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啟動是操作系統安裝和系統維護的最重要、最方便的手段,在只有傳統BIOS引導啟動的時代,啟動U盤只需做成BIOS啟動的方式,現在,隨着UEFL啟動的普及發展,我們也需要相應制作UEFI啟動的U盤。毫無疑問,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能制作一個具有UEFI和BIOS雙啟動的U盤,這樣隨身一個U盤,就可以輕松面對所有的電腦。
一、硬盤的兩種分區和引導方式
大家知道,硬盤的分區方式有兩種,MBR分區和GPT分區。傳統的分區方式是MBR方式,MBR為Main Booting Record主引導記錄的縮寫,引導的方式是所謂的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近幾年發展的趨勢是硬盤GPT分區,GPT為GUID Partition Table全局唯一標識分區表的縮寫,是不同於MBR的另一種分區方式,這種GPT分區方式支持更大容量的硬盤,具有更強大的開發功能,引導的方式也不同於傳統的BIOS, GPT分區下的硬盤引導啟動方式變成了所謂UEFI方式,UEFI是Unified ExtensibleFirmware Interface的縮寫,即“統一的可擴展固件接口”,這是一種詳細描述全新類型接口的標准,是適用於電腦的標准固件接口,目的就是旨在代替傳統BIOS。可以預見,硬盤傳統的MBR+BIOS的引導啟動模式將逐步被GPT+ UEFI模式取代。鑒於目前這兩種引導方式的用戶量都很大(64位WIN7/ WIN8/WIN8.1/WIN10以上版本電腦預裝的程序大都是UEFI引導啟動方式,對於Ghost封裝系統而言,不管是64位還是32位,全部采用的是BIOS方式),因此,制作一個隨身攜帶的UEFL和BIOS雙啟動U盤是很必要的,會給你維護電腦帶來很大的方便。
二 U盤雙啟動的制作原理
制作啟動U盤即把操作系統(或安裝程序)安裝在U盤,道理上類似於把操作系統安裝在硬盤的過程,可以采用軟碟通Ultraiso一類的軟件寫入硬盤映像,實際上更多朋友采用的是方便的“深度/大白菜”等一鍵制作工具。U盤具有何種(UEFI還是BIOS)引導方式,取決於我們寫入的引導文件類型。一般我們制作的是UEFI或是BIOS單一的啟動U盤,如果我們要制作UEFI加BIOS雙啟動的U盤,就要給U盤預置兩個能啟動的操作系統,首先就要把U盤化成兩個區,這要用到量產工具對U盤進行量產操作。所謂的量產就是給U盤刷底層的固件,即底層的數據或程序,量產的初始化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對U盤進行修復,此外,量產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即可以改變U盤的模式,添加ISO文件后,變成USB-CDROM的格式,數據的安全性得到根本保障,不會受到病毒的攻擊,如果添加的文件是操作系統的ISO文件,就變成了可啟動的U盤了。我們還可以只把U盤的一部分划出來添加Winpe或其他操作系統ISO文件變成USB一CDROM的格式,剩余的部分當成正常的U盤來使用,用來存儲文件,在系統下U盤可以看到兩個獨立的盤符,如USB-CDROM加USB模式,完成兩個分區的划分,如果我們進一步把USB部分用制作軟件制作成可以啟動的U盤模式,那就制作成了雙啟動的U盤。
三 具有UEEI和BLOS功能的雙啟動U盤制作實例
下面通過一個實際例子具體說明制作雙啟動U盤的一般步驟。
准備的原料:U盤一枚(本例為聯想IT1167B的U盤,容量為4GB)。深度UEFI版U盤制作工具:本例為USD V3 UEFI版本。U盤量產工具:本例為UFDutility_v3.4.8.0。
1.制作UEFI的ISO文件
首先到U深度官網下載UEF1版U深度安裝包,下載完成后雙擊安裝包,並且在所看到的界面上可直接點擊立即安裝,把U深度UEF1版U盤啟動盤制作工具安裝至電腦當中,點擊“立即體驗”可直接打開所安裝好的U深度UEFI版U盤啟動盤制作工具。
在打開的軟件主菜單界面中,依次點擊“U盤啟動ISO。模式”,接着點擊“一鍵生成ISO文件”將制作時需要的ISO鏡像文件進行生成,路徑可自由設置,如圖1所示。生成大概需要15s~30s:左右的時間耐心等待生成過程結束即可。
