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本人剛剛參加完2020年11月的CKA認證考試,由於報名時是去年12月(拖了快一年),當時還沒有中國代理區的考試選項,所以仍舊是考的英語。大體步驟網上已經有不少介紹了,這里推薦幾篇文章。
但這些文章所述基本都是2020年9月1日考試改版前的情況,這里博主主要補充一些新版考試里有變化的點
考試變化
- 考試時間由3小時變為2小時,相應的,題目數量也由25題減至17題。
- 考綱較網上流傳的也有不少變化,考前一定要去這里看看最新版。博主就是因為沒有去看考綱,備考時漏了一些知識點,考試時被動了。
- 考試時可參考網站不僅https://kubernetes.io/docs/,還有https://github.com/kubernetes/, https://kubernetes.io/blog/(包括不同語言),有些教程只提了第一個。當然discuss這種社區交流肯定是不能參考的。
- 可以有水瓶,也可以喝水,並不是不能喝,只是水瓶和飲料都得是透明無字的;當然東西還是不能吃。
考試注意事項
其他教程中同樣說了不少,博主這里補充一些實際考試時遇到的情況。
- 試前核對姓名,英文名就是你護照上的名。
- 攝像頭清晰度最好高一點。因為博主考試用的MacBook攝像頭比較模糊,屋里光線也不太好,面試官確認證件花了很長時間;另外攝像頭獨立的會好一點,因為在確認場地情況時面試官會要求攝像頭拍一圈(屋子,桌子面,桌底),舉着筆記本轉還是比較費事的。
- 旁邊不能有說話聲,自己也不能說話,自言自語也不行。
- 考試開始前面試官會將很多考試環境准備工作,照做就行,然后不要急着去點這點那,不是所有的框都是“確定”選項的。在考試正式開始后,面試官就不會回答考試問題了,所以有不明白的抓緊問。
- 面試官在剩余時間1小時/半小時/15分鍾時會有提示,考試界面左上角也有一個剩余時間的進度條。
- 沒搞定的題可以打Flag了,在下拉菜單回顧時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點系統做的比較好。
- 考試提供的集群是Ubuntu系統的。
- 進行操作的節點貌似不是Master節點......有些需要登錄到Master節點操作的題目會有提示。
遇到的坑
答題中遇到了好幾次備考環節沒注意的情況,這里記錄一下。
- 沒准備的知識點,真題里沒涉及到(真題比較老),有:
- 使用 RBAC 鑒權
- 為 Pod 配置服務賬戶(與1結合)
- 網絡策略(考的策略比文檔中的復雜,不是改改就搞定的)
- 日志架構(考的sidecar容器)
- Ingress
- 升級 kubeadm 集群(包括升級kubectl, kubelet)
- 有說某某文件已存在的,但實際文件所在目錄還沒創建,需要手動mkdir.
- 自動補全source <(kubectl completion bash)沒起效,不知道怎么回事。
- 驅逐節點時光kubectl drain <NODENAME> 不成功,要加上--ignore-daemonsets=true --delete-local-data=true
- 考試提供的k8s版本是1.19,網上教程里(包括官方文檔)有一些命令的API在新版本中已經過期了,比如kubectl run的--generator參數已經完全棄用,--dry-run也被建議替換。
答題注意點
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這里挑一些感受比較深的說一說。
- 命令行確實會比寫yaml方便,雖然官方文檔里很多現成yaml,但查找復制編輯也要花時間的。創建pod用kubectl run,創建deploy用kubectl create(create還能創建不少別的玩意),創建service用expose。忘了具體用法善用--help
- 也別啥都想命令行,比如在一個pod里加多容器那個,命令行是不行的,老老實實改yaml
- 用kubectl edit改配置時,如果語法有錯誤會直接跳回編輯界面,文件頂端會以注釋方式寫出改的錯在哪兒;edit不是萬能的,比如增加新容器,edit是不允許的,只能導出yaml文件,修改后再apply這樣子
- 復制粘貼快捷鍵實在搞不明白就全程鼠標右鍵,或者用Mac
- 不是越往后越難,該跳就跳,不要浪費時間
- 每次答題都記得切上下文環境
- 有需要ssh到其他主機的情況,答完記得跳回來;比如你在另一台主機上用了sudo -i,那就要exit兩次才能回到跳板機
總的來說,難度比19年的時候感覺確實大了。如果是報的培訓班,也許這些知識老師都會講到,本篇主要給其他像我一樣純粹自學的朋友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