能出現的組合

如果有效等價類中具有互斥條件的需求時,可進行相乘得到用例個數

排除所有具有重復特性的等價類,盡可能做到有效等價類之間的交集為空,無效等價類之間的交集也為空,有效及無效等價類的並集為整個輸入域

  2、使用場景

      具有相同屬性或者方法的事物集合、這個集合中某個個體所表現的特征與其他個體完全一致、對於某個被測對象的測試輸入而言,某個個體能夠被接受或被拒絕,則該個體在集合中的任意個體都應該被接受或被拒絕

      例如 用戶登錄  ** 6~18個字符,包括數值、字母、下划線;** 字符開頭,字母或數字結尾,不區分大小寫

  3、分析過程 (具體案例)

  • 分析過程

  • 測試計划

三、邊界值

  1、定義 

      例:用戶名長度為6-18位

    

邊界值

三點

上點

邊界上的點

6

8

離點

離上點最近的點

5

19

根據上點的精度確定

 

 

內點

邊界有效范圍內的任一一點

10

 

如何確定離點

如果邊界是閉區間,則離點在外

[6,18]

上點:6,18

離點:5,19

內點:10

如果邊界是開區間,則離點在內

(6,18)

上點:6,18

離點:7,17

內點:10

邊界值

方法應用步驟

根據等價類方法划分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確定上點、離點及內點,每個點統一編號

 

 

設計一個新的用例,使其盡可能的覆蓋所有尚未覆蓋的有效等價類,直到所有有效等價類完全覆蓋

 

 

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僅覆蓋一個無效等價類,直到所有無效等價類完全覆蓋

 

 

 

 

 

 

  2、使用場景

 

邊界值

應用場景

 

 

 

如果需求規定了取值范圍或規定了取值個數時,可利用該范圍的邊界內及邊界附近的數據進行測試

[6,18]

6,18,5,19,10

如果需求規定了取值的個數,則少於個數一個或多於個數一個的值進行進行測試

購買5件商品則打8折

4或5或6件商品

如果需求規定了一個有序集合的時候,可使用該集合的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值進行測試

下拉列表有4個城市名可供選擇

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城市

如果程序中使用一個內部數據結構的話,則應從該數據結構的邊界進行考慮

Int型

 

在int長度范圍內

  3、分析過程 (具體案例)

四、判定表  (電商類)

  1、定義

判定表定義

分析和表述若干輸入條件下,被測對象針對這些輸入做出的響應一種工具

 

在遇到復雜業務邏輯時,可以利用該表理清業務邏輯關系

重要概念

 

 

 

 

條件

條件樁

需求規格說明書定義的被測對象的所有輸入

 

條件項

針對條件樁所有可能的輸入數據的真假值

動作

動作樁

針對條件被測對象可能采取的所有操作

 

動作項

針對動作樁被測對象響應的可能取值

規則

 

動作項和條件項組合在一起,形成的業務邏輯處理規則

判定表

應用步驟

 

 

 

 

1、理解需求,確定條件樁、動作樁

2、設計和優化判定表

3、填寫動作項

4、根據判定表中輸出結果的表現,進行判定表的合並(非必須)

合並(即簡化判定表)條件:如果輸出相同,在其對應輸入中,有且只有一個條件的取值對動作不產生任何影響則可合並(合並存在一定風險)

5、抽取測試用例

  2、使用場景

     條件 與 結果 之間的關系 考慮使用 判定表

  3、分析過程 (具體案例)

    案例一 :如果用戶欠費或停機,則不允許主被叫

    (1)、分析需求,得到 有效等價類 和無效等價類

        

    (2)、根據 等價類 得到 判定表

        

        ** 其中 4 條用例 2^2得到(2個條件樁,每個條件樁2中狀態)

    (3)、根據判定表 編寫測試用例

 

    案例二 :訂購單的檢查

      如果金額大於500元,又未過期,則發出批准單和提貨單;
      如果金額大於500元,但過期了,則不發批准單;
      如果金額小於等於500元,則不論是否過期都發出批准單和提貨單,在過期的情況下還需要發出通知單。

    (1)、分析需求,得到 有效等價類 和無效等價類

        金額是否大於500;是否過期;批准單是否發出

    (2)、根據 等價類 得到 判定表

        

 

    (3)、根據判定表  編寫測試用例

         

 

 

五、 因果圖

  1、定義

輸入與輸入

關系

所有輸入條件中最多有一個產生,也可以一個沒有

或(or)

所有輸入條件中,最少有一個產生、或者多個、或者所有

唯一

所有輸入條件中,有且只有一個條件產生

要求

所有輸入條件,只要有一個產生,其他跟着也會出現

輸入與輸出關系

恆等

當輸入條件發生時,結果一定會出現

當輸入條件發生時,結果一定會出現

非(not)