提示:如果僅僅做一個單獨UEFI啟動的U盤,ISO文件生成完成后就可以點擊第二步進行U盤制作了,此時將事前准備好的U盤連接電腦USB接口,連接成功后,瀏覽找到第一步制作的ISO文件的路徑(或者網上下載的系統ISO文件也可以,可以用來直接裝系統),我們便可以點擊提示窗口中的確定按妞,並點擊下方的“一鍵制作啟動U盤”,進行下一步的操作,制作出一般的UEFI單啟動U盤。
但這里我們是要雙啟動的U盤,就不再繼續第二步U盤制作的步驟,而是要用下面量產的方式來添加上述第一步制作的ISO文件。
2.制作USB-COROM分區,實現USB-COROM UEFI啟動
下載“UFDutility_v3.4.8.0量產工具’' [UFDutility(UFD代表USBFlash Disk)是圖形界面的U盤量產工具],相比傳統的量產工具,操作方便,形象直觀,一目了然。
插上U盤,運行UFDutility程序。如果沒有可操作的U盤,將提示無U盤插入,如果是可操作的U盤將會出現如圖2所示的工具條界面。
點擊工具條上的“自動執行管理員(Autorun Manager)”按鈕,彈出以下窗口,點擊映像欄“選擇添加ISO文件”按鈕。
映像欄選擇上一步驟准備好的系統鏡像文件USD.ISO,點擊"OK"。在彈出加載ISO文件后的窗口,可以看出CDROM划出了518M的空間,公共區(publ)的空間相應減少。
點擊“燒錄”按鈕,彈出對話框,提示保存資料,如圖3所示。
耐心等待,USD ROM啟動分區制作完成。點擊“OK”完成。完成后,重新插拔U盤,如圖所示“我的電腦”里就出現了CD驅動器(H:)UEFL+BIOS和可移動磁盤((J:)兩個盤符。U盤變成了兩個分區:一個能UEFI啟動的USB -CDROM分區和一個USB分區,如圖4所示。

3.制作USB-HDD啟動盤
接下來將剩余的USB分區制作成USB-HDD啟動模式,運行U盤啟動盤制作工具UEFI版本(用普通裝機版本也可以),選擇默認模式,u盤選擇剩余的J分區,直接選擇“一鍵制作啟動u盤”即可,如圖5所示。注意:不管是UEFI版本還是普通的版本,上述默認一鍵制作模式制作出來的啟動U盤是BIOS啟動,而不是UEFI啟動。

至此,一個具有UEFI模式和傳統BIOS模式的雙啟動功能U盤就制作成功,USB -CDROM模式為UEFI模式,USB-HDD模式為傳統BIOS模式。兩種啟動方式共占去約1GB的空間,USB -CDROM的安全性自不待言,USB -HDD模式也是將系統隱藏,因此堪稱完美。開機連續點擊功能按鈕(如“F12”等,隨機型而異)可方便實現啟動選擇,此U盤在多台戴爾一、聯想,和各種兼容機上實驗均成功啟動。
小結:制作雙啟動U盤並不困難,有興趣的朋友不姑一試。這里關健是要找到合適的量產工具,實踐中發現個別類型的U盤量產工具在網上找不到,那就無法進行雙啟動制作,因此要盡量購買哪些量產工具容易獲得的U盤,本例所述的圖形界面的U盤量產工具就是不錯的選擇,功能強大,使用更方便,這不僅利於我們研究開發,也利於U盤的維修。
出處:http://www.gzweix.com/article/sort0247/sort0268/sort0388/info-298091.html
====================================================================================
oscdimg 2.56 微軟雙啟動光盤制作工具
我們先來看下OSCDIMG工具的使用幫助說明吧!~ ![]() 附件包含 oscdimg 2.56 x86和x64兩個版本,以及詳細PDF文檔。oscdimg是制作BIOS和UEFI雙啟動光盤唯一的工具。 ![]()
雙啟動ISO制作參數 虛擬機UEFI啟動成功! 制作的ISO用UltraISO打開后的各項參數 ![]() ![]() 注意:制作成功后的ISO不要用UltraISO編輯,否則可能會導致UEFI無法啟動。 再次說明:微軟官方的原版ISO也是用的OSCDIMG制作,參數同上。 ![]() ![]() oscdimg猛戳這里下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