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entOS 6
Linux的free命令詳解
如下顯示free是顯示的當前內存的使用,-m的意思是M字節來顯示內容.我們來一起看看.
[root@localhost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ached
Mem: 1907576 802192 1105384 0 36856 419300
-/+ buffers/cache: 346036 1561540
Swap: 2097144 0 2097144
第一部分Mem行:
total 內存總數: 1002M
used 已經使用的內存數: 769M
free 空閑的內存數: 232M
shared 當前已經廢棄不用,總是0
buffers Buffer 緩沖內存數: 62M
cached Page 緩存內存數:421M
關系:total(1002M) = used(769M) + free(232M)
第二部分(-/+ buffers/cache):
(-buffers/cache) used內存數:286M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used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 free內存數: 715M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free + buffers + cached)
可見-buffers/cache反映的是被程序實實在在吃掉的內存,而+buffers/cache反映的是可以挪用的內存總數.
第三部分是指交換分區, 我想不講大家都明白.
我想大家看了上面,還是很暈.第一部分(Mem)與第二部分(-/+ buffers/cache)的結果中有關used和free為什么這么奇怪.
其實我們可以從二個方面來解釋.
對操作系統來講是Mem的參數.buffers/cached 都是屬於被使用,所以它認為free只有232.
對應用程序來講是(-/+ buffers/cach).buffers/cached 是等同可用的,因為buffer/cached是為了提高程序執行的性能,當程序使用內存時,buffer/cached會很快地被使用.
所以,以應用來看看,以(-/+ buffers/cache)的free和used為主.所以我們看這個就好了.另外告訴大家一些常識.Linux為了提高磁盤和內存存取效率, Linux做了很多精心的設計, 除了對dentry進行緩存(用於VFS,加速文件路徑名到inode的轉換), 還采取了兩種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前者針對磁盤塊的讀寫,后者針對文件inode的讀寫.這些Cache能有效縮短了 I/O系統調用(比如read,write,getdents)的時間.
記住內存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看的.不象windows,無論你的真實物理內存有多少,他都要拿硬盤交換文件來讀.這也就是windows為什么常常提示虛擬空間不足的原因.你們想想,多無聊,在內存還有大部分的時候,拿出一部分硬盤空間來充當內存.硬盤怎么會快過內存.所以我們看linux,只要不用swap的交換空間,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內存太少.如果常常swap用很多,可能你就要考慮加物理內存了.這也是linux看內存是否夠用的標准哦.
二:CentOS 7
命令語法
- free (選項)
命令選項
- -b:以Byte為單位顯示內存使用情況;
- -k:以KB為單位顯示內存使用情況;
- -m:以MB為單位顯示內存使用情況;
- -o:不顯示緩沖區調節列;
- -s<間隔秒數>:持續觀察內存使用狀況;
- -t:顯示內存總和列;
#以MB為單位查看系統內存資源占用情況
[root@CentOS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993 366 250 62 376 404
Swap: 0 0 0
Mem:表示物理內存統計,此示例中有988MB。
Swap: 表示硬盤上交換分區的使用情況,如剩余空間較小,需要留意當前系統內存使用情況及負載。
第1行數據993(total)表示物理內存總量,366(used)表示總計分配給緩存(包含buffers與cache)使用的數量,但其中可能部分緩存並未實際使用,250(free)表示未被分配的內存。shared為62表示共享內存,376表示系統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數量,404表示系統分配但未被使用的available數量。
buffers 與 cached 的區別
對於應用程序來說,buffers/cached 是等於可用的,
因為buffer/cached是為了提高文件讀取的性能,
當應用程序需要用到內存的時候,buffer/cached會很快地被回收。
所以從應用程序的角度來說 可用內存=free +buffers+cached.
buffers是指用來給塊設備做的緩沖大小,
他只記錄文件系統的metadata以及 tracking in-flight pages.
cached是用來給文件做緩沖。
那就是說:buffers是用來存儲,目錄里面有什么內容,權限等等。
而cached直接用來記憶我們打開的文件,如果你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生效,
可以試一下,先后執行兩次命令#man X ,可以明顯的感覺到第二次的開打的速度快很多。
共享內存指 (shared memory)在多處理器的計算機系統中,可以被不同中央處理器(CPU)訪問的大容量內存。由於多個CPU需要快速訪問存儲器,這樣就要對存儲器進行緩存(Cache)。任何一個緩存的數據被更新后,由於其他處理器也可能要存取,共享內存就需要立即更新,否則不同的處理器可能用到不同的數據。共享內存是 Unix下的多進程之間的通信方法 ,這種方法通常用於一個程序的多進程間通信,實際上多個程序間也可以通過共享內存來傳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