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將一個域名的訪問跳轉到另一個域名


nginx將一個域名的訪問跳轉到另一個域名

由於線上環境的域名需要替換,需要將舊域名test.xx.com跳轉到新域名test.yy.com

在線上nginx中,是將80和443配置在一個conf文件中,現在需要訪問舊的http就跳轉到新的http,訪問舊的https就跳轉到新的https,在線上環境重新配置了一個conf來進行測試,驗證通過,測試成功了兩種方法,使用到了nginx自帶的變量。

在網上找了一些nginx內置變量的匯總如下:

  1.  
    nginx的配置文件中可以使用的內置變量以美元符$開始,也有人叫全局變量。其中,部分預定義的變量的值是可以改變的。
  2.  
     
  3.  
    $arg_PARAMETER 這個變量值為:GET請求中變量名PARAMETER參數的值。
  4.  
     
  5.  
    $args 這個變量等於GET請求中的參數。例如,foo= 123&bar=blahblah;這個變量只可以被修改
  6.  
     
  7.  
    $binary_remote_addr 二進制碼形式的客戶端地址。
  8.  
     
  9.  
    $body_bytes_sent 傳送頁面的字節數
  10.  
     
  11.  
    $content_length 請求頭中的Content-length字段。
  12.  
     
  13.  
    $content_type 請求頭中的Content-Type字段。
  14.  
     
  15.  
    $cookie_COOKIE cookie COOKIE的值。
  16.  
     
  17.  
    $document_root 當前請求在root指令中指定的值。
  18.  
     
  19.  
    $document_uri 與$uri相同。
  20.  
     
  21.  
    $host 請求中的主機頭(Host)字段,如果請求中的主機頭不可用或者空,則為處理請求的server名稱(處理請求的server的server_name指令的值)。值為小寫,不包含端口。
  22.  
     
  23.  
    $hostname 機器名使用 gethostname系統調用的值
  24.  
     
  25.  
    $http_HEADER HTTP請求頭中的內容,HEADER為HTTP請求中的內容轉為小寫,-變為 _(破折號變為下划線),例如:$http_user_agent(Uaer-Agent的值), $http_referer...;
  26.  
     
  27.  
    $sent_http_HEADER HTTP響應頭中的內容,HEADER為HTTP響應中的內容轉為小寫,-變為 _(破折號變為下划線),例如: $sent_http_cache_control, $sent_http_content_type...;
  28.  
     
  29.  
    $is_args 如果$args設置,值為 "?",否則為""。
  30.  
     
  31.  
    $limit_rate 這個變量可以限制連接速率。
  32.  
     
  33.  
    $nginx_version 當前運行的nginx版本號。
  34.  
     
  35.  
    $query_string 與$args相同。
  36.  
     
  37.  
    $remote_addr 客戶端的IP地址。
  38.  
     
  39.  
    $remote_port 客戶端的端口。
  40.  
     
  41.  
    $remote_user 已經經過Auth Basic Module驗證的用戶名。
  42.  
     
  43.  
    $request_filename 當前連接請求的文件路徑,由root或 alias指令與URI請求生成。
  44.  
     
  45.  
    $request_body 這個變量( 0.7.58+)包含請求的主要信息。在使用proxy_pass或fastcgi_pass指令的location中比較有意義。
  46.  
     
  47.  
    $request_body_file 客戶端請求主體信息的臨時文件名。
  48.  
     
  49.  
    $request_completion 如果請求成功,設為 "OK";如果請求未完成或者不是一系列請求中最后一部分則設為空。
  50.  
     
  51.  
    $request_method 這個變量是客戶端請求的動作,通常為GET或POST。
  52.  
     
  53.  
    包括 0.8.20及之前的版本中,這個變量總為main request中的動作,如果當前請求是一個子請求,並不使用這個當前請求的動作。
  54.  
     
  55.  
    $request_uri 這個變量等於包含一些客戶端請求參數的原始URI,它無法修改,請查看$uri更改或重寫URI。
  56.  
     
  57.  
    $scheme 所用的協議,比如http或者是https,比如rewrite ^(.+)$ $scheme ://example.com$1 redirect;
  58.  
     
  59.  
    $server_addr 服務器地址,在完成一次系統調用后可以確定這個值,如果要繞開系統調用,則必須在listen中指定地址並且使用bind參數。
  60.  
     
  61.  
    $server_name 服務器名稱。
  62.  
     
  63.  
    $server_port 請求到達服務器的端口號。
  64.  
     
  65.  
    $server_protocol 請求使用的協議,通常是HTTP/ 1.0或HTTP/1.1。
  66.  
     
  67.  
    $uri 請求中的當前URI(不帶請求參數,參數位於$args),不同於瀏覽器傳遞的$request_uri的值,它可以通過內部重定向,或者使用index指令進行修改。不包括協議和主機名,例如/foo/bar.html

測試成功的兩種配置為:

1、使用端口判斷跳轉

  1.  
    if ($server_port = 80 ) {
  2.  
    return 301 http://www.jk.com;
  3.  
    }
  4.  
     
  5.  
    if ($server_port = 443 ) {
  6.  
    return 301 https://www.jk.com;
  7.  
    }

2、使用判斷協議來跳轉

  1.  
    location = / {
  2.  
    rewrite ^(.+)$ $scheme://www.jk.com$1 redirect;
  3.  
    }

都可以將 http 跳轉到http   https跳轉到https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