當輸入條件發生時,結果一定會發生

當輸入條件發生時,結果一定會出現

與(and)

當多個輸入條件中,只有所有輸入條件都發生,結果會出現

或(or)

當多個輸入條件中,只要有一個發生,結果會出現

  2、使用場景

    條件 與 條件 之間存在復雜關系 考慮使用因果分析

  3、分析過程 (具體案例)

    案例1:有一個修改文件的功能性需求:如果第一列是A或B,第二列數字,則修改文件;如果第一列不正確,則給出M,第二列不正確則給出L。

    (1)、根據需求 分析出因果

        

 

    (2)、畫出因果節點圖

        

 

    (3)、根據 因果圖 得到因果表

      

    (4)、編寫出 測試用例

 

六、 正交試驗

  1、定義

    t因子c水平的正交表通過查表可得  (t因子,代表  ;c水平,代表)

名詞

因子

所有參與試驗的影響試驗結果的條件稱為因子

水平

影響試驗因子的取值或輸入稱為水平

特點

整齊可比

在同一張正交表中,每個因子每個水平出現的次數完全相同,試驗中,每個因子的每個水平與其他因子的水平參與試驗的機率完全相同

均勻分撒

同一張正交表中,任意兩列的水平搭配是完全相同的

設計流程

分析測試需求獲取因子及水平

根據因子水平選擇合適的正交表

替換因子水平,獲取試驗次數

根據經驗或其他因素補充試驗次數

細化輸出獲得測試用例

注意

選擇正交表時,因子與水平恰好與正交表相同

被測對象因子與正交表中的因子數不同時,選擇正交表中因子稍大於被測對象因子數,且試驗次數最少的、多余的因子棄用

被測對象水平與正交表中的水平不同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並,然后拆分

因子、水平都不相同時,則可選擇因子、水平稍大於被測對象的,且試驗次數最少的

                  缺點:沒有辦法考慮實際因子之間的關系問題。

  2、使用場景

    在復雜的 業務邏輯關系中,針對4 判定表方法,得出的測試用例 太多,可以考錄使用正交法

  3、分析過程 (具體案例)

    案例一:采集用戶的用戶信息,用戶名、聯系電話、通訊地址

    (1)、確定因子 和水平

      

      因子:1、客戶信息;2、聯系電話、3、通信地址  (3因子)

      水平:1、客戶信息:a、輸入;b、不輸入 (2水平)

         2、聯系電話:a、輸入;b、不輸入 (2水平)

         3、通訊地址:a、輸入;b、不輸入 (2水平)

     (2)、得到正交試驗圖 

        ** 搜索 “3因子2水平”,得到正交試驗圖 (數學知識)

        

      (3)、編寫測試用例

七、 狀態遷移

  1、定義

定義

關注被測對象的狀態變化,在需求規格說明書中是否有不可達到的狀態和非法的狀態,是否產生非法的狀態轉移

狀態

被測對象在特定輸入條件下所保持的響應形式

方法流程

根據需求明確狀態節點

繪制狀態遷移圖

繪制狀態遷移樹

抽取測試用例

  2、使用場景

    例如 商品選購,其中就有多種狀態。(一個完整的流程中,要經過多種狀態)

  3、分析過程 (具體案例)

    案例一:

      

    (1)、分析案例中的狀態,得到狀態圖節點圖

        

    (2)、根據 狀態節點圖 得到 狀態流程圖

        

 

    (3)、得出一條條測試流程 (測試用例)

        

 

    

 

八、 流程分析

  1、定義

場景設計-三個流程

基本流

通過業務流程輸入都為正確的,能夠最后達到目標的流程

ATM取款:插入銀行卡,輸入密碼,輸入取款金額,取款,取卡

備選流

通過實現業務流程時,因錯誤操作或異常輸入,導致流程存在反復,但最終能夠完成期望業務的流程

ATM取款:插入銀行卡,輸入密碼(第一次輸入錯誤,重新輸入后完成剩余操作)

異常流

通過實現業務流程時,因錯誤操作或異常輸入,導致業務沒有正確完成

ATM取款:插入銀行卡,輸入密碼,錯誤3次,吞卡

使用方法

理解需求,確定業務流程(基本流、備選流、異常流)

繪制流程圖,再次明確流程路徑

根據業務流程圖,抽取測試路徑,每次路徑需包含一個從未走過的路徑

細化路徑設計測試用例

注意點:需使用等價類、邊界值、正交試驗、判定表、因果圖等方法保證單個功能的正確性

缺點:本身不校驗單個功能節點的正確性,只關心流程能不能走通

 

          

 

  2、使用場景

  3、分析過程 (具體案例)

      案例:

        

    (1)、分析需求 畫出流程圖

        

 

    (2)、根據 流程圖 編寫測試用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