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網概述


一、局域網概念

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是指將局部地理范圍內的計算機及網絡設備互相連接在一起,構成屬於一個單位或一個部門所有的計算機網絡。

局域網具有組建簡單、維護方便、傳輸速率高、出錯率低、網絡延時小等優點。

二、局域網協議IEEE802

局域網標准化委員會,簡稱IEEE 802委員會,專門負責局域網協議的制定,制定的一系列標准稱為IEEE 802標准,如圖2-1所示。

 

 

圖2-1 IEEE 802標准間的關系

如表2-1所示為IEEE 802.x規范,IEEE 802標准系列包括802.3局域網LAN標准、802.11無線局域網WLAN以及其他有線、無線通信標准。802.1標准是MAC層有局域網互聯需求時使用的規范,802.2標准是LLC層使用的規范,均為數據鏈路層標准。

表2- 1 IEEE 802.x規范

IEEE 802.x規范 規范內容
IEEE 802.1 MAC層使用規范
IEEE 802.2 LLC子層使用規范
IEEE 802.3 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控制方法,以及MAC子層和物理層的規范
IEEE 802.4 令牌總線網的訪問控制方法,以及MAC子層和物理層的規范
IEEE 802.5 令牌環網的訪問控制方法,以及MAC子層和物理層的規范
IEEE 802.6 城域網
IEEE 802.7 寬帶技術
IEEE 802.8 光纖技術
IEEE 802.9 綜合語音與數據局域網IVD LAN技術
IEEE 802.10 可互操作的局域網安全性規范SILS
IEEE 802.11 無線局域網技術
IEEE 802.12 優先級高速局域網(100Mbps)
IEEE 802.14 電纜電視(Cable-TV)

IEEE 802標准的局域網參考模型包含OSI/RM模型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的功能,如圖2-2所示。

局域網的物理層規定了所使用的信號、編碼和傳輸介質,數據鏈路層則為兩個網絡實體之間提供數據鏈路,包括連接鏈路的創建、維持和釋放。

為了邏輯鏈路控制(LLC, Logic Link Control)獨立出來形成一個單獨的子層,使數據幀的傳輸獨立於所采用的物理媒體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LLC子層與物理介質無關。

介質訪問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子層依賴於物理介質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圖2-2 IEEE 802參考模型及其與OSI參考模型對比

LLC子層向高層提供了一個或多個邏輯接口,這些接口被稱為服務訪問點(SAP,Service Access Point)。

SAP具有幀的接收和發送功能。

MAC子層在支持LLC層完成介質訪問控制功能時,可以提供多個可供選擇的介質訪問控制方式。IEEE 802標准設計了多種介質訪問控制方式,如CSMA/CD(Carrier Sense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令牌環和令牌總線等。

三、無線局域網

1.無線局域網的應用

無線局域網(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設備主要包括無線接入點、無線網卡、無線路由器、無線網關和無線網橋等。

無線局域網使用無線電波作為數據傳送的媒介,傳送距離一般在幾十米范圍內。

如圖2-3所示,無線局域網的主干網絡通常使用有線電纜,無線局域網用戶通過無線路由器,以ADSL等方式接入因特網。IEEE 802.11協議應用於無線局域網技術。

 

 

圖2-3 無線局域網環境

2.無線局域網標准

無線局域網的標准為IEEE 802.11,定義了介質訪問接入控制層和物理層。

IEEE制定了IEEE 802.11的兩個補充版本802.11a和802.11b。其中,802.11a定義了一個在5 GHz ISM頻段上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達54 Mbit/s的物理層;802.11b定義了一個在2.4 GHz的ISM頻段上的數據傳輸速率高達11 Mbit/s的物理層。

