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 引 冬至的水餃
早上9:20分,坐在床邊系鞋帶准備出門上班的我聽到一陣敲門聲,在我入住這個房間的2年以來,能在早上被敲門這確實是頭一遭,根據過往經驗來說,這個點不可能有某個人又恰好有某些事需要找我。提着另一只沒穿上的鞋單腳跳到了房門邊,打開門看到房東端着一碗水餃,熱氣騰騰的打破了我心中的不可能。
房東對我說,今天冬至,剛包的水餃,趁熱吃。接下來的一秒,我在腦中飛速旋轉去思考,似乎想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去拒絕,可這個想法剛剛誕生,我就在心中給了自己一耳光。對啊,今天冬至了,這次我不能為自己找到任何一種理由開口拒絕,雙手接過連聲說謝謝並關上了房門。
坐在凳子上,看着眼前的這碗水餃陷入了沉思,我之所以會有拒絕的念頭,一是人都有不擅長接受外來的好意的本能,二是因為自己早上有很強的厭食欲,基本無法吃下任何東西,接過水餃的舉動就像一個善意的謊言,心里還是會有愧於這份心意的感覺。
無論如何都要吃一點,我這樣告訴自己,水餃在嘴里咀嚼着,因為厭食感以及味覺的錯亂,除了醋的酸味我沒能嘗出其它味道,只是吃了兩個已經到了極限。但如果現在出門上班,房東也許會納悶怎么吃得這么快,是不是沒吃?出於保險起見,我坐在床邊等了幾分鍾。因為我住一樓,與房東也就相隔一個房間,出門的時候又對着房東房間里大聲說了一聲謝謝。
走在上班的路上,心結慢慢打開,何必糾結那么多呢,吃不吃完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冬至的溫暖已經成功傳達到了,今天比平時晚到了公司十分鍾,無關要緊,因為有一個美好的開始。
貳 ❀ 吃的興趣
一直以來,我都不太擅長吃,或者說對於吃沒有太多的講究與興趣。早餐晚餐可以不吃,午餐也吃的簡單隨意。有時候會不切實際的想,如果人可以不吃東西就好了,能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不說,能多出很多零散的時間,在家也不會因為打游戲被我媽教育不等了你最后吃你去洗碗。出於對吃的不在意,所以每頓飯總是會快速解決,也因為這樣常常被同事吐槽,午飯在微波爐都沒熱好你這就吃完了。
我還是會羡慕對於吃有追求的那類人,第一次產生這種想法是在17年的十月,我辭掉了第一份前端工作暫時落腳在前同事那,晚上一同去吃飯,他念念道好久沒吃烤雞腿了等會買一份吧,我聽他這么說,心里也在忍不住問自己,我有沒有因為很久不吃而特別想去吃的食物呢?思索了一會還是得不到答案。我想,如果人有很想去吃的食物並能輕松吃到,一定會很快樂,這是簡單且容易得到的快樂,但我無緣這種快樂,所以才會心生羡慕。
幸運的是,在外工作的這些年也讓我對於吃的看法也有了少許轉變,比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元宵的湯圓。按讀書年紀的那些年,這些食物如若在家我是絕對不可能去碰的。但自從來了深圳,遠在千里之外,能回家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心里會覺得如果能在端午與家人一同吃粽子,這一刻與家人似乎產生了某種情感聯系,對於思家的情緒多少會有一些安慰。
基本上年年公司發的粽子月餅,處於對於節日的敬意,我總是會自己留一到兩個,其它的一並送給房東,讓一個人能接受在家不能接受的食物,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漂泊在外,生活果然還是需要一些儀式感。
叄 ❀ 聖誕節
說來也十分有趣,其實除了學生時代在平安夜偶爾收到蘋果以外,我並未慶祝過聖誕節,畢竟不屬於國內的傳統節日。但節日期間商家還是號召年輕人參與,有誰會與節日過不去呢?節日雖然與我無關,每當一年走到十二月,我心里對於平安夜與聖誕節總是有所期待,光是看到聖誕樹都會心生歡喜。
這似乎很難解釋,我也有去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非讓我去解釋這種心理,說到聖誕節,我會想到貓和老鼠有一集,聖誕節當晚tom將Jerry趕出門外,外面風雪交加tom又放心不下救回Jerry的溫柔。我會想到16年年底我在武漢找到了第一份前端工作,平安夜八點多加班回來路過光谷廣場,衣着艷麗年輕的男男女女手持熒光棒,頭戴發光麋鹿角的場景,我從人群中穿過,似乎也分享到了一些美好的氣息。人對於美好事物的向往都是共通的,這應該就是我為止開心的原因。
2020年還有一周就要結束了,想到了去年聖誕節的夜晚我一個人在房間學習正則寫博客從零開始學正則(六),如何提升正則准確性與效率,現在想想也覺得是非常不錯的回憶。元旦約了朋友一同吃飯慶祝新年,雖然被人請吃飯會很不樂意,但如果是請朋友吃飯還是會很積極,能讓身邊人快樂也是一種不錯的快樂,大概如此。
冬至,天氣越來越涼,遺憾的是深圳看不到雪,所以期待回家的那天。冬天其實也會有很多驚喜,比如夜晚的被子也會變的更暖更讓人心安。那么,期待2021大家都能有更好的開始,結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