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測試的定義(性能測試)


基准測試的定義(性能測試)

性能基准  測試是一項系統性能測量  工作,根據目前的項目實際,在這里做了一些新的定義。基准測試在項目中與一般  性能測試工作的主要區別在於其更短的回歸周期與直觀的趨勢分析,並同時為混合業務性能場景的腳本線程配比計算提供依據。一般的性能測試往往只在版本計划中或遭遇系統性能問題時進行,而基准測試在日常中進行,特別是在發生重大變更事件(例如:系統配置、環境發生變更)之前與之后的測試,讓測試結果數據與一般的性能測試結果數據更有實質上的參考意義。因為,當為系統創建性能基准后,基准數據作為性能指標的參照物,可用於判斷任意一項變更為系統帶來的具體影響。例如:某項配置優化后能夠為系統帶來的性能提升是多少、系統某項操作歷史數據的增長與性能響應的關系、系統環境的變更對系統性能產生的影響。而且實施該項工作並不復雜。
 基准測試數據的實際用途
  1)  了解系統性能基准作為參照物(性能問題發生后的測試很難了解系統性能基准)
  2)  識別系統或環境的配置變更對性能響應帶來的影響
  3)  為系統優化前后的性能提升/下降提供參考指標
  4)  觀察系統的整體性能趨勢與拐點發生,及早識別系統性能風險
 性能基准 自動化測試與一般性能測試的主要區別
  1) 測試周期:基准測試每天定時自動化執行,性能測試需要事件驅動執行。
  2)  測試腳本:基准測試的性能測試腳本僅僅包含所關注業務的必須的HTTP請求,不進行用戶行為模擬;性能測試的測試腳本包含關鍵業務的所有上下文請求,並進行用戶行為的模擬。
  3)  測試策略:基准測試策略固定,幾乎不允許修改(否則將與過去所有歷史數據發生斷層);性能測試需要根據不斷變化的性能需求進行修改。
  4)  腳本維護:基准測試的測試腳本僅在訪問鏈接發生變更時維護,或者POST請求參數發生變更時維護,GET請求幾乎不需要維護;性能測試腳本在每輪測試中一般都需要重新開發。
  5) 結果用途:基准測試結果數據僅用於作為系統性能下降/提升的衡量指標,性能測試結果腳本可用於預測用戶性能體驗、系統性能風險。
 
ps: 來源
  2017-10-17 11:16:50  9451  收藏
分類專欄: Jmeter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