如表2-2所示為802.11標准系列中目前使用的4種基本標准的性能對比。

表2- 2 802.11無線標准性能對比

性能指標 802.11a 802.11b 802.11g 802.11n
數據速率 54 Mbit/s 11 Mbit/s 54 Mbit/s 248 Mbit/s
吞吐量 23 Mbit/s 4.3 Mbit/s 19 Mbit/s 74 Mbit/s
頻率 5 GHz 2.4 GHz 2.4 GHz 2.4 GHz/5 GHz
兼容性 與802.11g兼容 與802.11b兼容 與802.11a、802.11b和802.11g兼容
覆蓋范圍 35~120 m 38~140 m 38~140 m 70~250m
信道數 3 最高23 3 14
傳輸方式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頻分復用技術 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直接序列擴頻 DSSS/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直接序列擴頻 MIMO(Multiple-Input ultiple-Outpu)多輸入多輸出技術

無線網絡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安全性較差,用戶需要通過訪問點來訪問WLAN。

為了使用戶終端能夠輕松地找到無線接入點(AP,Access Point),AP會定期廣播信息,通知其服務設置標識符(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數據速率和其他信息。

IEEE 802.11定義了開放式認證和共享密鑰認證兩種方式對客戶端進行認證。開放式認證沒有安全性,共享密鑰認證使用靜態加密密鑰,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安全性,但安全性相對較低。

無線網絡安全協議可以提供加密、認證和入侵防護。

四、常見以太網種類

根據傳輸速率對以太網進行分類:

1.標准以太網

標准以太網的數據傳輸速率通常為10Mbps,采用CSMA/CD協議,主要使用雙絞線與同軸電纜兩種傳輸介質。

根據 IEEE 802.3標准的規定,目前用於10Mbps以太網的線纜包括10Base-5 粗同軸電纜、10Base-2細同軸電纜和10Base -T 雙絞線。

標准以太網遵循IEEE 802.3標准,具體分類如表2-3所示。

表2- 310Mbit/s以太網屬性

以太網類型 距離限制 線纜類型 接口類型 物理拓撲 邏輯拓撲
10Base-5 500m 粗同軸電纜--50Ω AUI 總線 總線
10Base-2 185m 細同軸電纜 BNC 總線 總線
10Base-T 100m 非屏蔽雙絞線(3類、4類、5類) RJ-45 總線(集線器) 總線

2.快速以太網

傳輸速率為100Mbps的以太網稱為百兆以太網或快速以太網,遵循IEEE 802.3u標准。IEEE 802.3u標准在MAC子層仍采用CSMA/CD協議,並保留了原始的IEEE 802.3標准所規定的數據幀格式。

如表2-4所示,快速以太網可分為三個子類:100BASE-TX、100BASE-FX和100BASE-T4。

表2- 4快速以太網分類

以太網類型 距離限制 線纜類型 接口類型 物理拓撲 邏輯拓撲
100BASE-TX 100m UTP 5類 RJ-45 星型(集線器) 總線
100BASE-FX 半雙工400m,全雙工2 000m MMF 62.5/125μm帶SC或ST連接器 RJ-45 星型(集線器) 總線
100BASE-T4 100m UTP 3類、4類、5類 RJ-45 星型(集線器) 總線

3.千兆以太網

千兆以太網,也稱吉比特以太網(Gigabit Ethernet),遵循IEEE 802.3z標准,可以在全雙工及半雙工兩種模式下工作。千兆以太網根據所使用的傳輸介質不同,可細分為:

1)1000BASE-SX:用於承載數據的光信號的波長為850 nm。使用纖芯直徑為50μm的多模光纖時,傳輸距離為550 m;使用纖芯直徑為62.5μm的多模光纖時,傳輸距離為275 m。

2)1000BASE-LX:用於承載數據的光信號的波長在1270~1355 nm。使用纖芯直徑為50μm或62.5μm的多模光纖時,傳輸距離為550 m;使用纖芯直徑為10μm的單模光纖時,傳輸距離為5 km。

3)1000BASE-CX:使用超5類屏蔽雙絞線作為傳輸介質,傳輸距離為25 m。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