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關概念
-
什么是常量
用final修飾的成員變量表示常量,值一旦給定就無法改變!
final修飾的變量有三種:靜態變量、實例變量和局部變量,分別表示三種類型的常量。 -
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
在Class文件結構中,最頭的4個字節用於存儲魔數Magic Number,用於確定一個文件是否能被JVM接受,再接着4個字節用於存儲版本號,前2個字節存儲次版本號,后2個存儲主版本號,再接着是用於存放常量的常量池,由於常量的數量是不固定的,所以常量池的入口放置一個U2類型的數據(constant_pool_count)存儲常量池容量計數值。
常量池主要用於存放兩大類常量:字面量(Literal)和符號引用量(Symbolic References),字面量相當於Java語言層面常量的概念,如文本字符串,聲明為final的常量值等,符號引用則屬於編譯原理方面的概念,包括了如下三種類型的常量:
-
類和接口的全限定名
-
字段名稱和描述符
-
方法名稱和描述符
-
方法區中的運行時常量池
運行時常量池是方法區的一部分。
CLass文件中除了有類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還有一項信息是常量池,用於存放編譯期生成的各種字面量和符號引用,這部分內容將在類加載后進入方法區的運行時常量池中存放。
運行時常量池相對於CLass文件常量池的另外一個重要特征是具備動態性,Java語言並不要求常量一定只有編譯期才能產生,也就是並非預置入CLass文件中常量池的內容才能進入方法區運行時常量池,運行期間也可能將新的常量放入池中,這種特性被開發人員利用比較多的就是String類的intern()方法。 -
常量池的好處
常量池是為了避免頻繁的創建和銷毀對象而影響系統性能,其實現了對象的共享。
例如字符串常量池,在編譯階段就把所有的字符串文字放到一個常量池中。
(1)節省內存空間:常量池中所有相同的字符串常量被合並,只占用一個空間。
(2)節省運行時間:比較字符串時,==比equals()快。對於兩個引用變量,只用==判斷引用是否相等,也就可以判斷實際值是否相等。 -
雙等號==的含義
基本數據類型之間應用雙等號,比較的是他們的數值。
復合數據類型(類)之間應用雙等號,比較的是他們在內存中的存放地址。
二.8種基本類型的包裝類和常量池
-
java中基本類型的包裝類的大部分都實現了常量池技術,
即Byte,Short,Integer,Long,Character,Boolean;
這5種包裝類默認創建了數值[-128,127]的相應類型的緩存數據,但是超出此范圍仍然會去創建新的對象。
兩種浮點數類型的包裝類Float,Double並沒有實現常量池技術。
應用常量池的場景
(1)Integer i1=40;
Java在編譯的時候會直接將代碼封裝成Integer i1=Integer.valueOf(40);
,從而使用常量池中的對象。
(2)Integer i1 = new Integer(40);
這種情況下會創建新的對象。
4.Integer比較更豐富的一個例子
釋:語句i4 == i5 + i6
,因為+這個操作符不適用於Integer對象,首先i5和i6進行自動拆箱操作,進行數值相加,即i4 == 40
。然后Integer對象無法與數值進行直接比較,所以i4自動拆箱轉為int值40,最終這條語句轉為40 == 40
進行數值比較。
Java中的自動裝箱與拆箱
三.String類和常量池
-
String對象創建方式
這兩種不同的創建方法是有差別的,第一種方式是在常量池中拿對象,第二種方式是直接在堆內存空間創建一個新的對象。
只要使用new方法,便需要創建新的對象。
-
連接表達式 +
(1)只有使用引號包含文本的方式創建的String對象之間使用“+”連接產生的新對象才會被加入字符串池中。
(2)對於所有包含new方式新建對象(包括null)的“+”連接表達式,它所產生的新對象都不會被加入字符串池中。
java基礎:字符串的拼接
-
特例1
A和B都是常量,值是固定的,因此s的值也是固定的,它在類被編譯時就已經確定了。也就是說:String s=A+B; 等同於:String s="ab"+"cd";
-
特例2
A和B雖然被定義為常量,但是它們都沒有馬上被賦值。在運算出s的值之前,他們何時被賦值,以及被賦予什么樣的值,都是個變數。因此A和B在被賦值之前,性質類似於一個變量。那么s就不能在編譯期被確定,而只能在運行時被創建了。
-
String s1 = new String("xyz");
**創建了幾個對象? **
考慮類加載階段和實際執行時。
(1)類加載對一個類只會進行一次。"xyz"在類加載時就已經創建並駐留了(如果該類被加載之前已經有"xyz"字符串被駐留過則不需要重復創建用於駐留的"xyz"實例)。駐留的字符串是放在全局共享的字符串常量池中的。
(2)在這段代碼后續被運行的時候,"xyz"字面量對應的String實例已經固定了,不會再被重復創建。所以這段代碼將常量池中的對象復制一份放到heap中,並且把heap中的這個對象的引用交給s1 持有。
這條語句創建了2個對象。 -
java.lang.String.intern()
運行時常量池相對於CLass文件常量池的另外一個重要特征是具備動態性,Java語言並不要求常量一定只有編譯期才能產生,也就是並非預置入CLass文件中常量池的內容才能進入方法區運行時常量池,運行期間也可能將新的常量放入池中,這種特性被開發人員利用比較多的就是String類的intern()方法。
String的intern()方法會查找在常量池中是否存在一份equal相等的字符串,如果有則返回該字符串的引用,如果沒有則添加自己的字符串進入常量池。
4.字符串比較更豐富的一個例子
有完整的Java初級,高級對應的學習路線和資料!專注於java開發。分享java基礎、原理性知識、JavaWeb實戰、spring全家桶、設計模式、分布式及面試資料、開源項目,助力開發者成長!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碼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