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中根目錄下或者新掛載的磁盤目錄下有一個叫lost+found,它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你運行fsck命令(文件系統檢查和修復命令),它也許會找到一些數據碎片,這些文件碎片在硬盤中並沒有引用。特別的,fsck也許能找到看起來是完整的文件,但是在系統中沒有名字-一個inode但是不對應文件名。這個數據仍然占用硬盤空間,但是並不能通過正常方式訪問。

         lost+found目錄的文件通常是未鏈接的文件(名字已經被刪除),但是這些文件還被一些進程使用(數據沒有刪除),在突然關機時(內核panic或者突然斷電)出現。這些文件系統會自動刪除。

        當因為軟件或者硬件出現錯誤,導致文件系統不一致,也有可能把有問題的文件放到lost+found目錄。它提供了恢復丟失文件的一種方法。

 

        如果你不小心刪除了lost+found目錄,不能使用mkdir命令創建lost+found目錄,應該使用mklost+found命令創建它。

$ cd / $ sudo mklost+found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