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函數轉義
所謂函數轉義,就是在表格cols的對應列中直接寫一段函數:
1 { field: 'vip_type', title: '會員類型' , templet: function (d) { 2 if(d.vip_type == 1){ 3 res = "鑽石會員" 4 }else{ 5 res = "至尊會員" 6 } 7 return res; 8 } 9 }
這樣的寫法,簡單直接,缺點是復用性差,有可能導致代碼冗余。
方法2:綁定模板選擇器
下述是templet對應的模板,它可以存放在頁面的任意位置。模板遵循於 laytpl 語法,可讀取到返回的所有數據。
1 <script type="text/html" id="typeTpl"> 2 {{# if(d.vip_type ==1 ){ }} 3 <p>鑽石會員</p> 4 {{# } else { }} 5 <p>至尊會員</p> 6 {{# } }} 7 </script>
table.render中的對應列templet內容中直接引用上面的模板即可
{ field: 'vip_type', title: '會員類型', templet: '#typeTpl' }
這樣的話,如果有多處表格使用同一個模板,代碼復用性將得到加強。
方法3:直接賦值模版字符
templet: '<div><a href="" class="layui-table-link">{{d.title}}</a></div>'
注意:這里一定要被一層 <div></div> 包裹,否則無法讀取到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