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因特網基本概念
1、主機
連接在因特網上的計算機都稱為主機(host)。
2、 網絡
網絡(network)由若干結點(node)和連接這些結點的鏈路(link)組成。
互聯網由網絡組成
3、Internet和internet的區別
- internet(互聯網或互連網):通用名詞。它泛指由多個計算機網絡互連而成的網絡。
- Internet(因特網):專用名詞。它指當前全球最大的、開放的、由眾多網絡相互連接而成的特定計算機網絡,它采用 TCP/IP 協議族作為通信的規則,且其前身是美國的 ARPANET。
4、 ISP
目前因特網采用多層次 ISP 結構 。
4.1 ISP是什么?
ISP為因特網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可以看做是每個地方的網絡運營商,比如電信,移動等。每個區域會被分配一個網段,互不影響
4.2 如何通過ISP通信?
二、 因特網的組成
邊緣部分:連接到互聯網上的主機。用來進行通信和資源共享
核心部分:網絡+路由器。提供連通和交換
1、 因特網的邊緣部分
處在因特網邊緣的部分就是連接在因特網上的所有的主機。這些主機又稱為端系統(end system)。
1.1 端系統之間通信的方式
-
客戶服務器方式(C/S 方式)(Client/Server)
比如在瀏覽器中輸入地址,就會去訪問服務器中的資源
-
對等方式(P2P 方式)(Peer-to-Peer)
主機即是服務器又是客戶端。比如:F從C中下載一部分資源到本機,E又可以從F中下載這部分資源
2、 因特網的核心部分
網絡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網絡邊緣中的大量主機提供連通性,使邊緣部分中的任何一個主機都能夠向其他主機通信(即傳送或接收各種形式的數據)。
在網絡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實現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的關鍵構件,其任務是轉發收到的分組
2.1 交換是什么?
按照某種規則,動態的分配傳輸線路的資源
2.2 交換的三種方式
-
電路交換
面向連接(步驟:建立連接,通信,斷開連接)。比如:視頻或電話通話等。
-
分組交換
將較長的報文划分成較短的固定長度的數據段。然后再分次發送給接收端,接收端收到數據后再恢復成原來的報文
報文格式:
原報文:
現報文:(每個分組中攜帶目標地址信息)
-
報文交換
直接將一整個報文全部轉發
2.3 三種交換方式的比較
三、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從作用范圍
-
廣域網 WAN (Wide Area Network)
距離遠(>100m),花錢租帶寬(比如去向電信買寬帶)
-
局域網 LAN (Local Area Network)
覆蓋范圍小,自己花錢購買設備, 帶寬固定10M 100M 1000M,自己維護,最遠100m(比如學校里的網絡)
-
城域網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個人區域網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2、從使用者
- 公用網 (public network)
- 專用網 (private network)
如果本篇博客有任何錯誤和建議,歡迎大佬們批評指正
我是知逆,我們下期見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