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准備虛擬機VMware 和 Ubuntu,可以去網上尋找資源,也可以使用我的網盤分享資源
VMware14.1.8: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6H-eKbMllRL5DS0dUWYLOQ 提取碼:zmqu
Ubuntu16.04.4:鏈接:https://pan.baidu.com/s/1A25z0X7Q3kqtvwGap92s5A 提取碼:ydeg
1. 選擇創建虛擬機,選擇安裝系統的映像文件ISO
2. 輸入用戶名、密碼等
3. 選擇安裝位置,這個位置是存放創建的Ubuntu虛擬系統文件的位置
4. 選擇磁盤大小,最好不小於建議容量
5. 進入新建虛擬機向導,選擇進入自定義硬件,設置完成后點擊完成
6. 主要設置內存和處理器大小,根據個人需求自定義
7. 設置完成等待創建系統,大約需要等待20-40分鍾
8. 當看到這個界面時,說明Ubuntu虛擬機已經安裝成功,輸入用戶密碼進去系統
9. 如果出現這種,點擊了全屏任然無法真正全屏的現象
10. 選擇系統設置System Settings,選擇Displays項
11. 初始分辨率應為800*600,更改適合屏幕的分辨率,這里是1920*1080
12. 更改系統的日期和時間,選擇在settings中選擇Time&Date,手動輸入Beijing作為時區
13. 按照個人喜好設置日期時間顯示格式
14. 對於更喜歡喜歡使用中文的朋友,在settings中選擇Language Support,第一次進去可能需要安裝一些內容
15. 選擇安裝中文支持包,點擊Apply,然后等待下載中文相關的文件
16. 此時,中文支持包已經下載完畢,但使用的還不是中文,得設置一下
17. 鼠標左鍵點擊拖住中文包,移動到最頂上,默認使用的是第一個語言
18. 重啟虛擬機,等待設置生效,此時提醒內容已經變成中文,說明中文已經設置成功,系統會提示是否更新原命名的重要目錄名稱,根據個人喜好設置。
- 點擊更新名稱之后,原目錄會自動更名為指定的中文。
- 更推薦使用英文,習慣就好了,或者目錄文件最好使用英文命名。
19. 重啟再次進入系統后可以看見,內容已經切換成中文顯示
20. 可能發現沒有拼音輸入不了中文,選擇設置的文本輸入
21. 點擊 ‘+’ 去添加輸入法,系統自帶的英語一般都會有,可能找不到中文輸入法,可以下載
22. 找到 Language Support 並打開,查看是否有 fcitx ,如果有,設置為 fcitx 。如果沒有,則通過命令行(終端)手動安裝:sudo apt-get install fcitx。 可通過右鍵或首頁使用Ctrl+alt+T進入終端。若修復依賴關系(執行apt-get命令失敗后使用該命令,然后重新執行上一次失敗的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f。
23. 個人比較喜歡Google 輸入法,Googlepinyin 有基於 fcitx 框架的,也有基於 ibus 框架的。
- 直接安裝:sudo apt install fcitx-googlepinyin (如果安裝失敗提示 E: Unable to locate package fcitx-googlepinyin 時,先執行:sudo apt install fcitx,再執行sudo apt install fcitx-googlepinyin)
- 修復依賴關系:sudo apt-get install -f
24. 重啟系統生效,發現多出了一堆輸入法,保留需要的即可,建議使用Sunpinyin(Fcitx)或拼音(Fcitx)
25. 鍵盤建議使用 鍵盤-漢語,英語的鍵盤不能打印出 ~ 跟 # 符號,點擊輸入法圖標,選擇進入配置Fcitx
點擊 + 號,選擇 鍵盤-漢語,再選擇並點擊 - 號,刪除 鍵盤-英語(美國)
26. 使用Ctrl+Alt+T打開終端,發現字體太小了,鼠標移動到控制台上,右鍵點擊配置文件
可以設置自定義字體、光標形狀等
27. 現在可以使用Ubuntu了,下載軟件、設置文件夾、換個背景等等
- Ctrl+Alt可以跳出虛擬機
- Ctrl+Alt+T首頁進入終端
- 在終端中按 Ctrl+Shift+T 可以開多個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