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回調函數的理解與使用


一、回調函數就是一個通過函數指針調用的函數。如果你把函數的指針(地址)作為參數傳遞給另一個函數,當這個指針被用來調用其所指向的函數時,我們就說這是回調函數。回調函數不是由該函數的實現方直接調用,而是在特定的事件或條件發生時由另外的一方調用的,用於對該事件或條件進行響應。 
回調函數機制: 
1、定義一個函數(普通函數即可); 
2、將此函數的地址注冊給調用者; 
3、特定的事件或條件發生時,調用者使用函數指針調用回調函數。 
注:為什么要特定事件或條件發生?不應該隨時都可以調用回調函數嗎? 
以下是回調函數的兩種使用方式(簡單理解): 
1、

#include <stdio.h> typedef int(*callback)(int,int); int add(int a,int b,callback p){ return (*p)(a,b); } int add(int a,int b){ return a+b;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s[]){ int res = add(4,2,add); printf("%d\n",res); return 0; }

在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我們定義了一個callbak的函數指針,參數為兩個int,返回值為int,通過調用函數地址來進行簡單的相加運算。 
2、

#include <stdio.h> typedef int (callBack)(const void *buffer,size_t size,char *p_out); void callFunc(callBack *consume_bytes, char *p_out) { printf("callFunc\n"); const void *buffer = NULL; consume_bytes(buffer,0,p_out); //傳入值可以隨便填 } int callBackFunc(const void *buffer, size_t size, char *p_out){ printf("callBackFunc\n"); memset(p_out,0x00,sizeof(char)*100); strcpy(p_out,"encoderCallback:this is string."); return 1;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s[]){ char p_out[100]; callFunc(callBackFunc,p_out); printf("%s\n",p_out); return 0; }

可以把回調函數和調用函數封裝承類再調用。

二、在理解“回調函數”之前,首先討論下函數指針的概念。

函數指針

(1)概念:指針是一個變量,是用來指向內存地址的。一個程序運行時,所有和運行相關的物件都是需要加載到內存中,這就決定了程序運行時的任何物件都可以用指針來指向它。函數是存放在內存代碼區域內的,它們同樣有地址,因此同樣可以用指針來存取函數,把這種指向函數入口地址的指針稱為函數指針。

(2)先來看一個Hello World程序: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然后,采用函數調用的形式來實現:

復制代碼
void Invoke(char* s);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voke("Hello World!\n");
return 0;
}

void Invoke(char* s)
{
printf(s);
}
復制代碼

      用函數指針的方式來實現:

復制代碼
void Invoke(char* s);

int main()
{
void (*fp)(char* s); //聲明一個函數指針(fp)
fp=Invoke; //將Invoke函數的入口地址賦值給fp
fp("Hello World!\n"); //函數指針fp實現函數調用
return 0;
}

void Invoke(char* s)
{
printf(s);
}
復制代碼

      由上知道:函數指針函數的聲明之間唯一區別就是,用指針名(*fp)代替了函數名Invoke,這樣這聲明了一個函數指針,然后進行賦值fp=Invoke就可以進行函數指針的調用了。聲明函數指針時,只要函數返回值類型、參數個數、參數類型等保持一致,就可以聲明一個函數指針了。注意,函數指針必須用括號括起來 void (*fp)(char* s)。

     實際中,為了方便,通常用宏定義的方式來聲明函數指針,實現程序如下:

復制代碼
typedef void (*FP)(char* s);
void Invoke(char* s);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FP fp; //通常是用宏FP來聲明一個函數指針fp
fp=Invoke;
fp("Hello World!\n");
return 0;
}

void Invoke(char* s)
{
printf(s);
}
復制代碼

 

函數指針數組

      下面用程序對函數指針數組來個大致了解:

復制代碼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void (*FP)(char* s);
void f1(char* s){cout<<s;}
void f2(char* s){cout<<s;}
void f3(char* s){cout<<s;}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void* a[]={f1,f2,f3}; //定義了指針數組,這里a是一個普通指針
a[0]("Hello World!\n"); //編譯錯誤,指針數組不能用下標的方式來調用函數

FP f[]={f1,f2,f3}; //定義一個函數指針的數組,這里的f是一個函數指針
f[0]("Hello World!\n"); //正確,函數指針的數組進行下標操作可以進行函數的間接調用

return 0;
}
復制代碼

 

回調函數

(1)概念:回調函數,顧名思義,就是使用者自己定義一個函數,使用者自己實現這個函數的程序內容,然后把這個函數作為參數傳入別人(或系統)的函數中,由別人(或系統)的函數在運行時來調用的函數。函數是你實現的,但由別人(或系統)的函數在運行時通過參數傳遞的方式調用,這就是所謂的回調函數。簡單來說,就是由別人的函數運行期間來回調你實現的函數。

(2)標准Hello World程序: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將它修改成函數回調樣式:

復制代碼
//定義回調函數
void PrintfText()
{
printf("Hello World!\n");
}

//定義實現回調函數的"調用函數"
void CallPrintfText(void (*callfuct)())
{
callfuct();
}

//在main函數中實現函數回調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CallPrintfText(PrintfText);
return 0;
}
復制代碼

      修改成帶參的回調樣式:

復制代碼
//定義帶參回調函數
void PrintfText(char* s)
{
printf(s);
}

//定義實現帶參回調函數的"調用函數"
void CallPrintfText(void (*callfuct)(char*),char* s)
{
callfuct(s);
}

//在main函數中實現帶參的函數回調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CallPrintfText(PrintfText,"Hello World!\n");
return 0;
}
復制代碼
 

      至此,對回調函數應該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改變自己,從現在做起-----------久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